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翻譯

2021-03-04 04:44:07 字數 1800 閱讀 5316

1樓:銀月

(人)憂患那麼國家(常常)就會興盛,(人)貪圖安逸,那麼自身(往往)會有壞事發生。。。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

事情沒有親眼看到過,聽說過,主觀猜測事情的真假,可以嗎?

2樓:湯楊豬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釋義】憂患勞苦,可以使國家興盛;一味貪圖安逸享樂,就可以葬送自身,這是很自然的道理。這句話的大意是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乙個國家,不能居安思危,總有一天是要滅亡的。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的翻譯

3樓:金牛咲

翻譯為: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性命。

出自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史論《五代史伶官傳序》,原文為: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作《伶官傳》。

譯文:《尚書》說:「自滿招致損失,謙虛得到好處。

」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性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當莊宗氣勢旺盛時,天下所有豪傑無人能同他對抗,等到衰敗時,幾十個伶人就可使他命喪國亡,為天下人所恥笑。

可見禍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的,聰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愛的人或事困擾,難道僅僅是伶人的事嗎?於是作《伶官傳》。

擴充套件資料

《五代史伶官傳序》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後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和「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於「人事」,藉以告誡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力戒驕侈縱慾。

本文融敘事、議論、抒情為一體,敘事生動曉暢,論證層層深入,感情深沉濃烈,實為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歷代的文學家多視此篇為范文,倍加讚賞,如明代茅坤稱此文為「千古絕調」,清代沈德潛譽此文為「抑揚頓挫,得《史記》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歐陽公之文風、政見與為人,於此文可略見一斑。

4樓:絕情老鼠

憂慮操勞國事可以使國家興盛發達,追求安逸享樂可以招致自己的滅亡

5樓:數數胡蘿蔔

憂慮操勞國事能使國家興盛發達,只追求安逸享樂卻只會招致自己的滅亡 。

望樓主進步,如果滿意別忘了採納我奧,o(∩_∩)o謝謝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怎麼翻譯

6樓:匿名使用者

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啊。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7樓:司徒麼麼噠

這2局的翻譯是

1.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安閑享樂可以使自身滅亡,這是自然的道理2.因此,當莊宗強盛的時候,普天下的豪傑,都不能跟他抗爭;等到他衰敗的時候,幾十個伶人圍困他,就自己喪命,國家滅亡,被天下人譏笑。

禍患常常是從細微的事情積累起來的,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僅僅是伶人啊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望採納 謝謝了

三《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

8樓:百度使用者

三 《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任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1 在舜帝時代,黃河流域洪水氾濫,人們深受其害。舜帝派鯀治水不成,又派禹繼父業治水。當時禹剛剛結婚,他離家外出,帶領大家溝通九河,引濟漯水入海,把汝漢淮泗匯入江。他用了十三年時間,終於制伏了洪水。禹在治水過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過家門,一過家門聽罵聲,二過家門聽笑聲,三過家門捎口訊,治平洪水轉家中。他...

紋完身一般多久可以下水游泳,才紋完身可以游泳麼?

腳腕上紋個小小的圖案,第二天就可以下水游泳了。只要自己感到不疼了,就可以下水了,最好紋完身的第1天後在去游泳想玩多久都可以。感覺紋完身不痛就可以下水游泳 才紋完身可以游泳麼?一般來說紋身完全脫痂後就可以游泳,但注意避免發炎。長期暴露於強烈陽光下及長期浸洗及游泳會導致紋身退色。紋身後注意事項 紋身後一...

回漢通婚,雙方亡後可以合葬在回民公墓嗎

您好,我是回族。希望能給您一些幫助。回族人的精神文化是伊斯蘭方式的,而跟漢族通婚,是有乙個前提條件,就是共同的信仰。我想結婚之前男女雙方都是商量好了的。在中國的民族劃分是按照史達林的4種條件劃分的,就是血統 語言 地域 經濟。而在世界上更多的是按照族群概念來劃分的,更強調文化意義,而不注重血統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