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的生物學特性,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哪些

2021-03-04 06:23:54 字數 5677 閱讀 1168

1樓:匿名使用者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屬,該病毒有七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交叉保護反應。fmdv基因組rna全長約8.5kb,依次為5』utr、orf和3』utr組成,其中5』utr長約1300bp,含有vpg二級結構、poly(c)區段和內部核醣體進入位點等;orf約6.

5kb,由l基因、p1結構蛋白基因、p2和p3非結構蛋白基因以及其始密碼子和終止密碼子組成。 口蹄疫病毒目前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口蹄疫病毒1、2、3型)和asia1(亞洲1型)7個血清型。各型之間幾乎沒有免疫保護力,感染了一型口蹄疫的動物仍可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發病。

  fmdv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瘡病毒屬(aphthovirus),是偶蹄類動物高度傳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為一條單鏈的正鏈rna,由大約8000個鹼基組成,是感染和遺傳的基礎;周圍包裹著蛋白質決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學反應能力;病毒外殼為對稱的20麵體。   fmdv在病畜的水泡皮內和淋巴液中含毒量最高。

在發熱期間血液內含毒量最多,奶、尿、口涎、淚和糞便中都含有fmdv。不過,fmdv也有較大的弱點:耐熱性差,所以夏季很少爆發,而病獸的肉只要加熱超過 100℃也可將病毒全部殺死。

  fmdv的免疫是依賴t細胞的b細胞應答,疫苗接種主要誘導中和抗體的產生。

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包括哪些

2樓:興志谷爾

病毒顆粒很小、以奈米為測量單位、結構簡單、寄生性嚴格,以複製進行繁殖,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

一、形體極其微小,一般都能通過細菌濾器,因此病毒原叫「過濾性病毒」,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

二、沒有細胞構造,其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故又稱「分子生物」。

三、每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四、既無產能酶系,也無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

五、以核酸和蛋白質等「元件」的裝配實現其大量繁殖。

六、在離體條件下,能以無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狀態存在,並長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七、對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對干擾素敏感。

八、有些病毒的核酸還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並誘發潛伏**染。

禽流感病毒的生物學特性主要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a.細菌性病毒又叫噬菌體,禽流感由h7n9禽流感病毒屬於動物病毒.a錯誤.

b.病毒是一類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只有蛋白質的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核.b錯誤.

c.病毒營寄生生活只能能從活的生物體內獲取營養物質.c正確.d.病毒很小,只能利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病毒不能夠用低倍顯微鏡觀.d錯誤.

塞卡病毒的生物學特性

4樓:蠶她爸

zika病毒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該病毒可能導致嬰兒患上「小頭症」。2023年,巴西有2700名嬰兒懷疑患上小頭症,其中29人死亡,主要集中在東北部,而2023年巴西只有147宗小頭症個案。2023年1月,寨卡病毒正在巴西引發疫情,這種病毒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如果孕婦感染,胎兒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新生兒小頭症甚至死亡。

一、病原學

寨卡病毒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黃病毒屬(flavivirus),是全長為11kb的單股正鏈rna,包含10794個核苷酸編碼的3419個氨基酸。該病毒主要有非洲型和亞洲型兩個亞型,與同為黃病毒屬的登革熱病毒、黃熱病病毒、日本腦炎病毒(乙腦病毒)或西尼羅病毒非常相近。

該病毒於2023年首次在烏干達從恆河猴體內分離出,2023年在烏干達和坦尚尼亞的人體中分離出,2023年在奈及利亞的人類標本中檢測到寨卡病毒。

二、臨床表現

寨卡病毒病,也稱寨卡熱(zikafever),是由寨卡病毒(zikavirus)引起並通過蚊媒傳播的病毒性疾病。臨床表現大多與同為蚊媒傳播的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類似。

臨床症狀包括輕微發熱、皮疹(開始於面部,後發展至全身)、關節痛(主要是手和足)、肌肉痛、頭痛、結膜炎、眼後痛和嘔吐等。

受感染的人群中通常僅有五分之一的人發病,臨床症狀比較溫和,一般持續4-7天,為自限性疾病,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很少見。在近期美洲多國寨卡病毒病發生之前,還未報道過因為感染寨卡病毒導致死亡的病例。

寨卡病毒對孕婦或計畫懷孕的女性最危險,目前被懷疑是新生兒小頭症的罪魁禍首。該病毒會干擾胎兒神經系統發育,導致胎兒流產、新生兒小頭畸形甚至死亡。頭小畸形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患者的頭顱明顯小於常人,完全發育後頭圍也不超過42釐公尺,其智力、行動和視覺都會受影響,預期壽命較短。

該病無特效**藥物,主要採取對症**,即緩解疼痛、發熱和其他臨床症狀。目前尚無疫苗。

三、流行病學

(一)傳播途徑

1.主要通過蚊媒傳播:主要通過被感染的伊蚊類蚊媒叮咬傳播給人類。

這些蚊媒與傳播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媒相同,一般在水桶、碗、花盆等積水中或附近產卵,在人類住所附近活動,主要在白天叮咬人類。當蚊媒叮咬寨卡病毒感染者時被感染,後通過叮咬的方式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2.母嬰傳播罕見:在鄰近生產時,已經感染上寨卡病毒的母親在分娩時有可能使新生兒感染上該病毒,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嬰兒通過母乳餵養感染寨卡病毒的報告。其他幾種黃熱病毒(登革熱病毒、西尼羅病毒)和類黃熱病毒已經證明可經母嬰傳播,並能引起早產、先天性缺陷和小頭畸形。

3.血液傳播和性傳播:從理論上講,寨卡病毒可能通過輸血傳播。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此種情況發生的報告。目前,有報道稱可能通過性接觸傳播的病例。

(二)潛伏期

研究表明該病潛伏期為3-12天。

(三)人群易感性

在非流行區,人群對寨卡病毒普遍易感。

(四)疫情概況

寨卡病毒以前很少感染人類,從2023年病毒被發現至2023年以前,被證實的人類感染病例僅14例。

2023年4至7月,位於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的雅浦(yap)島上185例患者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結膜炎和關節痛的症狀,其中49例確診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59例被診斷為可能病例,但沒有導致住院或死亡的嚴重患者。疫情持續了4-7月間的13周之後的7年中,曾有旅行者中發生病例的零星報告(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和新喀里多尼亞)

2023年至2023年,法屬玻里尼西亞發生寨卡病毒暴發。疫情從2023年10月開始,大約有10000例病例報告,其中70例為重症病例,包括神經系統狀(格林巴利症候群、腦膜腦炎)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球減少症)的併發症。疾病的蚊媒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玻里尼西亞伊蚊。

2023年2月,智利的復活節島發現1例本地感染病例。同時發生病例的還有其他一些太平洋島國,如法屬玻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和庫克群島。但是直到2023年6月,這些病例才被報告,之後再未檢測到。

2023年4月,**報道南太平洋島國溫納圖首次發現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23年11月2日,大西洋島國維德角衛生部確認,該國9-10月發生寨卡病毒病暴發,共報告1000多例。2023年11月以來,美洲多個國家相繼報告發生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據who報道,截至目前,有22個高危國家和地區,包括巴西、哥倫比亞、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馬提尼克島、墨西哥、巴拿馬、巴拉圭、蘇利南、委內瑞拉、波多黎各、巴貝多、玻利維亞、厄瓜多尔、蓋亞那、法屬瓜德羅普島、維德角、薩摩亞和聖馬丁島。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巴西的14個州有1248例新生兒小頭畸形病例報告(患病率為99.7/10萬活產嬰兒),其中包括7名死亡病例。目前的患病率為前幾年的將近二十倍。

四、風險評估

我國與曾經或現在有寨卡病毒傳播證據的國家存在持續的人員往來,因此,不排除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輸入我國的風險。輸入病例的多少與該國的疫情嚴重程度及與我國的交往頻繁程度有關。

寨卡病毒主要是通過受感染的伊蚊傳播給人,由於我國處於北半球,目前伊蚊的密度較低,即使疫情傳入我國,進一步擴散的風險較低。

由於我國尚未發現過寨卡病毒病,醫生普遍缺乏對該病認識,一旦有病例輸入,可能會影響到病例的及時發現、診斷和有效防護,在伊蚊密度較高的時間(如夏秋季)和地區(如廣東),輸入疫情可能發生進一步擴散,甚至不排除出現較大規模擴散的可能。

我省目前處於冬季,絕大部分地區基本無伊蚊活動,因此,近期內(5月份前)暫無在疫區患寨卡病毒病的病人回我省後出現傳播的風險。

五、應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前期已針對此疾病進行了檢測方法和檢測試劑的研發,必要時可採用病例標本和活病毒對檢測方法和試劑進行進一步驗證。由於該病毒與登革病毒和基孔肯**等其他黃病毒相似,實驗室檢測的生物安全和技術要求可參照此類病毒。目前,我省市級以上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均具備相應的檢測硬體條件,必要時可通過培訓使各單位迅速具備實驗室診斷能力。

六、預防

盡量避免進入寨卡病毒感染流行地區,如果前往,要做好防蚊等個人防護工作,最好穿淺色長衫長褲,身體裸露部位要塗上驅蚊液,避免在公園和景區樹蔭下長時間逗留。

來自巴西、哥倫比亞、蘇利南等有病例報告國家的人員入境或回川後,如有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等症狀者,出入境時應當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後出若現上述症狀者,應當立即就醫,並向醫生說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時得到診斷和**。在夏秋季從疫區回國的人員,如出現症狀應立即到傳染病院就診,同時避免蚊子叮咬,以免疾病擴散。

生物學特性是什麼?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一)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根系分布較淺,根毛壽命約3個月,簇狀小根壽命也只有一年,根系穿透硬土層的能力較差。中心幹較明顯,直立,高19m左右,樹皮深褐色,分枝低並向四方擴充套件。

小枝圓柱形,具突起皮孔,周年抽生新梢,而以春、秋季為旺盛,一般在二年生枝條上結果。光殼種葉片三葉輪生、革質、綠色、披針形,長12~36cm,寬2.5~5.

5cm,全緣或具疏刺狀鋸齒;粗殼種四葉輪生,嫩葉紅色,葉片較細長,邊緣有細密刺狀鋸齒。第三個疊生於葉腋,均可成枝,但著生角度從內向外依次增大。總狀花序腋生,長10~30cm,有花200~300朵。

花兩性,小,乳黃色(粗殼種淡紫紅色),無花瓣,由4個花瓣狀萼片形成花被管。雄蕊4枚,初與花柱抱合,成熟時彎曲下垂,每雄蕊具2個花藥囊。花柱長於雄蕊,子房下位,具胚珠二,通常僅乙個發育形成果實。

蓇葖果圓形,頂部略尖,果皮由革質外果皮與柔軟內果皮組成,外胚珠發育成褐色的種子硬殼,頂部具發芽孔。光殼種種殼圓而光滑,粗殼種則粗糙、凹凸不平。種仁白至乳黃色(圖2-15,彩圖37)。

(二)生長發育特性

1.開花及結果習性

單花從花穗基部向上逐步開放,上午始花,下午出現高峰,雄蕊先熟。主要靠蜜蜂傳粉,風媒授粉率低,有一定程度的自交不孕性,故需品種交叉配置。廣東湛江11月末至1月初始花,3月上、中旬盛花,但花期隨樹齡及氣候而有變異。

花後2~3d花被開始凋落,10~15d大多數花凋落,剩下受精的子房膨大成幼果。一般每花穗能結果3~10個。

圖2-15 澳洲堅果

1.葉 2.花 3.果 4.帶皮果 5.殼果 6.果仁

(李佳寧仿)

2.果實生長發育及落果

受精後約50~60d,幼果迅速膨大,這時生長最快,種殼逐步形成,顏色由白轉褐;至約80d生長趨慢,種仁明顯成形,種殼變硬,果皮變薄,並形成黃褐色內層;215d種子完全成熟,幹物質含量達68%。幼果速長時,落果也最嚴重,花後60d左右的落果量佔落果總數的54%,以後花序軸開始木質化,肥大,掛果趨於穩定。花後130d左右又有乙個落果小高峰,這段落果數佔落果總數的27%左右,研究這兩個階段,尤其是後一階段的保果措施至為重要。

3.果實含油量的變化

據jones和shaw(1943)的研究,花後90d果仁含油量為4%、111d31%、136d48%、185d67%、215d73%。

皰疹病毒科的簡介,皰疹病毒科的生物學特性

原發性 皰疹消退後,殘存的病毒經周圍神經沿神經軸長期潛存於骶神經節,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或某些激發因素如發熱 受涼 感染 月經 胃腸功能紊亂 創傷等作用下,可使體內潛伏的病毒啟用而 人類是皰疹病毒的唯一宿主,離開人體則病毒不能生存,紫外線 乙醚及一般消毒劑均可使之滅活。感染後平均約4 5日,外陰患部先有...

乳酸菌的生物學特性,生物學領域包括哪些專業?

可以發酵做酸奶。泡菜 生物學是什麼!生物學是研究生物 包括植物 動物和微生物 的結構 功能 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乙個部分。研究生物分類的方法和原理的生物學分支。分類就是遵循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對生物的各種類群進行命名和等級劃分。瑞典生物學家林奈將生物命名後,而後的生物學家才用域 doma...

赤眼鱒的生物學特性

1 外bai形特徵 體長筒形,後部較扁,du 頭錐形,吻鈍。須兩zhi對細dao小,體銀白,背部灰內黑,體側各鱗片基部有一容黑斑,形成縱列條紋。鱗大,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 尾鰭深叉形 深灰具黑色邊緣。眼上緣有一紅斑故名赤眼 紅眼魚。2 生活習性 江河中層魚類,生活適應性強。善跳躍,易驚而致鱗片脫落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