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位於遠日點時,為什麼我們這裡卻是炎熱的夏天

2025-06-10 17:50:34 字數 3956 閱讀 4327

1樓:招瑤表燕舞

這主要是由於你分不清含瞎地球自轉和公轉造成的。地球公轉造就了遠日點近日點,地球自轉造就了地軸的傾斜方向的不同。

我們所感受的夏天和冬天不是由近日點遠日點決定的,而是由地軸的傾斜方向決定的,地球在遠日點的時候北半球傾斜向太陽,接受的能量多所以我們感數碰受到的是夏天,與此同時,南半球就是冬天;當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南半球傾斜向太陽,接受的能量少所以我談畢空們感受到的是冬天,而南半球感受到的就是夏天了。

2樓:寒妤厙盼芙

初中地理講過旦凱了,造成四季現象的是黃赤交角。這導致太陽高度兄睜角的變化以羨遲歲及日照時間的變化,這比起近日遠日那點距離更影響天氣。

3樓:邰智滕新冬

嗯。因為這個時候北半球更加正對太陽。

嗯罩槐。怎麼理解呢。

就是說乙個問題有很多條件。

條件中又有主次之分。

相對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地球遠日點和近日點相差不是首悶衡很懸殊。

但是採熱程度的話。

這個就很有決定意義了。

就好比。嗯。

算了。詞窮者做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4樓:府苑泣悅人

地球位於。遠日點。

時,由於太陽直射。

北迴歸老激襪線。

附近,鉛粗太陽光直射時產生的溫度大於斜射時產生的溫度,所以我侍激們這裡卻是。

炎熱的夏天。

5樓:析知養水風

大約在北半球的冬季,一月二十幾號,此時地球處於近日點,(七月份處於遠日點,地球公轉線速度慢)

為什麼地球在冬至日的時候處於近日點,夏至時處於遠日點,在近日點時,太陽離地球近,不是應該更熱嗎?

6樓:依長旭

冬至日每年12月22日或這天前後,夏至日是每年6月22日或這天前後。而地球在每年7月初處於近日點,每年1月初處於遠日點。

我知道樓主心裡有個疑問,「為什麼地球處於近日點時正是寒冷的冬天(節氣上更接近小寒)」,如果此時樓主身處南半球,也許就沒有這樣的疑問了(那裡此時可是炎炎夏日哦)。

其實,影響地球表面冷熱分佈變化的更主要因素是地球上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因為地球繞日軌道是比較接近圓的乙個橢圓,近日點與遠日點的差距只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約1% ,對氣溫影響不大。

太陽直射北半球時,我們北半球就充分享受陽光照射,北半球就處於夏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時,我們北半球就缺少陽光照射,北半球就處於冬季。

7樓:愛小喵cy的雞

從理論上解釋,地球距離太陽近一點,接收到的太陽總輻射是會多一些,但是,太陽的輻射在全球表面的分配是不均勻的,太陽高度高、日照時間長的地區分配較多,那裡是夏天;太陽高度低、日照時間短的地方分配少,那裡是冬天。

所以地球跟太陽的距離變化不是季節變化的主因,完全不是,要不然南北兩極就不會任何時候都是寒冷刺骨了。

如果從辯證的角度上說,1月的時候地球離太陽最近,莫非整個地球都應該是夏天?我們1月的時候是冬天,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夏天,如果這個問題放到他們那裡去問就似乎更「合適」了:地球距離太陽近的日子是夏天。

如果他們這樣想問題,那可就要鬧國際笑話了。

8樓:網友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乙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簡單的說,日地距離的遠近並非決定季節的主要因素,而是決定於日照長度和太陽高度。

近日遠日 和 照射角度都會影響地球受熱。

但是關鍵在於日光照射角度。

這是就北半球來說的吧。因為地球赤道面與地球公轉軌道面有乙個夾角,雖然夏至日在遠日點附近,可太陽直射在北半球,而這一點是最重要的,好比因為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現之間移動,形成了熱帶,熱帶氣溫就比較高…

為什麼地球在近日點的時候冷,在遠日點的時候熱

9樓:

地球近日點冷,遠日點熱,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10樓:山人老施

這跟烤火道理一樣,離火塘近就暖和點,遠了就溫度低點。

11樓:網友

不是這樣的,地球的表面溫度與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沒有關係。

地球的公轉軌道是乙個橢圓,近日點與遠日點距離相差約500萬千公尺。但這與地-日間億千公尺的平均距離相比太小了,加上地球有大氣層保溫,這點距離差不會影響地球表面的溫度。

影響到地表溫度的是太陽光的照射角度。地球在遠日點附近時,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接受到的太陽熱量多,氣溫高,是夏季。同時,太陽斜射南半球,南半球接受到的太陽熱量少,氣溫低,是冬季。

而地球在近日點附近時,太陽直射南半球,就是南半球的夏季,也是北半球的冬季。

春夏秋冬為什麼離地球太陽遠近?

12樓:網友

不是。我們的地球在圍繞太橡和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樑大盯地軸並不垂直於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乙個度的傾角。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仿返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當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時,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多,且白晝比黑夜長,所以北半球氣溫處於一年中最高的時候,為夏季;這時太陽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較少,且黑夜比白晝長,因此,南半球處於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冬季。當地球繞太陽再公轉半圈時,太陽的直射點由北迴歸線移向南迴歸線,北半球獲得的太陽熱量逐漸減少,由夏季進入秋季,進而轉入冬季;而南半球卻正好相反,由冬季進入春季,進而過渡到夏季。不過,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是乙個標準的正圓,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熱,而冬天則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地球在夏至日離太陽最遠,為什麼?

13樓:野運旺仲綾

這不僅是能量的總量問題,也是包括能量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問題。

你說得對,遠一點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比靠近的時候少,這是對於全球來說的。但是這個能量在全球各地是怎麼分配的就不是決定於距離,而是決定於太陽高度和日照時間,太陽高度大、日照時間長的地區,能夠得到的能量份額就大,我們的夏天就是這樣。

14樓:鳳樹枝惠緞

地球是繞著太陽公轉,而公轉軌道是乙個橢圓形,太陽處在這個橢圓形的乙個焦點上,因此地球距離太陽的遠近跟地球所在的公轉軌道上的位置有關。夏至時,地球在遠日點,地球離太陽最遠;冬至時,地球在近日點,地球離太陽最近。從近日點到遠日點,即冬至到夏至這一段時間內,地球公轉著,不斷遠離太陽;夏至到冬至這一段時間,地球離太陽的距離則越來越近。

可見冬至時太陽曆任最近。如果地球除了自轉沒有其他運動,而且自轉軸與太陽和地球間的直線垂直,那麼同一時候赤道上的人離太陽最近,極地的人最遠。但地球是以角傾斜地自轉,所以赤道上早晚太陽差距比較大,而緯度愈大(即離赤道愈遠)的地方,太陽在中午和早晚的距離差愈小。

如果地球完全處於靜止狀態,處於中午時刻的地區比處於早晨時刻的地區離太陽近一些。但地球並不完全靜止,而是處於不斷自轉和公轉的運動中,所以太陽離觀察的人的距離,跟地球的形狀、地球緯度、日出時間以及地球自轉軸方向的緩慢變化和行星的引力對地球公轉軌道的微小影響等原因都有關係,但這點距離的變化比較太陽地球的直線距離顯得微乎其微。

可見,同一天,不同一時刻,不同的地方,太陽離人有遠近之分。只是這點遠近比起太陽離地球的距離微小得完全不必考慮,就猶如一頭沉重的大象身上的幾根毛髮的重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說起來,一天之內,同一地方,早晨和中午的太陽距離地球的遠近應該是一樣的。

15樓:姒振梅考丁

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乙個接近正圓的橢圓,太陽位於橢圓軌道的乙個焦點上,這樣在一年內、乃至在一天內,日地距離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

每年1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近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小值,約為億千公尺。

每年7月初,地球位於繞日公轉軌道的遠日點,日地距離達到最大值,約為億千公尺。

跟日地平均距離(億千公尺)相比,日地距離在一年之內的變化差值(億千公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麼在一天內,日地距離的變化更是微不足道了。

當地球位於遠日點時,印度半島盛行A東南風

b試題分析 當地公轉到遠日點時,為7月初,北半球的夏季,南亞受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的影響,而形成西南季風。點評 本題難度低,學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轉經過近日點 遠日點的具體時間,結合冬夏兩季南亞不同的季風風向判斷即可。33 該月份甲地盛行 a 東南風b 東北風c 西南風d 西北 a 圖中甲的座標大約是...

為什麼我們居住的星球叫地球,我們住的星球為什麼叫地球?

我們生活的地方是在地表面,又是乙個球形體,所以叫地球。人們認為大地孕育了人類,所以稱大地為母親,而地球又是圓的所有叫地球 因為人類首先是住在地面上的,他們首先看到地,所以就以 地 來概括住得地方,後來又發現我們居住的地方是乙個球形的東東,就叫作地球,地球只是乙個稱呼而已,英語叫earth,每個說法都...

地球有46億年為什麼我們還在2025年 為什麼不是 46億年 而是2025年

地球從誕生之日起算到現在就是億年,但人類不是地球誕生之後就一起存在的,人類的出現按照現在生物學界的推敲結論是從可以雙手離開地面只用兩腳走路的南方古猿算起,那麼人類的歷史只有短短的多萬年左右,萬年與地球的年齡億年相比之下,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這個年是指公元紀事以來的第年的意思,公元紀事這個概念是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