孔子的人生經歷及形象,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

2021-03-04 08:28:49 字數 3158 閱讀 7647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生平

1、 十五而志於學。

孔子在十五歲時立志學習

2、三十而立。

這個「立」可以說是生活能力上的自立,在魯國但任「乘田」,管理畜牧;但更確切的說法應是人格的立,學識的立。這時他通過十五年的求學,已系統的掌握種種學識,並開館授徒,創立了中國有史以來第乙個私立學校,自可在前人面前自立於世。

3、四十而不惑。

已對人生使命有了清醒的認識,如何實現在心中也有了明確的看法,所以說不惑:在其回答齊景公何為為政之道時,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禮制核心的為政思想。

4、五十而知天命。

此處所言天命,恐與孔子前人所言天命有大不同。前人說天命,意味著誰有當天子的命,可以一統天下,成為九五至尊。而反觀孔子此後行事,周遊列國,從無定主,而是觀其諸候之思想、行為,合則來,不合則去。

由此可知,孔子已知世間並無天命,而在人為。自言,:「苟有用我者,期年而成,三年大治」。

又說:「有聖人出,必三十而後仁」;「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為政在人」。費僅為諸候私邑,請孔子治理,孔子曰「如用我,其為東周乎!」意為「如果用我的話,說不這就在這裡建起像周那樣的王朝」。

5、六十而耳順。

在51歲時,孔子為魯之地方長官,53歲為魯國大司寇,56歲攝相事,以其傑出的仁政思想,6年而成魯相,輔佐魯國大治。齊國聞而懼,為防魯之稱霸與天下,便以美人計迷惑魯定公,定公中計,沉迷聲色,輕慢大夫,無有朝延禮儀。孔子說:

「聽信婦人之言,賢人將無法容身,接近寵幸婦人,可以招致國家的敗亡。只好出遊於江湖,打發餘生。」(「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

蓋優哉遊哉,維以卒歲!」)開始了他長達十四年的周遊列國時期。

在56-60歲的5年時間裡,孔子先至衛,衛靈公前恭後倨,先以魯之祿奉之,後聽信讒言,公開派兵監控孔子,不得已,孔子去衛致陳;途中遭匡人圍攻,有性命之憂,在此危急之時,孔子說了一段話,表達了他看透生死的人生觀及他對自己學業的自信心:「自從文王死後,天下間的文化傳統不都在我乙個人手裡嗎?天若要讓這種文化滅絕,後人將無法得到這種文化,天若不想讓這種文化滅絕,匡人又能奈我何?

」(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從文化傳承的這個角度推論,既然天下間只我一人有著可以再造週時天下太平的文化思想,既然老天又要讓這種思想傳承下去,那麼我一定會平安渡過這個難關。事實如他所願,孔子又派從者到衛國搬救兵,解了匡人之圍,但也因此又回到衛國,但因同靈公同行時,見靈公與夫人、宦官同車,此舉大違禮儀,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於是再度出走。

在向宋國行進途中,又風聞宋司馬恆?欲殺之,孔子處變不驚,說:「老天將德賜於我,恆(?

)又能把我怎麼樣?」孔子又到了鄭國,與**走失,在外城東門下等候時,有人笑對其**子貢說:「東門有人,額頭象堯,脖子象皋陶,肩象子產,腰以下又比禹短了三寸,但沒精打采的樣子卻又象一頭喪家之犬。

」子貢俱實以告孔子,孔子笑曰「說外形不足道哉,但是說我像一頭喪家之犬,那就說對了說對了。(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犬,然哉!

然哉!)

後到了陳國,此時晉楚爭霸,互相伐陳,其後吳又侵陳,無奈之下,孔子去陳至衛,在蒲地時,蒲人阻止孔子前行,**公良孺說「過去陪同夫子遇難於匡,今又再此造難,這不過是命罷了,但我寧願戰鬥而死」。雙方戰況激烈,蒲人害怕,對孔子說:「如果不回到衛國,我們將放你們回去。

」孔子答應了,但最終仍然奔向衛國,子貢說,「盟約可以不算嗎?」孔子回答:「被要挾的盟約,神是不回聽的。」

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

2樓:無名之人

孔子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白話譯文: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3樓:腳下騰雲亦非真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 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艱苦奮鬥的精神。

他的身世很可憐,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還有乙個半殘廢的哥哥和乙個姐姐,對家庭, 他要挑起這擔子來,他的責任很重。

他說十五歲的時候,立志作學問, 經過十五年,根據他豐富的經驗,以及人生的 磨鍊,到了三十歲而立」。立就是不動,作人做事處世的道理不變了確定了,這個人生非走這個路子不可。

但是這時候還有懷疑,還有搖擺的現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歲,才不懷疑,但這是對形而下的學問人生而言。還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歲,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學的宇宙**,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體範圍。

到了「六十而耳順」,這裡問題又來了,孔子在六十以前耳朵有什麼問題不順,耳腔發炎嗎?這句很難解釋,可能在當時漏刻了文字。可能是六十而耳順下面有乙個句讀。

如果照舊, 「耳順」的道理就是說,自十五歲開始作人處

世,學問修養,到了六十歲,好話壞話儘管人家去說,自己都聽得進去而毫不動心,不生氣, 你罵我,我也聽得進去,心裡平靜。注意!心裡平靜不是死氣沉沉,是很活潑,很明確是非善惡,對好的人覺得可愛,對壞的人,更覺得要幫助改成好人,要這樣平靜,這個學問是很難的。

然後再加十年,才「從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不踰矩」。

我們上街去看看,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來吃,「從心所欲」嘛!行嗎?要「不踰矩」 。

人與人之間要有乙個範圍。「從心所欲」—

—自由而不能超過這個範圍,所以「不踰矩」,同時這句話也通於形而上的道理。

參考資料:南懷瑾 《論語別裁》

4樓:咸陽猛驢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5樓:朋克老青年

樓上大謬.

子曰,吾待價而賈者也.

此言道出了乙個千古秘密.

孔子生為女兒身!

若不是女子,如何能待嫁?

這才是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啊!

從成語,看孔子的人生智慧型,從6個成語,看孔子的人生智慧型

孔子的人生智慧型豈是六個成語可以說清的,他的話語中處處都是人生智慧型 不恥下問 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的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出處 論語 公治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惠而不費 惠 給人好處 費 耗費。給人好處,自己卻無所損失。出處 論語 堯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欲速不達 欲 想...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周國平,《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周國平

周國平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2008 03 02 18 57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 親戚 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對國家和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每個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

王濛的經歷,王濛的人生經歷對他小說創作的影響拜託各位了 3Q

2008年 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錦賽單項賽女子1500公尺冠軍,女子500公尺冠軍,女子1000公尺冠軍,女子接力季軍成員。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錦賽團體賽冠軍成員。王濛是乙個很刁的撲街 他在冬季奧運會採取沒素質的方法來得去一枚金牌 讓中國人的素質在全世界又降低了許多 王濛的人生經歷對他 創作的影響拜託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