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如何公升爵位?明朝宗室爵位等級排列

2025-07-07 23:00:10 字數 2657 閱讀 9665

1樓:樓中玉笛暗飛聲

立戰功。明朝基本上非戰功不得封爵。所以哪怕是權傾朝野的人物,如張居正,讓弊也是沒有封爵的。

武將能不能封爵也很難說,開國時候容轎配易,後期比較難。像戚繼光、俞大猷等都沒有。但比如王陽明坦帆族,平寧王之亂,被封為伯爵,追封為侯。

明末總兵遼東李成梁,也是伯爵。

開國的時候,有李善長、劉伯溫等文人封爵,後來是非常少的。

2樓:網友

明朝時期的穗知州爵位等級制度劃分的相當麻煩,在其他猛鬥朝代,爵位的設定,往往就將爵位位劃分為公侯伯子男爵就完了,但是因為這個分封的缺點,造成過很多不好影響,為了避免重蹈前朝的負責,猜蔽所以明朝吸取進步,對爵位進行了很大的改革。

3樓:網友

主要還是軍功。

當然,擁立什麼的,肯定也算。

明朝宗室爵位等級排列

4樓:唐一憨憨

明朝封爵分為宗室和異姓兩類,其宗室的封爵規定如下。

宗室男性爵位。

親王:皇嫡長子為太子,皇諸子年10歲立為親王(藩王),有封地稱為國「某國」,20歲就藩。

郡王:親王嫡長子年10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年10歲,則封為郡王。

鎮國將軍:郡王嫡長子為郡王長子;嫡長孫則授長孫;郡王諸子則授鎮國將軍。

輔國將軍:鎮國將軍長子襲位鎮國將軍,諸子為輔國將軍。

奉國將軍;輔國將軍長子襲位輔國將軍,諸子為奉國將軍。

鎮國中尉;奉國將軍長子襲位奉國將軍,諸子為鎮國中尉。

輔國中尉;鎮國中尉長子襲位鎮國中尉,諸子為輔國中尉。

奉國中尉,輔國中尉長子襲位輔國中尉,諸子為奉國中尉。

自奉國中尉之後,不再遞降,奉國中尉的世代的子孫皆封為奉國中尉。所有爵位世襲,永遠有別於老百姓。

自親王以下,不再食租稅而領取歲支祿公尺。 洪武二十八年,歲支祿公尺數額為:親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鎮國將軍1000石;輔國將軍800石;奉國將軍600石;鎮國中尉400石;輔國中尉300石;奉國中尉200石。

明朝時期的爵位等級是怎麼劃分的?

5樓:欲於史河修之

明朝時期的爵位等級制度劃分的相當麻煩,在其他朝代,爵位的設定,往往就將爵位位劃分為公侯伯子男爵就完了,但是因為這個分封的缺點,造成過很多不好影響,為了避免重蹈前朝的負責,所以明朝吸取進步,對爵位進行了很大的改革。

首先,將爵位繼承者的身份做出了劃分,分為宗氏爵位、外戚爵位。這兩種劃分方式,一種是靠姓氏得來的,一種是通過立功得來的。古人特別講究姓氏,認為兄弟靠得住,而忠誠靠不住。

所以往往封了很多同姓王。但是為了對這些同姓王有所制衡,這類爵位,一般沒有什麼權力,只有乙個虛名。

針對於宗氏的爵位設定,與普通的爵位有區別。對於宗氏,設立嫡長子為太子,作為皇位的繼承者。其他皇子則作為親王,親王的位置是可以傳承的。

所以在親王的下面又設立了郡王,以及各種將軍等爵位。採用的方法都是長子繼承,然後其他兒子選擇降級繼承爵位。就這樣以此類推,但是這些諸侯王雖然很多,但並沒有什麼權力,都是屬於擺設的存在,只是有乙個名頭。

針對外戚的爵位設定,還是保留原來的公侯伯子男的設定,都是通過軍功以及戰鬥取得的,來進行冊封,這類爵位往往很重要,但是卻沒有世襲的。而且到了後來也取消了前面兩個,只保留了公侯伯的爵位。

事實證明,明朝時期的爵位等級制度還是非常適宜的,雖然特別麻煩,感覺很多,但其實都是為了一箇中心在服務,那就是**集權,有本事的人名頭不大,而且不能世襲,沒本事的人名頭大也沒用。

在明朝初期確實封了不少爵位,但是在後期基本上都是在收回,甚至到後來,除了皇親國戚這種爵位以外,其他爵位都很少了。

6樓:高中黃老師

分為宗氏爵位,外戚爵位。然後按照嫡長子來劃分,嫡長子就是等級最高的,庶子則等級低。

7樓:職場湯達人

因為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它的爵位等級劃分的很細,但是也有弊端,就是越在底層的等級,反而就是乙個虛名。

8樓:天涯談國際

除了皇上的嫡長子,立為太子將來做皇帝,其他的兒子都是王爺,王爺的兒子再將一等級為世子,然後一等將軍至幾等將軍,最後有名無實。

9樓:高中任老師

皇嫡長子是要立為太子的,然後諸子就要立為親王,親王的嫡長子就是王世子,在這麼順下去排序的。

10樓:職場沐川

親王:皇嫡長子為太子。郡王:親王嫡長子十歲立為世子。鎮國、輔國、奉國將軍等等接往下推。

11樓:大朋友不是很大

親王:皇嫡長子立為太子,皇帝諸子立為親王。郡王:親王嫡長子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則封為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以此類推。

12樓:小貓不吃醋

當時先看後宮的身份,皇后的孩子就是嫡長子,身份最高了,繼承也是先給他。

13樓:雲墨談歷史

中國古代各爵位之間怎樣劃分的?有多大權利?

14樓:淘淘愛文化

明朝的爵位等級分為宗氏爵位和外戚爵位。然後按照嫡庶子來劃分,嫡長子就是等級最高的,庶子則差很多。

15樓:loser的無賴

明朝有自己的一種絕味的劃分,主要是因為前朝那些劃分太過於簡單,太過於統一化,不太公平,所以說他們按照姓來分。

明朝宗室子弟為什麼人數會越來越多的?

因為當時明朝灶孝宗室子弟數量非常多尺辯神,並且也沒有陵虧遭到皇帝的打壓,發展這麼多年,繁衍生息,所以數量越來越多。因為能隨便生,明朝宗室都是由國家的財政供養的,不需要進行勞動,所以隨便生孩子。與明朝的法律制度有關,因為明朝規定對宗室子弟特別缺枝友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制亂如度,所譁扮啟以導致宗室子弟越...

明朝開國國公都有誰,劉伯溫,花雲是什麼爵位,都是什麼樣的結局

明朝開國六公爵 指明朝為開國立下大功,建國後被明太祖朱元璋封為公爵的六名功臣。他們分別是 排名分先後 南韓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 曹國公李文忠 宋國公馮勝 衛國公鄧愈 鄭國公常茂 常遇春之子 劉伯溫,明洪武三年 1370 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 文成公...

明朝的王爵制度分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嗎

明朝的宗室王爵確實只有親王和郡王兩種爵位,往下的不稱為王了。宗室男性爵位 親王 皇嫡長子立為太子,皇帝諸子年十歲立為親王,有封地,故又稱藩王,親王的正式名稱為王,其封地稱國,王璽稱 某國之寶 二十歲就藩.郡王 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親王諸子年十歲,則封為郡王 鎮國將軍 郡王嫡長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