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泥分類,紫砂泥的詳細分類

2025-07-23 17:00:12 字數 1300 閱讀 2846

紫砂泥的詳細分類

1樓:手機使用者

天青泥:其質細膩呈青藍色,產於清代中期,現已失傳。

底槽青泥:位於礦層底部,塊狀中有青綠色的「雞眼」、「貓眼」,色呈偏紫泛青,細而純正,十分稀少 。

紅棕泥:位於礦層中部,呈紫紅色、紫色,隱現綠色斑點,質軟緻密,間有微小的雲母閃爍。

大紅泥:位於礦層中,少量出現。雲片狀結構,呈紫紅色澤,鮮豔明麗。 礦層分佈不同,燒成溫度範圍較寬,其最佳燒結溫度在1180℃左右。

本山綠泥類: 俗稱「本山綠泥」,古名「梨皮泥」。礦土呈淡綠色層片狀,燒成陶後現梨皮凍色(公尺黃色)。

產於黃龍山岩層與紫泥共生礦層中,僅數釐公尺厚,位紫泥上層與巖板間,俗稱「龍筋」。其礦物組成為水雲母、高嶺石、石英及少量的鐵氧化物。

本山綠泥:採掘量極少,不易製作大件產品,僅作小件產品和作「化妝土」,加入適量作色劑可變化成個色裝飾泥。

百麻子泥:色與本山綠泥相似,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且雜質較多,須精揀方可合用,成陶後現淡墨色。

紅麻子泥:色似紫泥,質地粗。位於紫泥上層,間夾星點麻子綠泥,成陶後呈桃紅色。

紅泥類: 俗稱「朱泥」、「硃砂泥」、「石黃泥」。因其成陶後,色似「硃砂紅」故名。

產於宜興任墅趙莊山,嫩泥礦層底部,質堅如石,其含鐵量高,產量甚稀。礦土外觀呈磚紅夾層,以黏土為主的粉砂岩土,可單獨成陶。紅泥收縮率大,燒成溫度在1080℃左右,常制小件器物。

七十年代中期,此種紅泥甚缺,既改用川埠紅泥加嫩泥替代,礦土呈土黃色,石質堅硬,成陶與其相似,八十年代以洑東紅泥制壺,其玻璃相重,燒成溫度在1050℃左右,成陶後色硃紅,聲脆亮。

紫砂泥分類紫砂泥從現在用於做壺一共有幾種什麼顏色

2樓:紫砂印象

紫砂的泥料,主要有紫泥、本山綠泥和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紫泥是產於陶土甲泥礦中的一種泥料,本山綠泥燒成以後呈黃色,是甲泥礦內的夾脂;紅泥又稱硃砂泥,是夾在陶土嫩泥礦中的泥料。

甲泥和嫩泥是宜興日用陶長期大量使用的原料,紫砂泥因此稱為「泥中泥」

在宜興陶原料的開採中,紫砂泥所佔的比例並不多,大約是千分之一左右。紫砂泥屬於高嶺—石英—雲母型別,其特點是含鐵量高,顆粒較粗。紫泥、本山泥和紅泥三種原料,都可以單獨使用製作器皿,也可以根據需要互相配比摻和使用。

則開採的紫砂礦料不能用水直接膨潤,要散置露天,風化陳腐後幾月,然後粉碎,過篩,加水拌勻。加工成型的壞件不再上釉,經攝氏一千一百至一千二氧化焰燒成,就可以得到色澤雅緻,質地堅緻耐用的成品。產品的色澤,以紫紅色為主,因而稱為紫砂陶,由於原料的不同配比,還可以得到硃砂紫、深紫、栗色、梨皮、海棠紅、天青、青灰、墨綠、黛黑等不同的顏色。

今天買的黑朱泥紫砂壺。朱泥紫砂壺是不是越養越紅

明確告訴您,宜興紫砂沒有黑朱泥這種料。又是賣家在亂起名,朱泥朱泥,朱就是紅,怎麼還加個黑。紫砂泥黑色的泥料叫做黑料和黑心土,要估價上 吧!親,您好,當然有,黑泥是早期最常見的通用泥料之一,因礦脈裡鐵質成份較高,深獲早期壺友賞識 垂愛。新壺初用有砂土氣,經使用壺身展現出灰黑,泡養數日則黑如墨,茶味驚豔...

紫砂泥料哪種比較好?紫砂壺哪種泥料最好

紫砂泥料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紫泥 紅泥 綠泥。三大類目下面又包含許多子類泥料,這是行業內公認的。子類泥料是如何歸類到大類中的呢?根據泥料的形狀特點。其中降坡泥和段泥屬於天然的共生礦,降坡泥與團泥 紅泥共生夾少許紫泥,各礦料中不同泥料佔比都不同,主要分紅降坡和黃降坡。段泥構成有紫泥和紅泥共生的形式,紫...

紫砂壺的泥質如何鑑別?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

入手一把紫砂壺之後,如何去鑑別所用泥料的好壞,記住這四方面!如何鑑別紫砂壺泥料?紫砂泥料是製作各種紫砂器皿的主要原材料,產生於黃龍山岩層下數百公尺處的甲泥礦層之間,紫砂泥料有許多分類,常見的有紅棕泥 大紅泥 本山綠泥 白麻子泥及紅麻子泥等,用紫砂泥料製作而成的紫砂壺是飲茶愛好者的至愛,用紫砂壺泡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