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狼牙山五壯士》為當代畫家詹建俊於1959年創作的油畫作品,現收藏於中穗爛國國家博物館。
該畫作描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在寡不敵眾的形勢下,據險抵抗,直至彈盡援絕,毅然砸槍跳崖的英勇場面。
該畫中作者採用的是象徵手法,畫面為五壯士跳崖的瞬間。人物的組織並非自然的真實,而是象徵地把人物和太行山磨早連為一體,顏色單純強烈,畫面立體猜遊漏,具有紀念碑式的效果。
2樓:聰明牛奶
油畫《狼牙山五壯士》是畫家詹建俊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週年而作,描繪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五位八路軍戰士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頑強戰鬥,直到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毅然砸槍跳崖的英勇場面。
1958年,詹建俊在接到創作任務後,為了藝術形象的準確,除了查詢相關資料,還趕赴狼牙山實地考察、體驗生活,並採訪了五壯士中倖存者之一的葛振林副班長。
畫作中,詹建俊選用了金字塔式的三角構圖:把共產黨員、班長馬寶玉放在畫面最前面,以表現他寧死不屈的精神;將副班長葛振林置於最高處,以體現出他不可征服的氣概;並在對另外三名戰士的刻畫中強調了對敵人的仇恨與蔑視。
通過這樣的人物組合,狼牙山五壯士凝聚成整個群像大義凜然的英雄氣魄。同時,由於前排兩個人物的站兄廳姿也相應構成了兩個三角形,呈現出強烈的穩定感和雕塑的壯美。
畫作以西方油畫的材料來表達中國精神,其刀砍斧劈的筆法借用了中國山水畫的大斧劈皴,用筆磊落大方,毫不猶豫,並進而體現了一種力度美。畫作色彩運畝飽滿,富有整體性。
詹建俊在創作中融入了真情實感,人物身後突兀的山峰襯旁塵森托出壯士威武不屈的精神,賦予作品凝重的張力,使得畫作極具感染力,讓人過目不忘。而畫作所倡導的集體主義犧牲精神具有強大的感召力,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
狼牙山五壯士那**上的五個人分別是誰
3樓:
摘要。您好狼牙山五壯士是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1團7連6班的5位英雄,分別是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您好狼牙山五壯士是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1團7連6班的5位英雄,分別是班長培閉馬寶玉、副班長脊中配葛櫻指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犧牲,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希望我的對您有所幫助哦,滿意的話可以給我乙個贊嗎,祝您生活愉快!
狼牙山五壯士的人物簡介有哪些
4樓:接英侯
葛振林:傳奇人生。
60多年前,他在河北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最悲壯的一幕。2005年3月21日晚11時11分,在湖南衡陽169醫院,狼牙山五壯士最後惟一的倖存者葛振林因肺功能、心功能、腎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心臟停止了跳動,享年88歲。他充滿血與火的人生從此永遠定格。
葛振林出生亮判在河北省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他1937年5月參加革命,1940年2月入黨,參加過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歷任參謀、連長、省軍區警衛營長、衡陽軍分割槽後勤處副處長等職。離休後一直住在衡陽警備區幹休所安度晚年。
離休後的葛老仍發揮餘熱,擔任了駐地10餘所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經常去學校熱心為孩子們說故事,講傳統、談理想。他還先後到北京、河北、河南、湖北、廣東、廣西等10多個省(區)的部隊、機關、學校和廠礦,義務做革命傳統教育報告400餘場次,聽眾40多萬人次。
去年11月11日,葛老因病入院接受**,當時被診斷為物鍵漏「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冠心病、陳舊性肺結核、前列腺肥大」等多種病症。在醫務人員的精心**下,病情曾有所好轉。但今年3月15日老人病情突然加重罩爛,醫院在向衡陽警備區幹休所下達病危通知書的同時,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搶救,並分別從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及長沙、衡陽等軍地醫院請來呼吸科專家會診。
葛老病重的訊息傳出後,社會各界給予深深關注。衡陽市委書記徐明華、市長賀仁雨,衡陽警備區司令員杜兆清、政委許金池等領導均趕到醫院看望。葛老病逝後,當地群眾紛紛敬獻花圈,前往殯儀館悼念。
狼牙山五壯士,狼牙山五壯士資料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鬥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割槽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 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 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 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
狼牙山五壯士梗概,《狼牙山五壯士》梗概200字
1941年,日本大舉進犯。為了拖住敵人,7連6班的5個戰士一邊把敵人引上狼牙山,利用險要的地形,把衝上來的敵人乾掉,班長馬寶玉等敵人上來了,才下令狠狠的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掄,要大吼一聲。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要把胳膊掄乙個圈。胡德林和胡福把臉繃得緊緊地。完成任務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通往絕路,一條通向...
觀 狼牙山五壯士有感,讀狼牙山五壯士有感
狼牙山五壯士 讀後感。狼牙山五壯士 是五年級上學期課文裡的一篇文章。文章敘述了1941年秋,五位抗日英雄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的轉移,毅然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子彈沒有了,他們就用石頭砸 鬼子被炸得 哇哇 亂叫,血肉橫飛,剩下的抱頭鼠竄而去,日本鬼子一次又一次被五壯士炸得東倒西歪,連滾帶爬地退下山去。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