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句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1樓:教育小百科是我
運用的修辭手法是擬人和比喻。
荷盡已無擎雨蓋,這句用了比喻的修辭,把荷葉比作擎雨蓋,擎雨蓋即傘;菊殘猶有傲霜枝,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菊花不畏霜寒的堅貞品格。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全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翻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鬥霜。一年中最好的景緻你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這兩句詩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樓:潛青谷天澤
(1)此題考查了學生煉字的能力.做此題首先要了解古詩內容,在此基礎上對關鍵字做出賞析,賞析時要把字放在語言環境中,「百般紅紫鬥芳菲」,這句話的意思是:想方設法竟相爭妍鬥豔.所以乙個「鬥」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把花朵人格化,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鬥豔的美麗景象.
2)本題考查描繪詩中展現的畫面.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做此類題要注意內容不能脫離詩詞,要在正確理解和把握詩詞的基礎上進行,不能改得面目全非;並在詩詞原意的基礎上適當地進行想象、創新;還可以適當地運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使改寫的文字更加生動、形象.
答案:(1)擬人,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草樹木競相開花、爭妍鬥豔的美麗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樣,又輕又白,漫天飛舞,隨風飄蕩.
譯文】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即將歸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腳步,竟相爭妍鬥豔.就連那沒有美麗顏色的楊花和榆錢也不甘寂寞,隨風起舞,化作漫天飛雪.
賞析】此詩之寓意,見仁見智,不同的人生閱歷和心緒會有不同的領悟.
通常的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春天將會消逝,所以萬紫千紅展盡光彩;柳絮和榆錢缺少才華和遠見,只好隨風飄散.
站在這個角度,花草樹木是頗具靈性慧根的,感悟歲月不饒人,懂得發奮圖強,一展人生價值.花草尚且如此,何況人乎?豈能仿效柳絮榆錢,虛度大好年華!
我們還可以換乙個揶揄嘲諷的角度去思考,將此詩理解為「花草樹木知道屬於它們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所以費盡心思只為最後的一抹浮華;柳絮榆錢不屑這些伎倆,飄逸逍遙,俯看芸芸紛爭」.
又或者理解為「各種各樣的花草爭芳鬥豔,萬紫千紅,只有樸素的楊花、榆莢與眾不同,只像雪花那樣飄揚飛舞」.
運用了比喻修辭手法的詩句 兩句
3樓:成大文化
1、遙望洞庭山水翠,**盤裡一青螺。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讚美的感情。「**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裡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2、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一問一答是什麼修辭手法,一句一答是什麼修辭手法
一問一答的修辭手法是 設問 妙處有 1 設問除了能引起注意外,還能啟版 發讀者思考,也權可以加強作者想表達的思想。2 設問句強烈的表達了句子的主要內容。3 設問句的作用 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啟下。吸引讀者。一問一答是什麼修辭手法 一問一答的修辭手法是 設問 妙處有 1 設問除了能引起...
月是故鄉明的課文中有哪些修辭手法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修辭手法除了對偶還有 移情 為了突出某種版強烈的權感情,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 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
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寫一句有關友誼的話
友情不是一堆華麗的辭藻,而是一句熱心的問候 友情不是乙個敷衍的擁抱,而是乙個會心的眼神 友情不是一幕短暫的煙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畫卷 友情不是一段長久的相識,而是乙份交心的相知。1如果說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 如果說友誼是一朵開不敗的鮮花,那麼,照耀它的必定是從心中公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