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以牙還牙是否矛盾

2021-03-03 23:40:02 字數 5727 閱讀 6498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孟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要在講忠恕之道。是一種人生態度。在對待別人惡意時,孔子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

在人生修養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應該不是孔孟提出的。(孟子認為在君臣關係上,應該也必須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但是這不是在自己人身修養上所提倡的)所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本意也不能只理解為只是報怨。

再者,中國的歷史很長,出現幾種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是正常的。如果把幾種人生觀或世界觀混為一種學說,那出現矛盾是正常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那就用「以柔克剛,借力打力」秒殺他

3樓:匿名使用者

一種是君子,一種是小人

既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還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4樓:箭嘯

孔孟講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要在講忠恕之道。是一種人生態度。在對待別人惡意時,孔子認為「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

在人生修養上,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應該不是孔孟提出的。(孟子認為在君臣關係上,應該也必須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但是這不是在自己人身修養上所提倡的)所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其本意也不能只理解為只是報怨。

再者,中國的歷史很長,出現幾種不同的人生觀世界觀是正常的。如果把幾種人生觀或世界觀混為一種學說,那出現矛盾是正常的。

5樓:蘆葦叢沙鷗

我以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對普通人來說的,並不涉及人性的善惡.

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卻是對惡人或曾傷害過你的人而言的.

對待的人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行為.

6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也就是自己強加給別人的一定也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你既然這麼幹了,肯定也是想要了,所以就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7樓:匿名使用者

勿施於人是不侵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抵抗

8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那個"其人之道"非我所欲,既然是我所不欲的事他施於了我,我自然要"還治其人之身"了.

9樓:天空狠狼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嘿嘿………………

10樓:鑫光驕子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為什麼以牙還牙不能被當今社會認同?比如別人殺我們一百個人,我們為了報復殺他們兩百個甚至更多,有什麼

11樓:時倪迭

古人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家有云:冤冤相報何時了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吧,你走在路上被只狗咬了,你難道還要學狗一樣要回去?

一味的複製對方的手法報復對方,只會讓你陷入自我毀滅

以施彼道還施彼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

12樓:練獄遊魂

以施彼道還施彼身:他怎麼對我我怎麼對他。以牙還牙之意。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也不要強給他人。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寬容是否是軟弱的表現」我是反方,急需辯論詞

13樓:

寬嚴相濟 有張有馳 順其自然 萬法有度 一切都有度 寬容了 不代表軟弱 軟弱了 不代表寬容

做人做事順其自然 有張有馳 事情過了就不好了 一切事都一樣

做人是一樣 做事是一樣 賺錢也一樣 都要有法度 太過了都不好 吃飽了撐的再吃就撐著了 再過了大家知道怎樣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寬容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寬容不是軟弱.在別人做了錯誤的事時,你對他寬容,就會顯出你是乙個多麼高尚的人.如果寬容是一種軟弱,那麼,堅強又是什麼呢?

寬容,是一束照射在冬日裡的陽光,使誤解這座冰雕融化;寬容,是一座亮麗在黑夜中的燈塔,使迷途者找到航行的港灣;寬容,是一縷飄飛在大地上的清風,使犯錯者頓獲一股清醒劑……

寬容是長者式的,不但表現為一種胸襟,也表現為一種睿智。寬容者,人恆愛之,人恆敬之。何樂不為?

行者無疆,一蓑煙雨任平生。寬容者踏過凋零的白玉蘭,凝留的是「尊嚴」的芳香,即使與寒冬、白雪不伍,也留下寬容的胸襟,氣度,留住高潔的品格!

寬容者猶有「將軍額上能騎馬,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大度,讓犯錯的人們有著重新審視自我,反省自我的勇氣和信心,使刻薄的小人感到自己的卑鄙齷齪,自慚形穢。

15樓:ss史記

伏格特(w. paul vogt)在《寬容和教育》(tolerance and educati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一書中這樣問道:

甚麼是寬容?寬容可教麼?第乙個問題是關鍵,因為如果我們不知道甚麼是寬容,那麼我們怎麼知道它是否可教呢?

我們甚至怎麼知道該教的又是甚麼呢?要說明寬容是甚麼並不容易,因為從不同的目的,我們可以對寬容作出不同的說明。這個目的可以是尋求人與人之間相互平安共處或相互理解,可以是籲求**營造寬鬆社會環境或者減少對私人事務的干涉,也可以是從公民教育著眼來澄清個人權利、義務與法制的關係。

伏格特在說明何為寬容時,著重的是最後這一種目的。從寬容與權利和法制的關係來看,寬容不是乙個抽象的道德原則,它是在歷史過程中逐漸發展出來的一種公共性的美德,歷史上有過的寬容觀與當今自由民主社會中的寬容雖有聯絡,但並不是同一回事。同樣,隨著權利和法制觀念在民主程序中的完善,寬容本身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伏格特對寬容的說明正是放在這樣乙個歷史視野中進行的1。

一 寬容與**

寬容問題的討論最早出現在十三世紀義大利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學概論》(summa theologiae)中。早期對寬容的思考所關注的,是如何維護**教信仰及如何對待異教邪說。阿奎那提出,真正的**徒並不只是順從信仰,而更是以推動**教信仰為己任。

這裡有乙個寬容或不寬容異教信仰的問題。阿奎那認為,只要有助於推動**教信仰,寬容或不寬容(**)都可以用作策略手段。**徒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嚴懲罪惡或者暫時寬容罪惡。

寬容是策略,而非美德,暫時寬容罪惡是為了將來最終消滅罪惡2。

到了十六世紀,寬容逐漸由策略轉化為美德。這個變化是在**教內部爭論關於如何對待異教的過程中發生的。爭論的雙方雖然在需要克制異教徒這一點上相當一致,但在是否應**或者寬容異教徒的問題上存在著分歧。

在如何對待異教徒時,不僅涉及何為「有效」手段,而且還涉及何為「正當」手段。這就使得爭論從中世紀式策略手段思考轉化為啟蒙時代的人文價值思考。雖然爭論的焦點似乎依然集中在如何克制異教徒的問題上,但手段問題卻已經涉及了正義和憐憫的關懷。

例如,諸如火刑一類**異教徒的酷刑是否正當的壓制手段?比起酷刑,放逐是否更符合**教精神?為挽救迷失的靈魂,宣導勸諭是否比警誡懲罰更為有效?

正是由於寬容問題包含了正義和憐憫的關懷,它開始具備了現代的道德內涵。現代社會學和政治學者關於寬容問題的爭論往往涉及這樣乙個問題:為了澄清該寬容和不該寬容的思想行為的曖昧不清,增強判斷的理性、說服力、正義性或可操作性,寬容應當確立哪些群體價值原則?

這裡有乙個關於寬容的價值內容問題。寬容的價值內容並非是單一的,而寬容所包含的不同價值內容更可能是不一致的。這就造成了寬容的內在矛盾性。

寬容的矛盾性在十七世紀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的《關於寬容的一封信》(a letter on toleration)中充分表現出來。洛克一方面指出寬容是有限度的,超過了某個限度,寬容即為不明智和非正義行為。他認為,**教寬容的物件不應包括天主教和無神論者,因為天主教徒是為外國君主服務的,而無神論者則因其誓言不可信賴而不可能成為**教徒誠信群體的成員。

另一方面,洛克又把寬容當作一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普遍道德原則3:

無論是個人、教會或者甚至共同體,都無權侵犯公民權利,都不允許以宗教之名剝奪彼此的世間財產。

他認為,在宗教上不寬容他人者亦不配受到他人的寬容對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洛克那個時代並未引起注意,但在今天,它成為洛克寬容思想最受重視的部分。洛克寬容觀的矛盾性對現代社會仍有意義,現代人在意識形態寬容問題上往往表現出相似的矛盾性。

例如,冷戰期間,西方社會在是否讓共產黨人有公開說話權利的問題上舉棋不定;而今天,在是否讓新納粹或其他種族主義者享有言論自由的問題上也是一樣。

洛克思考寬容是從群體共善和自由意志的關係著眼的,這也對現代社會具有意義。在洛克的時代,人的靈魂解救是「好生活」的基本含義,這就好比許多現代人把身體健康視為「好生活」的基本含義。但是,靈魂解救是一種群體共善性的「好生活」,它要求每個人與他人共同實現這一目標;身體健康則是一種個人性的「好生活」,它只要求每個人管好自己的事。

在洛克的時代,生活秩序要求每個人充分關心他人的靈魂解救。因此,干預他人的宗教信仰,確保其向正確方向發展便成為每個成員對群體應負的責任。這和*****期間,每個人有責任關注別人的思想正確差不多。

洛克主張寬容,因為他相信靈魂解救必須由個人自己去追求。國家的強迫和行政官吏的干預都只會阻礙這種個人的追求,對靈魂的解救有害無益。洛克沒想到,二百年以後,一些現代社會的思想正確或意識形態統治會從反面來印證他強調個人自由意志的合理性。

例如,在文革時期的中國,監督別人的思想,幫助別人正確思想,是每個人的責任,結果弄得人人強行表態,強行覺悟,不覺悟定受懲罰。對個人思想強行干預的結果不僅是當時許多中國人以假積極和偽裝積極來鑽營取巧或謀求自保,而且在文革結束後仍長期無法改變中國社會的假面虛偽文化。不寬容不僅未能使人們的精神純潔起來,反而致命地摧殘了追求精神純潔所必不可少的自由理性。

洛克從人的自由理性來看待寬容,這也正是後來十九世紀思想家彌爾(john stuart mill)在《論自由》(on liberty)中提倡的那種以人的獨立主體為核心的寬容4。

在十七、十八世紀的歷史條件下,寬容是乙個宗教問題,也是乙個政治問題。寬容關係到提倡寬容者的人身安危,這就是為甚麼倡導寬容的著作往往要麼匿名發表(如洛克),要麼借托筆名(如伏爾泰[voltaire])或者在作者死後方能面世(如博丹[jean bodin])。那個時候,儘管在寬容問題上出現了一些開明的意見,但反對寬容的保守意見仍占上風。

反對者把寬容看成是軟弱的表現,是一種「默許,因無法阻止而忍受或遷就」5。十八世紀以後,寬容不僅受到保守思想的攻擊,而且還受到激進思想的挑戰。一些政治學家,尤其是與法國和美國革命有關係的政治學家開始批判寬容。

公尺拉波(honore de mirabeau)就說過6:

在我看來,在某種方面,寬容這個字本身就是暴虐的,因為那些實行寬容的權威也可以不實行寬容。

潘恩(thomas paine)說得更徹底7:

寬容不是不寬容的反面,而是偽裝的不寬容。寬容和不寬容都是**。不寬容自以為有剝奪他人良心自由的權利,寬容自以為有對他人施捨良心自由的權利。

乙個是以火和柴武裝起來的教皇,另乙個是**和頒發免罪券的教皇。

寬容受到保守和激進兩個方面的夾擊,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一方面是各種**政治權力、原教旨宗教、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公開主張壓制和不寬容,另一方面則是左派從「陰謀論」的角度來批判和揭露寬容的偽善和為現有權力服務的意圖。後一種對寬容的批判清楚地表現在60年代西方左派代表作之一的《純粹寬容批判》(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一書中。

西方左派從批判自由民主社會秩序的偽善性出發,將寬容視為穩定資產階級秩序的統治伎倆和「掩飾可怕政治現實的偽善面具」8。左派還特別指出寬容的冷漠效應:革命群眾講寬容,那就必然會容忍現有的權力結構,必然在現實面前表現為「思想懦怯」。

他們強調,在權力[

後續的自己去網上看,可能會有可以摘抄的東西。你的觀點太難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

意思 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出自 春秋 孔子 論語 衛靈公 原文選段 子貢問曰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釋義 子貢問孔子問道 有沒有乙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 那就是恕吧!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出自 論語 意思為自己不喜歡的言行,就不要以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什麼意思

出自 論語 意思為自己不喜歡的言行,就不要以那種言行對待他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要強加在他人的身上。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出自春秋孔子 論語 顏淵篇第二章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誰的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 論語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大概就是 恕 了。自己不喜歡,也不要給對方增添煩惱。自己不願承受的事也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是最早由儒家始祖孔子的一種準則。也就是,你要求別人做什麼時,首先自己本身也願意這樣做,或你本身也做到如別人這樣了,那麼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