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歷史上有哪些名人,中原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2021-03-04 04:16:58 字數 4790 閱讀 7580

1樓:若驚弓

給您分兩個部分解答 (剛巧我母族姓包)

分別是起源 各代名人 人才 希望樓主採納

一 姓氏起源

1、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後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後有包氏"。

2、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

3、出自鮑姓,據《後漢書》載,丹陽包氏,本為鮑氏,為避王莽之亂,改鮑為包,成為包姓的一支。

4、蒙古族包姓,成吉思汗直系後代,**家族,孛兒只斤氏,蒙古族第一大姓。

5、《周易·繫辭下》載:「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最為著名的有包拯 包拯之後有包綬和包永年

堂號"剛毅堂"、"清河堂"、"孝肅堂":都是根據包拯命名的。宋時包拯,除龍圖閣大學士,知開封府,遷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

他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無不斂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後諡孝肅

第二部分 歷代傑出人才 按朝代給您劃分下來

一、春秋戰國

1、包胥——原名申包胥,為楚國大夫,乃楚君蚡冒之後,別名蚡冒勃蘇,又稱王孫包胥。楚昭王十年(西元前506年),吳王用伍子胥計破楚入郢。為救楚復國,他赴秦求救,在秦宮殿痛哭七日七夜,滴水不沾,終於感動秦哀公,派戰車五百輛救楚,擊退吳軍,收復郢都。

昭王以5000戶獎賞申包胥,包胥不受,寧願隱居山中,並讓其子孫後代去掉申字,以包為姓,這就是包姓的始祖。

二、西漢

2、包宗善——(約西元前140年)配胡氏,生子二:長應星、次應斗。漢武帝建元元年舉賢良方正入仕,位至山西太原太守。

三、東漢

3、包鹹(鹹)——字子良,後漢會稽曲阿人,是東漢初期著名的經學家、儒學家。少為諸生,師事博士右師細君,習《魯詩》、《論語》。王莽末,自長安歸鄉裡,途為赤眉所執,晨夜誦經自若,賊異而遣之。

往東海、立精舍教授。光武帝建武初,舉孝廉,除郎中,授皇太子《論語》,明帝永平中累遷大鴻臚,以師恩特加賜俸祿。顯宗以鹹有師傅恩而素清苦,俸祿視諸卿加厚,鹹以給諸生之貧者。

永平八年(65年)病篤,帝親臨視。年七十一,卒於官。著有《論語章句》、《魯詩章句》。

卒後歸葬延陵,其遺冢巍然,與延陵十字碑可並立千古。

4、包福——包鹹之子,漢永平中以父蔭任衛尉,後授中郎將遷大中大夫改太子少傅,以論語授太子劉肇(後為漢和帝),福以忠直忤竇憲,謝政東歸,卒於家,葬於延陵。

四、西晉

5、包宗遠——仕西晉,為郎中。隋煬帝時為國子博士學者,先生見隋室荒亂,退歸東海,教授數千人,與門人游於吳興,遂家焉。卒後葬延陵包墓,墓碣曰:「左中郎將守大中大夫包君墓」。

五、隋朝

6、包愷——學者。《包氏宗譜》(南城譜)序中稱包愷為一世祖,但為東漢鴻臚卿鹹公之後,包鹹的十六世孫,宗遠八世孫,說明其為包宗遠之後的乙個支族。

六、唐朝

7、包融——愷之曾孫,潤州延陵(今常州)人,一說浙江湖州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間歷大理司直,官至集賢院學士。工詩,有才名,與賀知章、張旭、張若虛齊名,號吳中四士。

唐開元中,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遷集賢學士、大理司直。長子包何官至起居舍人,次子包佶官至御史中丞,俱能詩,世稱『二包』;包佶子包陳官至國子祭酒

8、包何——包愷***孫,包融長子,潤州延陵人。為天寶六年進士,官至起居舍人。

9、包佶——潤州延陵人。為包氏三十二世孫,包愷***孫。與兄包何均為天寶六年進士,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擢邢部侍郎兼三司使,掌天下財賦,歷事玄、肅、代、德四朝,封丹陽郡公(故包氏有二郡)。

何曾因事貶嶺南。劉晏奏起為汴東兩稅使。晏罷,佶充任諸道鹽鐵使。

時李希烈阻兵江淮,佶勤王紓難有功,遷刑部侍郎改秘書監,封丹陽郡公。貞觀五年,佶以疾卒於京邸,歸葬延陵包墓之西。

10、包全——唐天寶六年(747)生,唐貞元元年(785)進士,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長溪知縣。

七、五代

11、包恆善——佶之六世孫,五代週為廬州合肥縣尉,卒於官。三子留家合肥:伯樹德、仲植德、季松德。樹德三子:長諱播、次振、幼拯」。

八、宋朝

12、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天聖五年(2023年)進士。仁宗時任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務實邊備",以御契。後任天章閣侍制、龍圖閣直學士。

官至樞密副使。知開封府時,執法嚴峻,不畏權勢。他在朝之時,貴戚官宦都不敢為非作歹,連童稚婦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

他剛正不阿,為民申冤,懲治權貴,樹立了清正廉潔**的榜樣。他的官公升至禮部侍郎,嘉佑七年(2023年)逝世,終年63歲,諡孝肅,著有《包孝肅奏議》十卷。明人以他斷案的民間傳說寫成《包公案》一書,流傳甚廣。

13、包恢——字巨集父,建昌軍南城(今屬江西)揚子人,嘉定中舉進士,因所至破豪猾,去奸利,政聲赫然,而累遷刑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歷任郡縣,政聲顯赫,官至資政殿學士,封為南城縣候。

14、包令儀——字肅之,合肥人;進士及第,朝授散大夫,分帥南京上護軍,歷刑部侍郎。

15、包天麟——宋元經學家,字仁甫,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舉博學巨集詞科。入元,避世著述,有《易》、《書》、《詩》、《春秋》四經傳義行世。累徵,稱疾不赴。年八十三而卒。

16、包定——溫州永嘉(今屬浙江)人,宋代經學家。治《春秋》、《書》、《禮》三經。朱熹講學白鹿洞書院時,相從講道。有《中庸解疑》、《孟子答問》、《池州語錄》。

17、包貴——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宋代畫家。善畫虎,名聞四遠,世稱老包。是中國歷史上長於畫虎的宋代畫家。

18、包鼎——安徽宣城人,包貴之子。得父之真傳,所畫猛虎雄踞於岩石之上,向天狂嘯,神態逼真,橫邁超絕畫虎高手著稱於世,下筆前先飲斗酒,**據地,臥起行顧,覺已如虎;既而再飲斗酒,興致勃然,取筆揮灑,若有神助,剎時虎成,栩栩如生,其威凜凜。有《歸田録》、《圖繪寶鑑》、《圖畫見聞志》、《德隅齋畫品》。

九、明朝

19、包溥——名澤弟,字民進,鄞人,京監察御史。弘治三年(2023年)進士,正德間知泉州。為人豐采峻勁,公門如水,弛張以法,吏胥不敢漁民。

訟牘盈箱,酌寬猛,應之晏如,庭無滯訟,嚴稽奸宄,萑苻屏跡。時和年豐,民胥樂業。入覲道卒,所遺圖書、敝衣,人稱包廉。

20、包澤——字民望,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明代大臣。弘治進士,累拜監察御史,巡按湖廣,執法嚴整,奏罷藩臬不稱者,勒王府退還所佔民田。自稱「閻羅包老」,操行介潔,一時有名御史。

有《東川政績》。

21、包裕:廣西桂林人,明代官吏。成化進士,授撫州推官,仁恕公廉,郡無冤獄,時稱「小包」。累官至雲南按察副使。有《拙庵稿》。

22、包節——名鼎孫,字元達,松江倉城西門外包家橋人。5歲喪父,明嘉靖十一年(2023年)中進士,授東昌推官。嘉靖二十三年,任御史,後出巡雲南、湖廣御史。

後受廖斌誣告,被明世宗發配西寧莊浪衛。包節在莊浪衛,聞母、弟相繼去世,悲慟不已,不久病卒。著有《湟中稿》,輯有《苑詩類選》30卷。

23、包孝——名節弟,字元愛,是包節的弟弟,松江倉城西門外包家橋人。於嘉靖十四年(153年)進士及第。以後當上監察御史,以剛直著名,名垂史冊。

後來他乾脆辭去官職,回華亭陪伴老母親。母親去世後,他由於極度悲痛,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子,守喪期未滿就去世了,其時才46歲。

24、包見捷——(約2023年~2023年),字汝純,號太瀛,雲南建水人,書香門第出身。其父包萬化藏書數千卷、博學多才,是臨安府庠生和頗有聲望的私塾先生。包見捷自幼聰明好學,幼能七言詩。

後任右僉都御史巡撫江西,入京為吏部侍郎。天啟元年(2023年)在京病逝。

十、清朝

25、包世臣——字慎伯,號倦翁,安徽涇縣人,清朝學者。長於經濟之學。工詞章古文,精於書法,推為書法正宗。

嘉慶十三年(2023年)舉人。曾任江西新喻縣知縣,咸豐五年(2023年)逝世,終年80歲。著有《藝舟雙楫》、《管情三義》、《濁泉編》、《齊民四術》有《中衢一勺》、《策河回略》等。

26、包立身——諸暨包村人,農家子,有臂力。咸豐末,太平軍擾浙,立身自言能符咒殺賊,試之屢勝,依者10餘萬人。敵訛言立身能飛刀殺人,軍中不敢言包。

但終因寡不敵眾,被太平軍炮彈擊中而死。

27、包珊——山陰人,文科進士,嘉靖五年丙戍龔用卿榜,用為行人。

28、包賢——會稽人,武科進士,康熙十五年丙辰,任職不祥。

29、包予儀——會稽人,武科進士,康熙十五年丙辰,用為游擊。

30、包濤——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代官吏。雍正進士,官至雲南路南州知州。有《說書旁見》、《三才備考》。

31、包彬——字文在,號樸莊,又號惕齋,江陰人。乾隆戊午舉人,著名詩人,有《樸莊詩稿》。

32、包衍——字三峰,南鄉人。善畫,千巖萬壑,蕭然神遠。書法家,晚年時,拈唐人寫景詩,命題作畫,涉筆成趣。

33、包棟——字子梁,號近三,一號子良,又號苕華館主,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詠**。善畫山水、人物、花鳥,無不精妙。畫人物,衣褶古雅絕倫,似於必改琦、費丹旭兩家外,別樹一幟。

所作花木,筆意秀雅,蘇浙詩箋,多其手繪。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嘗作人物仕女冊,同治五年(一八六六)作大士像。《寒松閣談藝瑣錄》、《海上墨林》、《遲鴻軒所見書畫錄》、《清朝書畫家筆錄》。

十一、**

34、包烈——(1902—1980)字笠翁,諸暨包村人。黃浦軍校四期生,歷任淞滬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師長,後任台灣警備司令部少將參謀長、中將等職。

回答 完畢希望樓主採納

中原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2樓:北京創典文化

作為華夏文化重要發祥地的中原,湧現出了許多文化聖人,比如商聖范蠡、科聖張衡、字聖許慎、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等。

他們不僅以其偉岸的人格為人們所敬仰,而且以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深邃的思維,創制了一大批經典著作,成為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不朽豐碑。

中原歷史名人輩出,既有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也有社會賢達和社會名士,如兵家吳起,政治家春申君、孫叔敖、李斯、張良、司馬光、包拯等。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主要在河南焦作一帶活動。這些名流對社會歷史程序或者社會風尚的形成發揮了重要影響。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無後,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是一生都沒有子女的

趙高 秦朝時宦官。秦始皇死後權傾朝野,指鹿為馬。司馬遷 史 學家 文專學家,屬思想家,史記作者。蔡倫 61年 121年 東漢時宦官,造紙術的發明人。張讓 東漢十常侍之首。黃浩 三國時蜀漢宦官,三國演義內劉禪因聽信他而荒廢政事。高力士 唐玄宗寵臣,傳說李白醉酒後要 力士脫靴 李輔國 唐肅宗當權的宦官,...

歷史上有哪些宗氏名人

歷史名人 宗 均 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父伯,東漢建武初為五官中郎將。先後任上蔡令 九江太守 永平元年,遷東海相。顯宗以其能,七年,徵拜尚書令,後任司隸校尉 河內太守。建初元年,卒於家。宗 資 字叔都,南陽安眾人也。家代為漢將相名臣。祖父均,自有傳。資少在京師,學孟氏易 歐陽尚書。舉孝廉,拜議郎,補...

歷史上有哪些身殘志堅的名人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少年時與龐涓師從於軍事家鬼谷子。後來龐涓因為忌妒孫臏的軍事才能,將孫臏誘騙到魏國,挖去其膝蓋,致其殘廢,孫臏裝瘋賣傻才躲過一死。後來經田忌推薦,被齊國重用為軍師,立下赫赫戰功,並寫下兵法奇書 孫臏兵法 司馬遷,官至太史令,因為給兵敗投降的李凌說了幾句解釋的話,觸怒了漢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