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手握重兵的朱權,晚年卻為何鬱鬱不樂?

2025-07-10 18:45:14 字數 2195 閱讀 6206

1樓:煦日和風

因為他晚年的時候根本享受不到天倫之樂,而且權力都被剝奪了,過得比較悽慘。

2樓:三棵樹

因為當時的朱權受到朱棣的蠱惑,一起反叛,而功成之後,卻被朱棣冷落,遠離權力中心,悶悶不樂。

3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因亮知攜為朱權他被朱棣給敬伏騙了,朱棣曾經許諾他會和猛旁他共享天下,結果他幫朱棣拿到皇位之後,朱棣食言了,還收走了他的兵權,所以他晚年只能留在南方當乙個閒散王爺,鬱鬱不樂。

朱權是怎麼死

4樓:健身達人小俊

朱權是壽終正寢,正統十三年九月十五日(1448年10月12日)以疾薨,享年七十有一。訃聞,上感悼輟視朝三日,賜諡曰獻,遣官致祭,諡曰「獻」,世稱寧獻王。

朱權(1378年5月27日-1448年),男,漢族,南直隸應前前廳天府上元縣(今江蘇省南京市)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悔睜二十四年(1391年)封於大寧(內蒙古多倫一帶),封號寧王。二十六年(1393年)就藩。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被朱棣挾持參與「靖難」。

慧隱永樂元年(1403年)改封南昌。別號臞仙、涵虛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輯見於著錄者約70餘種,存世約30種。

朱元璋長子朱權所處環境很差,他是如何在危難中保命的?

5樓:社會在我心中

到了仁宗時,寧王還試圖從南昌這個不好之地換到更好的地方,可惜也沒被同意,自此寧王心情自然低落,好在後來,他把重心放在了文學之上,因此避免了許多權力之爭的痛苦。

6樓:痞子只you風流

首先他知道自己如果功名太高會引起皇帝的不滿,所以他即使申請離菁,遠離政治紛擾,這樣也能讓自己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

7樓:英姐看書說影視

朱權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個兒子,被封為寧王,雖然他為朱棣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識進退,不貪戀權勢,所以得以保命。

8樓:花花就是我

朱元璋長子朱權,他所處的環境是很差的,他之所以能夠在危難之中保命,主要是他在很渴的時候喝了自己的尿,而且去挖樹皮吃。

曾經的重兵朱權為什麼晚年不幸福?

9樓:校易搜全知道

靖南之戰可以說是徹底改變了明朝的發展軌跡,但這不僅僅是天下大勢,更是無數人櫻亮的生命,比如朱權。

朱權十七子朱元璋,自幼聰明伶俐,十三歲封為寧王。年紀輕輕就領兵八萬,戰車六千輛。他多次參戰,童年的聰明才智成了一種策略。

但是好時光沒有不會持續太久。朱元璋死後,朱允_即位,朱權原本平坦的王子之路變了。大家知道,馬上開始削藩,第二年又依次推出荊。

一場艱難的戰鬥。在雙方交戰的過程中,朱權全副武裝,性格敏感,自然成為雙方都希望獲勝的角色。

在這個過程中,朱棣真正體現了什麼是辣姜。朱允_真怕朱權會倒向朱棣,削朱權解除並召回。這給了朱棣接近朱權的機會。

他靠近朱權,假裝被襲擊後要來求救。當我見到朱權時,朱棣淚流滿面,說他別無選做頌拍擇,只能奮起反抗。這一招贏了朱權這使他放下了對朱棣的防禦心理。

朱棣走的時候,朱權一心送他出城。誰知這幾日,朱棣得了朱權信任,早已埋伏在城外。一到朱權外圍,燕王的精銳部隊就把他團團圍住,自己的部隊在混亂中節節敗退。

最後,朱權被迫加入他的叔叔表叔在這的戰爭。在燕軍,朱權自然無權繼續領兵。他不得不為朱棣寫乙個討伐書並做文書工作。

朱棣為了安撫他,曾許諾讓他平分天下。

靖南之戰後,朱棣稱帝。朱權要求把封地改在南方,朱棣同意了。從此,朱權遠離了權力鬥爭的中心,卻在另乙個領域大有作為。

他成了一名道教學者。朱權自以南昌為封地後,出於對時局的把握和明哲保身的考慮,開始與眾多名流雅士交往。經常一群人聊天,旅遊,寫書。

朱權還師從第43代道士石天,潛心研究道教經典。在這期間,他的一些最重要的作品和成就誕生了。朱權他的戲劇和歷史著作非常豐富,可以說是一位古代戲劇理論家,著作有幾十部,從0755年到79000年不等。

他也很愛寫劇本,有兩本書,漢唐秘史和大羅天,流傳至今。著作和**多表達道家思想。朱權擅長古琴,曾編著古琴樂集純羨私奔相如和北方樂譜與評論專神奇秘譜,後者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劇樂譜。

製造的秦,號瀑布連珠,歷史上已有記載,被譽為明代第一琴。況且在這樣輕鬆的學習氛圍下,朱權對茶道還是很痴迷的。他把自己喝茶的經驗和心得寫成太和正音譜,對中國茶文化有很大貢獻。

作為王子,在朱權生活中,最耀眼的東西是那些與權力無關的東西。

明明手握重兵,又有實力稱帝,曾國藩為何甘願一生稱臣呢

我認為原因主要如下 曾國藩本身的實力其實有限,受極大的約束。其實在當時的處境中曾國藩造反並沒有像我們表 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曾國藩自己心裡面其實是不想造反的,他一直以忠君愛國來標榜自己,另外清 其實也並不是那麼的脆弱,也有一直監視著曾國藩的動向,而且湘軍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曾國藩來指揮和管轄的,還有左...

皇帝是權力的象徵,但是將軍手握重兵皇帝是如何來管理和控制他們的

古代皇帝通過虎符來控制軍隊,因為皇帝基本上不會出皇宮,士兵也不知道皇帝長什麼樣子,所以就有虎符,皇帝要調兵就通過虎符傳達。古代講究的是忠君愛國的思想,忠君愛國,說白了就是要忠於皇帝,皇帝是放在第一位的。在這種封建思想的 下,當時的人們大多是忠於自己的君主的,而反叛的思想會受到眾人的批判,除非皇帝無道...

手握重兵的白起,為何不反戈一擊?

因為白起的家人都掌握在秦始皇手中,如果白起敢造反秦始皇就會殺掉他的家人,所以白起不敢造反。白起雖然手握重兵,但是還是覺得自己的實力不夠強大,即使反戈一擊的話,也不會取得勝利。因為白起是乙個忠心耿耿的將領,即使秦國國君對他不公,他也不會起兵造反。白起為什麼被稱為戰神,白起領兵作戰有什麼不一樣的特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