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說的不依文字是什麼意思,佛教的四法印是什麼,四依四不依是什麼

2021-03-04 05:43:13 字數 5287 閱讀 4600

1樓:丁丁之界

在禪宗「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所謂十六字心傳中,「不立文字」是重要特色。不立文字,就是不憑藉語言文本來解釋、傳授教義。

傳教的人不立文字,學佛的人不依文字;禪宗認為語言在傳遞意義的同時又遮蔽了意義,因此,佛學、佛教最精微最深刻的義理,在佛經的文字以外,在語言以外,「第一義」不可說。禪宗語言作為一種宗教語言,總是試圖將信仰者引向對絕對、超越物件的思考,這種性質決定了禪宗語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故有離相、離境,無念、無心,超四句、絕百非之說。禪不可說是基於禪自身的若干特質。

一是禪重自悟,即親證自得,不可從他人得知;二是禪主張頓悟。漸悟只是頓悟的準備,展現為乙個過程;頓悟則是瞬間的開悟,展現為過程的中斷。這裡毫無輕視漸悟之意,從關鍵處著眼,頓悟終歸是究竟的,且不可能展現為乙個過程。

三是禪為超理性(「無心」)、超邏輯性(「無知」)。如馮友蘭指出,禪宗乃「無知之知,無修之修,無悟之悟,無得之得」。四是真如本體(實相)與禪悟境界是無可言說的。

禪世界觀是基於萬法即我(心、性)即佛即空(無)之上的。這個本體是無法分割、無法限量,從而也是無法言說的。因為默即語,語即默,語默不二。

世界萬法無時無處不在不斷地說著,「青青翠竹,無非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因此,禪作為絕對本體,在知解、差別、對待之外,是對知解、對立的超越。

佛教的四法印是什麼,四依四不依是什麼

2樓:樂觀小山

一、佛教的四法印

四法印,又作四法本末、四憂檀那,佛教四法門為:一切和合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涅槃寂靜)。

1、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沒有乙個常住不變;

2、諸法無我:是指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沒有我的實體;無我亦稱非我、非身。所謂『我』,已是五蘊的和合體,或者不斷生滅的名色相續流。

佛教根據緣起理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即沒有乙個常一主宰的「自我」(靈魂)的存在。

原始佛教在《相應部經典》中著重論述了佛教的無我論,如「無常是苦,是苦者皆無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自生,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單一的獨立體,而是種種要素剎那剎那依緣而生滅的。

3、涅槃寂靜:是指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一切現象法都是苦。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經典為依據,而不要以個人主見為依據;

2、依義不依語:要以經典中的意思為依據,而不以文字相為依據;

3、依智不依識:要以客觀反映事實的智慧型為依據,而不要以主觀經驗的知識為依據;

4、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要以究竟、直接、完全顯了佛法道理的經為依據,而不要以不直接顯了法義,而漸次方便說法的經為依據。

擴充套件資料

佛在經中講過,修持四法印的功德,不要說真正明白四法印,即使對四法印產生了懷疑,也遠遠勝過其他功德。比如唸佛、繞殿、誦經、打坐,不如去分析這些真相、真理,如果對這些真相、真理生起了定解,功德之大就不用說了。

即使相續當中沒有產生定解,而是產生了懷疑,「是不是無我?是不是無常?」這個功德也非常大,超過了其他一切功德。產生了懷疑之後,慢慢就會產生定解。

佛經中還講過,修持四法印的功德與修持八萬四千法門的功德等同。八萬四千法門是為了解脫煩惱,擺脫痛苦,如果如理如法修持四法印,很快就能斷除煩惱,遠離痛苦,這樣就達到目的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一、佛教的四法印是:

1、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沒有乙個常住不變;

2、諸法無我:是指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沒有我的實體;

3、涅槃寂靜:是指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

4、一切行苦:是指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等一切現象法都是苦。

補充說明:符合以上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一般把前面三個稱為「三法印」,而很少說「四法印」。

二、四依四不依是:

1、依法不依人:要以佛的經典為依據,而不要以個人主見為依據;

2、依義不依語:要以經典中的意思為依據,而不以文字相為依據;

3、依智不依識:要以客觀反映事實的智慧型為依據,而不要以主觀經驗的知識為依據;

4、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要以究竟、直接、完全顯了佛法道理的經為依據,而不要以不直接顯了法義,而漸次方便說法的經為依據。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諸行無常;

二.諸漏皆苦;

三. 諸法無我;

四. 涅盤寂靜。

一、依於義不依語;

二、依於智不依識;

三、依於法不依人;

四、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5樓:持地王子

三法印、四法印其實都是一回事,終歸還是一實印。

四依四不依網上一搜即有,網頁無數,簡直難以揀擇,所以推薦一本書給你:《正見 佛陀的證悟》,專門講四法印的,作者是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6樓:我也是一頭豬

佛教多數承認三法印。

佛法中說的無明是什麼意思?

7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無明只有兩個: 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而一念無明,事實上也是因為無始無明才有的,但是無始無明我們先不去說它,那是成佛才能究竟斷除,凡夫乃至二乘阿羅漢也不會跟無始無明相應到,畢竟在修行路上,只要能把一念無明斷除,就可以取證小乘解脫道的阿羅漢果,與生死輪迴說掰掰。

這個一念無明,是本來就有,並不是說有了第乙個無明以後,後續又出生無量無邊的無明,而是這些無明一直都有,陪著你每世生死輪迴,但你只要把它斷了,就不會再生死輪迴了。略述如下:

我們先說一念無明是什麼,再說為什麼這一唸無明本來就在。

第一目: 何謂一念無明?

一念無明總括來說有四個: 1. 見一處住地無明;2.

欲愛住地無明;3. 色愛住地無明;4. 有愛住地無明。

但是根本還是見一處住地無明,這個無明簡單來說就是我見,而我見的內涵就是把身體、感受、見聞覺知等六識心當成是真實不壞的自我。只要這個我見沒斷,永遠會讓眾生起念,而不肯讓自我永遠死盡不再出生。

舉例來說,無色界、色界的天人或人間有實證四禪八定的凡夫,他們禪定功夫很好,一入定可以很久很久都不出定,保持一念不生,但是,只要這我見還沒斷除,就會促使他在不知道哪個時節,意識生起了一念,也就是率爾初心,然後不久就退出禪定而無法保持住一念不生了。這就是說,只要我見還在,對自我的存在就不可能真的放舍,會執著自己、也就會造成他即便在最深的四禪、或是四空定中,突然就生起一念,想要來反觀自我還存不存在,這就是我見還未斷除。

那麼,這些有四禪八定的人或天人,哪一天他們要是聽聞佛菩薩的開示而斷除我見了,確認禪定境界虛妄無常、不可常保,而能入定的覺知心也一樣虛妄不實,那麼他就當下取證阿羅漢,若他有四禪以上的功夫,當下就可以入四禪中,把自己的覺知心永滅,輪迴下一世的動力就徹底滅除了,生死已盡、不受後有。

第二目: 為何無明本來就有?

先直接開門的回答: 無明是眾生本有的真如佛心(有時在經典又稱作如來藏、阿賴耶識等),他本來就含藏的種子中的其中一類。這眾生本具的真如佛心,不只是無明種子,六道所有一切形形色色的身跟種子他都具足,正因為如此,你這輩子若是果報合該當男人,他就把男人身的種子拿出來用,若是女人,他一樣有女人身的種子,甚至陰陽人一樣有之;不僅如此,三惡道的種子、天界的種子都完整的具足,甚至,佛地功德的種子他也有,只要你有辦法成佛,他一樣把那些種子拿出來給你用。

所以,大乘密嚴經就說了:

大乘密嚴經卷中:

「阿賴耶識恆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是諸聖人現法樂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諸佛國土悉以為因。

常與諸乘而作種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諸仁者。

一切眾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險難之處。阿賴耶識恒住其中作所依止。

此是眾生無始時界。諸業習氣能自增長。亦能增長餘之七識。

... 世間諸眾生染淨等諸法,皆依於藏識為因而得生,...此因勝無比,證實者宣示,非與於能作自在等相似」

簡單說,一切乾淨與不乾淨的種子,他全包了,貪嗔痴無明等通通一樣不少,可是成佛種子也都具足。講到這邊,也許樓主聽了會覺得奇怪,那為什麼阿賴耶識既然含藏一切種子,他為什麼不直接幫我們成佛,還讓我們一直生死流轉呢?

其實這個問題很深,必須先從第七識末那識,有時又稱為意根,從這個心開始講起,這個末那識從無始以來就一直與阿賴耶識存在,只有末那識是直接由阿賴耶識所出生,不需要假藉任何緣,而這個末那識,實際上他才是眾生真正的自我,可是這個心的了別功能很差,對於六塵幾乎是不知不見的,那個心的境界,說穿了就是我們睡著無夢的那個境界---暗無覺知。

但是呢,這末那識與無明相應,也就是他一直都與我見相應,所以當他無法接觸六塵境界時,一定會想要確定---自我是否還存在,因此我們才能在睡著後,意識斷滅以後又重新出生而醒來。乃至死亡後也是如此,我們死亡後,前六識、包含清清楚楚的這個意識心也滅了,但是末那識只要我見還在,他一定會促使阿賴耶識出生中陰身,想盡辦法保持清楚覺知的功能,才有自我存在的感覺。一直等到投胎後,末那識帶著阿賴耶識入胎,在全新的大腦還沒成形前,就像睡著無夢一般,在胚胎中住著,等到這一世的大腦初步形成後,全新的意識出生了,又繼續開始新的人生了。

所以,阿羅漢就是因為把這個我見斷乾淨了,末那識經由意識確認前六識、身體、種種感受、喜怒哀樂愛恨欲等等都是無常、苦、空,願意徹底否定自我、捨棄自我,那麼,阿賴耶識就會依於我見的斷除之緣故,永遠不再入胎、不再出生新的身體、不再出生新的六識心,連末那識也收回,讓他不再現行運作。這就是無餘涅槃。有經為證:

《本事經》:

「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已舍重擔。...,彼於今時。一切所受。無引因故。不復希望。皆永盡滅。畢竟寂靜。」

有幾個重要關鍵字: 1. 無引因故;2. 不復希望;3. 皆永盡滅。

無引因就是因為我見這個無明徹底斷除了,那麼,隨後不久,末那識無始以來一直帶著阿賴耶識受生三界輪迴的動力,也就徹底止息了,這就是不復希望;那麼,這最後的一生死後,連末那識自己也滅盡不現,就只剩下阿賴耶識獨存,可是阿賴耶識他又沒有見聞覺知、此心無形無色無相,他更不會反觀自己存不存在,他雖然有無明種子乃至各類種子,但不會被束縛,本來就解脫,只是對他而言,他連解脫是什麼也不知道,所以也沒有解脫可說。是故,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六: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覺知學地時,  隨順直道進,

精進勤方便,  善自護其心,

如自知生盡,  無礙道已知,

以知解脫已,  最後得無知,

不動意解脫,  一切有能盡,

諸根悉具足,  樂於根寂靜,

持於最後身,  降伏眾魔怨。」

所以,二乘解脫道斷除無明後的解脫境界,就是 佛所說的"最後得無知",因為,自我都尚且永滅了,又是誰知解脫? 誰得解脫?

佛教的雙修是什麼意思,佛教雙修是什麼意思

密宗屬於大乘佛教,大乘佛教的乙個特點就是先明理,大乘佛教教徒可以把乙個小乘佛法修為成大乘佛法,小承佛教教徒給他乙個大乘佛法,他給你修為成小承佛法,為什麼?理不明的緣故。密宗的雙修是正是邪?該怎麼理解?密宗的雙修分正解,和曲解。曲解就是把男女雙修理解成男女在 的時候修煉,他們的病態的觀點認為,這時候可...

佛教是什麼,佛教是什麼意思呢???

佛教是,佛陀教授的一種修行方法,本來不是宗教信仰,所以佛教沒有神 上帝的概念,佛教認為人是可以通過修行戒定慧達到涅盤的,涅盤後就 不復後有 了,即沒有輪迴了。佛教本來沒有永遠不死的神,後來有些宗派卻把佛菩薩當神一樣崇拜了,這不是佛陀的本意。所以佛教內部是分成各種宗派的,應注意不要混淆了。佛教 世界三...

佛教說的開光是什麼意思

開光,又稱開光點眼,是佛教的一種儀式。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侶或者道士,在台灣,也常由民意代表 高階 或者門閥聞人為之。其儀式大略是在念誦各種咒語或者吉祥話後,以硃砂筆點神像或藝品之上。佛教認為,我們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