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伊蕙溪
等差數列?首項,末項,公差,你想要鬧哪樣╯▂╰那不是乙個式子麼?但是,如果你是說,例如,植樹問題,那麼,結果當然要帶幾棵了。
實在寫得酸爽要把項數分開寫的,那麼……,個?反正建議連著寫……按公式。
等差數列應用題
2樓:我不是他舅
則從1樓到k-1樓的一共走1+2+……k-1)=k(k-1)/2從k+1到n樓的一共走1+2+……n-k)=(n-k+1)(n-k)/2
一共k(k-1)/2+(n-k+1)(n-k)/2只看分子。
k(k-1)+(n-k+1)(n-k)
2k²-(2n+2)k+n(n+1)
2[k-(n+1)/2]-(n+1)^2/2+n(n+1)所以k=(n+1)/2時最小。
若n是奇數,則(n+1)/2是整數。
則k=(n+1)/2
若n是偶數。
則n/2和(n+2)/2是整數。
而(n+1)/2正好在納悶中間。
所以k=n/2和(n+2)/2時最小。
綜上n是奇數,k=(n+1)/2
n是偶數,k=n/2或(n+2)/2
等差數列應用題
3樓:笑年
設時間為t
a1=2at=a1+(t-1)*d=2+(t-1)*1=2+t-1=t+1s甲=(a1+at)*t/2=(2+t+1)*t/2=(t+3)*t/2
s乙=5ts甲+s乙=(t+3)*t/2+5t=70(t+3)*t+10t=140
t^2+3t+10t=140
t^2+13t-140=0
t-7)(t+20)=0t=7
4樓:網友
您好!∵甲第一分鐘走2m,以後每分鐘比前一分鐘多走1m∴甲第t分鐘走的路程=2+(t-1)=t+1公尺。
1)假設甲、乙開始運動後t分鐘相遇。
則甲在t分鐘內共走的路程=[2+(t+1)]*t/2=t*(t+3)/2;
則乙在t分鐘內共走的路程=5t
t*(t+3)/2+5t=70
t*t+13t-140=0
t+20)*(t-7)=0
t=7甲、乙開始運動後7分鐘相遇。
5樓:
甲第一分鐘走的路為a1,公差d=1,第n分鐘,甲走了a1+n(n-1)/2,乙走了5n,則有a1+n(n-1)/2+5n=70,n=8
6樓:薩珺堵雁山
則從1樓到k-1樓的一共走1+2+……k-1)=k(k-1)/2從k+1到n樓的一共走1+2+……n-k)=(n-k+1)(n-k)/2
一共k(k-1)/2+(n-k+1)(n-k)/2只看分子。
k(k-1)+(n-k+1)(n-k)
2k²-(2n+2)k+n(n+1)
2[k-(n+1)/2]-(n+1)^2/2+n(n+1)所以k=(n+1)/2時最小。
若n是奇數,則(n+1)/2是整數。
則k=(n+1)/2
若n是偶數。
則n/2和(n+2)/2是整數。
而(n+1)/2正好在納悶中間。
所以k=n/2和(n+2)/2時最小。
綜上n是奇數,k=(n+1)/2
n是偶數,k=n/2或(n+2)/2
高二等比數列和等差數列的應用題
7樓:匿名使用者
具體我不給你計算,我教你怎麼想吧。判斷等差等比我認為有兩種方法,1,將數字列出來判斷,像這個題,第一次,距地高度100,第二次高度50,25,,這是乙個明顯的等比數列。2,就是一種比較熟練的方法,這個題是乙個明顯的比例關係(每次高度是前一次的1/2),所以不可能是等差。
這個問題可看作等比數列求和問題,不同的是,這個求路程,小心「是來回兩次」,用求和公式減去100(100公尺的路程只走了一次)求得解就可以。第二問可以列方程求解,設第x次著地,然後將x代替第一問的10,等於,最終求得整數解即可。
我經常給人講題,講得還不錯吧,呵呵。無意間看到上面老兄的答案,呵呵,我只想說一句話,用腳想想,球第一次著地走了多少公尺?
8樓:匿名使用者
(1)這應該是等比數列問題,公比是1/2,因為每次著地後又跳回到原高度的一半落下,求它第10次著地時,經過路程,即s=100*[1-(1/2)^10]/(1-1/2)+100*(1/2)[1-(1/2)^9]/(1-1/2)=19175/64
2)設第n次著地時,經過路程共是公尺。100*[1-(1/2)^n]/(1-1/2)+100*(1/2)[1-(1/2)^(n-1)]/(1-1/2)=解得n=1
9樓:匿名使用者
1。第一次100公尺經過一次,以後的路程為兩次。 用公式:經過路程=100+[2*50*(1-(1/2)^9))/(1-(1/2))]=
x=5.第六次落地。
等比:數列每一後項與前項的比相等。
等差:數列每一後項與前項的差相等。
是等比數列。
應用題:在3和43之間插入3個數,使這5個數成為等差數列,求插入的3個數
10樓:
這個問題可以抽象為:在a到b之間(b>a)插入n個數,求插入的n個數分別是什麼。
解法如下:因為所插入的所有數字中,每個相鄰的數的間隔大小為(b-a)/(n+1),將此間隔大小記為h,所以:
插入的第乙個數字為a+1*h
插入的第二個數字為a+2*h
依此類推。插入的第k個數字為a+k*h,其中k<=n插入的第n個數字為a+n*h
所以,看懂以上步驟,就可以求出你要的三個數字了。
h=(43-3)/(3+1)=10
則插入的三個數字為13 23 33
11樓:紫幽飄紗
設公差為x,則數列變為:
3, 3+x, 3+2x, 3+3x, 43則43可以表示為3+4x
解3+4x=43
得x=10所以,插入的三個數是13,23,33
12樓:520初中數學
插入的中間數=(3+43)÷2=23
其他兩個數分別為(3+23)÷2=13, (23+43)÷2=33
13樓:網友
設公差為d,則4d=43-3=40,d=10,∴插入的3個數依次為。
小學等差數列的應用題
14樓:囧囧
大廈共n層,現每層指定一人,共n人集中到設在第k層的臨時會議室開會,問:k如何確定能使n位參加人員上、下樓梯所走的路程總和最短則從1樓到k-1樓的一共走1+2+……k-1)=k(k-1)/2從k+1到n樓的一共走1+2+……n-k)=(n-k+1)(n-k)/2
一共k(k-1)/2+(n-k+1)(n-k)/2只看分子。
k(k-1)+(n-k+1)(n-k)
2k²-(2n+2)k+n(n+1)
2[k-(n+1)/2]-(n+1)^2/2+n(n+1)所以k=(n+1)/2時最小。
若n是奇數,則(n+1)/2是整數。
則k=(n+1)/2
若n是偶數。
則n/2和(n+2)/2是整數。
而(n+1)/2正好在納悶中間。
所以k=n/2和(n+2)/2時最小。
綜上n是奇數,k=(n+1)/2
n是偶數,k=n/2或(n+2)/2
數列的應用題,怎麼看是用 等比數列 算還是 等差數列 算。求大神
15樓:
一、copy 觀察法 觀察各項的特點,關鍵是bai找出各項與項數dun的關係。
二、zhi公式法 當已知數列為等dao
差或等比數列時,可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只需求得首項及公差。
三、輔助數列法 這種方法類似於換元法, 主要用於已知遞推關係式求通項公式。
四、歸納、猜想 對難以用上各法求通項的數列,常先由遞推公式算出前幾項,找到規律,歸納、猜想出通項公式。
五、sn法 要先分n=1和 兩種情況分別進行運算,然後驗證能否統一。
六、待定係數法: 用待定係數法解題時,常先假定通項公式或前n項和公式為某一多項式。
關於等差數列的一道應用題
16樓:網友
沒有資料沒有圖,怎麼答啊,不過這道題好像我中考的一道數學題啊。
17樓:網友
沒有資料沒有圖,怎麼答啊,
關於高一等差數列的應用題~~~~嘻嘻很簡單,無聊發的
18樓:網友
則a1為105,sn為2250,n為12,求d。。。所以2250=105x12+12(11)/2x d解得d=15...所以12月的為a12=105+11x15=270(個)
19樓:jin_瑾
這是一道已知首項,項數, 前n 項和運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將a1 n sn帶入公式。
2250=105x12+12(11)/2xd=15
a12=105+11x15=270
等差數列及其應用的公式,等差數列公式
如果乙個數列從第二項起返爛,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於同乙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襪沒d。通項公式為 告世納an a n d 前n項和公式為 sn an n n d 或sn n a an 等差數列公式 等差數列公式等差數列是指從第二項起,每一項沒納飢與它的前一項的...
在等差數列中,已知a2 a4 a9 a11 32,則S12的值是
解 設等差數列的公差為d 則由a a a a a d a d a d a d a d . 而s a a a a a a d a d a d a d d d d a d a d a d 由 式可得 所以s值是 祝你開心,希望對你有幫助。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s...
請問 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1 1,a4 8,則a5這問題非常緊急,請大家幫幫忙
等差數列中,已知a1 1,a4 8,則a5 31 3先求通項公式再套數,關鍵是求出公差d。a4 a1 3d d a4 a1 3 8 1 3 7 3通項公式an 1 7 3 n 1 7 3 n 4 3a5 7 3 5 4 3 31 3 有了通項公式任何一項都能求出來!比如a8就代入n 8 不明白儘管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