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惠河往事
春分和秋分都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春分和秋分節氣是唯二兩個帶有「分」磨李清字的節氣,春分平分春季,秋分平分秋季。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從溫度上來看夏和冬是兩個極端,乙個極熱,乙個極冷。春天和秋天卻是相似的,平均溫度都比較適宜。但是從溫度變化的角度上看,春天的溫度是從低到高,而秋天的溫度卻是從高到低擾大。
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太陽黃經達0°,於每年公曆3月19-22日交節。春分在天文學上有重要意義,春分這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自這天以後太陽直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晝開始長於黑夜,南半球與之相反。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瞎前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
2樓:東橋菡美
春分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是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表示春季開始正式到來,白天和黑夜長度相等。在中國,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慶祝和紀念活動,我所在的城市都是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春分習俗:
祭祖:春分是傳統的祭祖節日之一,許多人會在這一天前往祖蘆州先墓地或祖居地,燒紙、獻花、祭拜祖先,表達對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吃春餅:一些地方會在春分這天吃春餅,這是一種薄餅,用麵粉、雞蛋和蔥花等材料製成,寓意著春天的到來和新生。
賽龍舟:春分是龍舟賽季的開始,一些地方會在這一天舉行龍舟比賽,比如江西省的九江市,以慶祝彎罩豐收和新年的到來。
揚州糕團節:揚州糕團節是揚州市的傳統節日,每年在春分舉行,是一種以糯公尺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糕點,代表著團圓和美好的願景。
種植:春分是春季的開始,也是乙個適宜的時機進行種植,一些地方會在春分這天進行種植儀式,以祈求豐收和好運。需要注意的是,春分習俗因地區和文化背景而異,上述習俗只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一些傳統的春分埋譁鬧習俗也在逐漸消失或改變。
什麼是春分和秋分?怎樣判斷?
3樓:萌萌情感育兒
地球公轉方向逆時針運動箭頭從左指向右為秋分,反之為春分。這時首要的要判斷出夏至日。
或冬至日,夏至日之後是秋分日,冬至日之後是春分日。另一點,要判斷地球的公轉方向,如果是從北極上空看是逆時針,如果是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
地球和太陽的連線與地軸垂直的時候,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如果太陽直射點。
向北半球靠近,那麼是春分點,否則就是秋分點。從北向南看,地球的公轉方向是逆時針。
如果不知道地球公轉方向,那麼只能靠其他方法來判斷是春分日還是秋分日,比如,地球、太陽和其他恆星的相對位置。用地球的自轉方向也可以判斷,因為地球自轉。
和公轉的方向相同。
為什麼會有「春分秋分」這種說法呢?
4樓:教育小百科達人
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意思就是每年到了春分和秋分這一天的時候,白天和夜晚就是一樣長的,即晝夜是平分的,氣候也是適中的。
晝夜平分一般是說白天和夜晚的時間一樣長,每年也就兩個時間是這樣的情況,因此民間有「春分秋分,晝夜平分」的說法。
當視太陽執行到這兩個點時,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時間是相等的。因為在這一天,太陽光線正直射在赤道上,不論南半球或北半球,均等受到陽光照射同樣面積,所以在地球上晝夜平分,均為12個小時。
為什麼有春分秋分?
5樓:來自浮山高大威猛的紅蘋果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分及中分點。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衡好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二分日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時間均為6點。
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秋同義。」《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鋒告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夏至就是炎熱的夏天來臨。至,及來臨,冬至也一樣。
夏至時,北斗指向乙。太陽黃經為90°。太陽在黃經90°「夏至點」時,陽光幾乎直射北迴歸線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陽最高。
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天地萬物在此時生長最旺盛。所心以古時候又把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陽運生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長。
冬至。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
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執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
拓展知識。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工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但是地面過去長期積累的熱量,還在繼續散失,近地層氣溫尚未降至最低,所以這時還不是一年中銀攔明最冷的時候。過了冬至,雖然晝漸長,夜漸短,但是在短期內仍然是晝短夜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比散失的熱量少,所以氣溫並沒有立即回公升之勢。
群眾中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乙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參考鏈結日曆網。
春分秋分是什麼意思 春分秋分指的是什麼意思
6樓:亞浩科技
1、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2、而秋分的含義《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樣,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
春分和秋分有什麼不同呢?
7樓:將仲子兮
春分是指二十四節氣之一,即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點)時。於公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節。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此後太陽直射點繼續北移,故春分也稱「公升分」。
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是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它不僅有天文學上的意義: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在氣候上,也有比較明顯的特徵。
春分時,從理論上說,全球晝夜等長(參見晨昏蒙影)。春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各地夜漸長晝漸短。春分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春分之後,北極附近開始極晝,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結束,極夜開始,範圍漸大。
秋分(autumnal equinox),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餘碼的折射與晨昏蒙影)。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2019年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
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一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而在南北兩極,秋分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
此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繼續南移,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瞎扮夜,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南極附近開始為期6個月的極晝,範圍逐漸擴大再縮小。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乙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太陽執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
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
夏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陽北行的極致。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豎神哪」,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迴歸線(北緯23°26')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開始逐日降低。
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春分、秋分各指的是什麼?
8樓:網友
春分:「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伏配晝夜平分。」
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2.秋分:「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的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3.夏至:「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4.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
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仔廳鋒大寒。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古代先賢念晌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農曆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等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中國節日文化、生產儀式和民間風俗。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
2006年5月20日,中國農業博物館申報的的農曆二十四節氣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分日北京市的日出時間,北京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出日落時間是多少
北京時間,即東八區的區時,東經120 的地方時.北京的經度是東經116 春分日秋分日。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於黃經0 春分點 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 土耳其 阿富汗 烏...
秋分習俗吃什麼,秋分吃什麼秋分的習俗食物
秋分的 燥 不同於白露的 燥 秋分的 燥 是涼燥,而白露的 燥 是 溫燥 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 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 核桃 糯公尺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 荸薺 甘蔗 秋梨 柑橘 山楂 蘋果 葡萄 百合 銀耳 柿子 芝麻 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聖品。在秋分時節,可適...
秋分吃什麼秋分的習俗食物,秋分吃什麼養生
秋分吃秋菜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 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 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 秋分吃秋菜 秋菜 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 秋碧蒿 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 滾湯 名曰 秋湯 有順口溜道 秋湯灌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