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反應動力學的抑制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2021-03-04 06:51:43 字數 4416 閱讀 6912

1樓:大舒

凡是能降低酶促反應速度,但不引起酶分子變性失活的物質統稱為酶的抑制劑。按照抑制劑的抑制作用,可將其分為不可逆抑制作用和可逆抑制作用兩大類。

⑴不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劑與酶分子的必需基團共價結合引起酶活性的抑制,且不能採用透析等簡單方法使酶活性恢復的抑制作用就是不可逆抑制作用。如果以ν~[e]作圖,就可得到一組斜率相同的平行線,隨抑制劑濃度的增加而平行向右移動。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包括專一性抑制(如有機磷農藥對膽鹼酯酶的抑制)和非專一性抑制(如路易斯氣對巰基酶的抑制)兩種。

⑵可逆抑制作用:

抑制劑以非共價鍵與酶分子可逆性結合造成酶活性的抑制,且可採用透析等簡單方法去除抑制劑而使酶活性完全恢復的抑制作用就是可逆抑制作用。如果以ν~[e]作圖,可得到一組隨抑制劑濃度增加而斜率降低的直線。可逆抑制作用包括競爭性、反競爭性和非競爭性抑制幾種型別。

① 競爭性抑制:抑制劑與底物競爭與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結合,從而干擾了酶與底物的結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這種作用就稱為競爭性抑制作用。其特點為:

a.競爭性抑制劑往往是酶的底物類似物或反應產物;b.抑制劑與酶的結合部位與底物與酶的結合部位相同;c.

抑制劑濃度越大,則抑制作用越大;但增加底物濃度可使抑制程度減小;d.動力學引數:km值增大,vm值不變。

典型的例子是丙二酸對琥珀酸脫氫酶(底物為琥珀酸)的競爭性抑制和磺胺類藥物(對氨基苯磺醯胺)對二氫葉酸合成酶(底物為對氨基苯甲酸)的競爭性抑制。

② 反競爭性抑制:抑制劑不能與游離酶結合,但可與es複合物結合並阻止產物生成,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稱酶的反競爭性抑制。其特點為:

a.抑制劑與底物可同時與酶的不同部位結合;b.必須有底物存在,抑制劑才能對酶產生抑制作用;c.

動力學引數:km減小,vm降低。

③ 非競爭性抑制:抑制劑既可以與游離酶結合,也可以與es複合物結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稱為非競爭性抑制。其特點為:

a.底物和抑制劑分別獨立地與酶的不同部位相結合;b.抑制劑對酶與底物的結合無影響,故底物濃度的改變對抑制程度無影響;c.

動力學引數:km值不變,vm值降低。

ph、溫度、啟用劑、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2樓:農藥資訊

1、ph:酶促反應速度達到最大時的反應體系的ph稱為酶的最適

ph。ph低於或高於最適值,酶促反應速度均降低。

例如人體內多數酶的最適ph接近於7,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質酶的最適ph為1.8;肝精氨酸酶的最適ph為9.8等。

2、溫度:酶促反應速度達到最大時的環境溫度稱為酶的最適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酶促反應速度均降低。人體內各種酶的最適溫度在37℃左右。

3、啟用劑:在酶促反應體系中加入啟用劑可導致反應速率的增加,酶對啟用劑具有一定的選擇性。

4、抑制劑:降低酶促反應的速度

a、不可逆性抑制劑:不可逆抑制劑主要與酶共價結合,降低酶活性。該反應不可逆,會大大降低酶促反應的速度。

b、可逆性抑制劑:可逆性抑制劑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的方式降低酶活,結合力弱,因此既能結合,又易解離,迅速的達到平衡。可逆性抑制劑又分為競爭性抑制劑和非競爭性抑制劑兩類。

擴充套件資料:

除上述因素外底物和酶的濃度也會影響酶促反應的速度。

1、底物濃度:在一定溫度、ph條件下,酶濃度一定時,酶促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的關係呈矩形雙曲線。底物濃度很低時,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成正比;

底物濃度再增加,反應速度的增加趨緩;當底物濃度達某一值後,反應速度達到最大,反應速度不再增加。

2、酶濃度:在一定溫度、ph條件下,當底物濃度大於酶濃度時,酶促反應速度與酶濃度成正比例關係,即酶的濃度越高,酶促反應的速度越快,反之則相反。

3樓:閉閒華臺宇

酶促反應速度受酶活性影響,酶大多數是

蛋白質,也就是蛋白質的活性影響酶促反應速率。

蛋白質都有最適溫度和最適ph。在這個溫度、ph下反應速率最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ph過高或者過低,都會時酶促反應速率降低。

啟用劑使酶促反應速率加快,抑制劑則降低。

4樓:匿名使用者

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即生物催化劑,它能夠加快生化反應的速度,但是不改變反應的方向和產物。也就是說酶只能用於改變各類生化反應的速度,但並不是生化

說明ph、溫度、啟用劑、抑制劑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

5樓:禾鳥

1、ph:在一定ph下,酶促反應具有最大速度,高於或低於此值,反應就會下降。

2、溫度:在溫度較低時,反應的速度隨溫度增高而加快,在溫度超過一定範圍後,酶變性且反應速度反而隨溫度上公升而減慢。

3、啟用劑:不可逆抑制劑引起酶的永久性失活。可逆抑制劑引起酶活性暫時性喪失。

4、抑制劑:加入啟用劑酶促反應速度增加。通常酶對啟用劑有一定選擇性,且有濃度的要求。

擴充套件資料

1、ph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響,通常為鐘形曲線。人體內大多數酶的最適ph在6.5~8.0之間。酶的最適ph不是酶的特徵性常數。

2、酶的最適溫度與實驗條件有關,因而它不是酶的特徵性常數。低溫時反應速度降低,但溫度公升高後,酶活性可恢復。

3、酶的催化特異性表現在它對底物的選擇性和催化反應的特異性兩方面。體內的化學反應除了個別自發進行外,絕大多數都由專一的酶催化,一種酶總能在複雜的底物中找到與之作用的底物。

6樓:year左手倒影

酶促反應速度受酶活性影響,酶大多數是蛋白質,也就是蛋白質的活性影響酶促反應速率。

蛋白質都有最適溫度和最適ph。在這個溫度、ph下反應速率最大,溫度過高或者過低,ph過高或者過低,都會時酶促反應速率降低。

啟用劑使酶促反應速率加快,抑制劑則降低。

酶促反應動力學的酶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7樓:專屬sss丶

當反應系統中底物的濃度足夠大時,酶促反應速度與酶濃度成正比,即ν=k[e]。

酶促反應動力學的底物濃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8樓:機器寶寶468號

⑴底物對酶促反應的飽和現象:由實驗觀察到,在酶濃度不變時,不同的底物濃度與反應速度的關係為一矩形雙曲線,即當底物濃度較低時,反應速度的增加與底物濃度的增加成正比(一級反應);此後,隨底物濃度的增加,反應速度的增加量逐漸減少(混合級反應);最後,當底物濃度增加到一定量時,反應速度達到一最大值,不再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加(零級反應)。

⑵公尺氏方程及公尺氏常數:根據上述實驗結果,michaelis & menten 於2023年推導出了上述矩形雙曲線的數學表示式,即公尺氏方程: ν= vmax[s]/(km+[s])。

其中,vmax為最大反應速度,km為公尺氏常數。

⑶km和vmax的意義:

①當ν=vmax/2時,km=[s]。因此,km等於酶促反應速度達最大值一半時的底物濃度。

②當k-1>>k+2時,km=k-1/k+1=ks。因此,km可以反映酶與底物親和力的大小,即km值越小,則酶與底物的親和力越大;反之,則越小。

③km可用於判斷反應級數:當[s]<0.01km時,ν=(vmax/km)[s],反應為一級反應,即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成正比;當[s]>100km時,ν=vmax,反應為零級反應,即反應速度與底物濃度無關;當0.

01km<[s]<100km時,反應處於零級反應和一級反應之間,為混合級反應。

④km是酶的特徵性常數:在一定條件下,某種酶的km值是恆定的,因而可以通過測定不同酶(特別是一組同工酶)的km值,來判斷是否為不同的酶。

⑤km可用來判斷酶的最適底物:當酶有幾種不同的底物存在時,km值最小者,為該酶的最適底物。

⑥km可用來確定酶活性測定時所需的底物濃度:當[s]=10km時,ν=91%vmax,為最合適的測定酶活性所需的底物濃度。

⑦vmax可用於酶的轉換數的計算:當酶的總濃度和最大速度已知時,可計算出酶的轉換數,即單位時間內每個酶分子催化底物轉變為產物的分子數。

⑷km和vmax的測定:主要採用lineweaver-burk雙倒數作圖法和hanes作圖法。

酶促反應動力學的溫度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9樓:操

一般來說,酶促反應速度隨溫度的增高而加快,但當溫度增加達到某一點後,由於酶蛋白的熱變性作用,反應速度迅速下降。酶促反應速度隨溫度公升高而達到一最大值時的溫度就稱為酶的最適溫度。酶的最適溫度與實驗條件有關,因而它不是酶的特徵性常數。

低溫時由於活化分子數目減少,反應速度降低,但溫度公升高後,酶活性又可恢復。

酶促反應動力學的ph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10樓:留白把暈

觀察baiph對酶促反應速度的影du響,通常為一鐘形曲線zhi,即ph過高或過低dao

均可導致酶催內化活性容

的下降。酶催化活性最高時溶液的ph值就稱為酶的最適ph。人體內大多數酶的最適ph在6.5~8.0之間。酶的最適ph不是酶的特徵性常數。

生物化學酶促反應的km值,酶促反應動力學中Km值有何意義

樓主,好像沒有這樣來回算的吧。km是乙個常數,好像只與酶的活性有關。如果酶促反應速度為其最大反應速度的80 那麼只能說底物的濃度影響到了酶促反應的速率。底物濃度為4倍的km。1.酶促反應 bai速度為其最大du反應速度的80 時 這句話本身就zhi 酶促反應動力學中km值有何意義 酶促反應速度與底物...

酶的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特徵是什麼

非競爭性抑制劑可逆地與酶的非活性中心區結合,故酶與抑制劑形成ei後,還可結合底物形成eis。由於抑制劑不與底物競爭酶的活性中心,故稱為非競爭性抑制作用 4 18c 非競爭性抑制作用中增加底物濃度不能解除非競爭性抑制劑的抑制作用。用公尺氏方程式推導的方法可以演算出非競爭性抑制的動力學方程式 v vma...

地球動力學研究動態,地球動力學的內容

地球固體部分內發生的力學現象多種多樣,形式複雜,內容豐富。地球動力學的任務就是分析這些現象,並透過這些現象尋求其力學機理,掌握這些現象出現和變化的規律,預期它們今後的發展趨勢。為此,必須了解推動和支援這些現象的力源和地球介質的力學特性。地球自身的引力當然是推動構造運動的長期作用力,日 月引潮力,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