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璜溦信
功能基因芯和巨集基因組測序的區別。
基因組,genome,一般的定義是單倍體細胞中的全套染色體為乙個基因組,或是單倍體細胞中的全部基因為乙個基因組。可是基因組測序的結果發現基因編碼序列只佔整個基因組序列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基因組應該指單倍體細胞中包括編碼序列和非編碼序列在內的全部dna分子。
說的更確切些,核基因組是單倍體細胞核內的全部 dna分子;線粒體基因組則是乙個線粒體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葉綠體基因組則是乙個葉綠體所包含的全部dna分子。
轉錄組(transcriptome)廣義上指某一生理條件下,細胞內所有轉錄產物的集合,包括信使rna、核糖體rna、轉運rna及非編碼rna;狹義上指所有mrna的集合。
從定義上看,很明顯,基因組一般指的是dna(某些只含有rna的生物除外),而轉錄組則指的是rna。
誰知道巨集基因組三代測序的優缺點?
2樓:王嘎裳
①.一代測序。
優勢:1. 第一代測序技術的準確性遠高於。
二、三代測序,因此被稱為測序行業的「金標準」;
2. 第一代測序每個反應可以得到700-1000bp的序列,序列長度高於二代測序;
3. 第一代測序**低廉,裝置執行時間短,適用於低通量的快速研究專案。
劣勢:1. 第一代測序技術乙個反應只能得到一條序列,因此測序通量很低;
2. 第一代測序技術雖然單個反應**低廉,但是獲得大量序列的成本很高。
二代測序。優點:1. 一次能夠同時得到大量的序列資料,相比於一代測序技術,通量提高了成千上萬倍;
2. 單條序列成本非常低廉。
缺點:1. 序列讀長較短,illumina平臺最長為250-300bp,454平臺也只有500bp左右;
2.由於建庫中利用了pcr富集序列,因此有一些含量較少的序列可能無法被大量擴增,造成一些資訊的丟失,且pcr過程中有一定概率會引入錯配鹼基。
三代測序。優點:1. 無需pcr擴增,不會人為的引入突變;
2. 超長讀長,平均讀長可達到10kb,最長讀長可以達到40kb;
3. 覆蓋均勻,無gc偏好性;
4. 通過reads的自我矯正,10x以上準確率能夠達到;
5. 可以直接檢測到甲基化資訊,同步進行表觀遺傳學識別。
缺點:1. 單條序列錯誤率較高,平均核苷酸準確性不到85%;
巨集基因組測序對樣品的生物學重複有什麼要求?如何避免重複性較差的問題出現?
3樓:美格基因
土壤、水體等生態環境樣本建議5個或5個以上的生物學重複;取樣時每個樣品均需多點取樣後混勻,降低單個樣本特異性。
人和動物樣本因個體特異性較大,建議10個以上生物學重複;腸道、瘤胃或糞便樣本因含有較多厭氧菌,要快速取樣、迅速低溫儲存,針對較難富集微生物的樣品,如各種物體表面,可採用緩衝液洗脫或棉籤擦拭等方法。
樣品取好後避免長時間放置,需儘快進行dna提取,送樣測序。
巨集基因二代測序方法相較其他方法有哪些優劣?
4樓:網友
二代測序與其他方法相比就如用網捕魚和魚竿釣魚,可將「致病菌、定植菌、罕見菌及未知菌」統統收入漁網。具有無需假設,無偏倚檢測,高通量和可檢測新的未知病原體。但是劣勢就是相對其他方法,**比較高,解讀難度相對較大。
答:1) 費用方面:相較於傳統檢測方法,費用高出幾倍,但隨著技術優化,巨集基因測序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2) 解讀方面:二代測序與其他方法相比就如用網捕魚和魚竿釣魚,可將「致病菌、定植菌、罕見菌及未知菌」統統收入漁網,可檢出上萬種微生物,因此如何「萬裡挑一,鎖定目標」便成了乙個棘手的問題,目前該領域機構面對這一挑戰,致力於組建專業的專家團隊,並進一步與臨床醫生密切溝通,依據多層次、多方面證據,「抽絲剝繭,查獲真兇」,幫助臨床精準診斷;
3) 技術方面:巨集基因組的臨床應用仍有諸多問題待解決,如rna易降解,人源基因組干擾,特殊病原體的核酸提取如胞內菌、真菌、結核桿菌,背景菌的干擾,微生物基因組資料庫等問題,目前相關研究機構均將以上問題作為攻克方向,不斷地努力優化提公升,爭取突破巨集基因檢測技術壁壘,進一步提公升陽性率。
巨集基因組學的起源,求問全基因組學和巨集基因組學有什麼區別
巨集基因組學這一概念最 早是在1998年由威士頓康星大學植物病理學部門的jo handel an等提出的,是源於將來自環境中基因集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當成乙個單個基因組研究分析的想法,而巨集的英文是 meta 具有更高層組織結構和動態變化的含義。後來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kevin chen和lior p...
基因組測序技術有哪些?
高太監們打算找誰當始祖?這方法找祖先沒用。現在時髦的 nextgen sequencing 技術,在 wiki 上一查,有十數個。這面提的這個是第 6 個。基本概念還是挺清楚的。用加入乙個新 nucleotide 時的 ph 值變化來測,而不是 ligate,掃瞄照相,切割這樣的複雜過程,據說速度就...
如何評價基因組測序的序列質量
有統計學的方法,但是關鍵在於就算測了人類的基因組,也不是乙個或者某個人的完整基因組,現在的技術還達不到那種沒有洞的精確程度。人類基因組測序出來不過是個框架,不能解釋所有的問題,只能說進步了。中國天體生物學 這個好像真沒有。國內圖書館這方面的中文書都沒有,不過國外這個方向已經弄得比較好了,一些著名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