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漢白玉螭頭是怎麼回事?

2025-07-11 21:50:22 字數 1458 閱讀 9381

流散的圓明園漢白玉螭頭回家了嗎?

1樓:網友

6月12日,工人將漢白玉螭頭從北京市海淀區清河街道辦事處搬上車,準備運回圓明園。當日,圓明園流散文物迴歸儀式在北京海淀區清河街廳銷道辦事處舉行,四件出土文物漢白玉螭頭重歸戚培圓明園大家庭。這四件漢白玉螭頭出土於清河一處工地,由市民杜澤寧發現並聯扮仔遊絡街道辦事處保管。

圓明園管理處在得知此事後,對文物現場鑑定,並與園內所存文物資訊進行比對,確定這四件石制構件為圓明園流散文物漢白玉螭頭。

據介紹,四件文物是在清河的乙個工地中被人無意間發現的。拾得者杜澤寧判斷其為珍貴文物,隨後送至清河街道辦事處。

今日,圓明園流散文物迴歸儀式在海淀區清河街道辦事處舉行。儀式上,圓明園管理處對熱心市民杜澤寧、楊亞榮頒發了證書,並予以獎勵。

此次迴歸的四件螭頭在收入庫房後,也將得到進一步修復。

流散文物徵集是一項長期工作,作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之一的圓明園,正在不斷努力完善文物的保護與展示工作。

近年來,圓明園管理處從一畝園、樹村、功德寺等拆遷區**磚石8萬餘件,在圓明園西部景區形成「文物長城」;還收到熱心市民捐贈的帶有「圓明園」戳記的城磚。

北京一工地挖出漢白玉螭首是出自圓明園嗎?

2樓:答疑解惑

近日,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秘書長梁欣立先生髮現,在海淀區清河街道辦事處,儲存了4尊龍頭(也叫作螭首)。專家判斷,這些螭首是清代皇家行宮的建築構件。

發現螭首的杜澤寧,今年66歲,是土生土長的清河人,清河街道辦事處的文史顧問、海淀區政協文史研究員,著有地方文史專著《京北畿甸清河鎮》。

杜先生介紹,發現螭首是2017年2月28日上午11點左右。在清河一處工地上,他遠遠望見一輛挖掘機旁,散落著4塊大石頭。他第一直覺判斷這肯定是老石頭,於是鑽進了工地。

杜澤寧順利接近大石頭,他撿起地上一塊碎瓦,將石頭上的泥汙簡單清理,螭首的模樣逐漸顯現。杜澤寧趕緊拍照留證,並和一旁的挖掘機司機攀談起來。司機告訴他,在這地下他還挖出過門墩。

清河二街路西、清河清真寺向北大約50公尺。」杜澤寧將發現螭首的位置記下。隨後,他找到了清河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將螭首裝車,運回街道辦事處進行保管。

還有一尊殘缺的石碾也一同被運走保護。

來歷材質不尋常。

外形與圓明園螭首相似。

關於螭首的來歷,杜澤寧第一反應是,這肯定不會出自普通百姓家。

歷史上清河曾有一座古橋,杜澤寧曾懷疑螭首是古橋上的裝飾物,但查閱老**發現橋上並無安裝螭首的位置。

從地表下挖兩公尺多深,並未發現其它遺蹟,而且同時出土的還有石碾和磨盤。」杜澤寧據此判斷,工地並非螭首的原址,應該是二次搬運過來並埋在地下。

杜澤寧考證,清河雖是古鎮,但這裡並沒有與古建築相關的記載。

最後,杜澤寧想到了圓明園。他分析,清河距離圓明園很近,過去從圓明園到清河是有路的。他聽說圓明園拆下來的磚石、曾拉到清河售賣。

這螭首是漢白玉雕刻而成,材質非常高檔,他懷疑是圓明園拆下來的建築構件。

我家的白玉蝸牛不吃東西是怎麼回事

白玉蝸牛不吃東西和氣溫有很大的關係 白玉蝸牛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2至30度,18度以下將逐漸停止進食,15度以下部分蝸牛將進入半冬眠狀態並可能對其造成凍害。2.夏天35度以上少量露天蝸牛將處於夏眠狀態,此時應對它們進行灑水,增加濕度,降低氣 溫,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用遮陰網擋住太陽,避免暴曬,否則蝸牛...

頭後面疼是怎麼回事,腦袋後面疼是怎麼回事啊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況需要積極排外腦血管疾病或者是由於勞累等引起的症狀,會引起頭痛頭暈和噁心眼花等症狀的 指導意見 你的情況我建議首先就要注意休息,清淡溫熱易消化飲食很重要的,建議你積極到醫院做個腦彩超檢查看看的,近期不要吃辛辣和油炸食物的,祝你健康 腦袋後面疼是怎麼回事啊 如果你上班的時間,或者...

軒老是晃頭怎麼回事,小兒老是晃頭怎麼回事

回答不要擔心小孩子就是乙個階段沒事的,我寶寶十個月時愛撞頭,後來突然就不撞了現在就是和你家寶寶一樣用手打自己的頭或臉,只要是不滿意的時候就打自己,其實不用過於擔心,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你可以看看這些資料 嬰幼兒的節奏性動作困擾不少家長。例如,有些寶寶會隨時隨地搖頭晃腦 坐在學步車上持續跳動不停 腳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