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刈麥的作者是誰?觀刈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誰 觀刈麥的作者是誰

2025-07-12 22:10:12 字數 1194 閱讀 8497

觀刈麥是哪個朝代的詩人誰 觀刈麥的作者是誰

1樓:愛創文化

1、《觀刈麥》作者是唐朝詩人白居易。

2、觀刈麥》這首詩大約作於西元805年(唐貞元二十一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間,是白居易任陝西盩厔(今陝西省周至縣)縣尉時有感於當地人民答銀勞動艱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詩。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諷諭詩。

3、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於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

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棚舉譽至刑部尚書。

4、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鏈段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觀刈麥的原文、翻譯及賞析作者是誰?

2樓:網友

一、原文:《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二、譯文:農家很少有空閒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

夜裡颳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

婦女們擔著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隨著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

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燻蒸,脊樑上烤曬著炎熱的陽光。

精疲力竭彷彿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乙個破筐。

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

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只好拾些麥穗充填飢腸。

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

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公尺,到了年底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觀刈麥的原文 5,《觀刈麥》翻譯及其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

觀刈麥賞析

這首詩敘事明白,結構自然,層次清楚,順理成章。詩一開頭,先交代背景,標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寫婦女領著小孩往田裡去,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飯送水。隨後就描寫青壯年農民在南岡麥田低著頭割麥,腳下暑氣燻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經累得筋疲力盡還不覺得炎熱,只是珍惜夏天晝長能夠多幹點活。寫到此處,這一家農民...

作者為什麼會寫觀刈麥

這首詩是元和二年 807 作者任週至 今陝西周至縣 縣尉時所寫。詩中描寫了冒著暑熱辛勤勞動的農民和被沉重的租稅壓得抬不起頭來的貧苦農婦,並對自己的不勞而食,深感慚愧,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全詩敘事簡約,描寫細緻,結構自然。詩一開頭,先交代時間和背景。從無閒日,終年勞作的農民,到了五月麥收季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