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綜合歸納嘉慶青花瓷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胎釉 胎體潔白,但欠堅密。釉面白中泛青,細膩潤滑,釉層薄的偶見「波浪釉」,器物足根呈尖狀。
二、青料 使用國產浙料繪製花讓叢螞紋。嘉慶早期青花色澤穩定,濃重鮮豔,少有暈散,另有淡描青花及漿胎青花,所佔數量不多,嘉慶後期青花開始出現黑暗、淺藍和飄浮的現象。
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嘉慶時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種,如:青花紅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礬紅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裡紅、黃地青花等,與乾隆朝相比品種要少得多。
三、造型 嘉慶青花的造型繼承乾隆風格多,變化創新式樣少,日常生活用瓷多,大型陳設瓷少,是這一時期主要特徵。
常見品種有:盤(圓口、撇口、溫盤、高足格盤)、碗(蓋碗、高足碗、葵瓣式、四方委角式、折腰式)、杯、蓋盒 (圓形、腰圓形)、燭臺、茶壺、茶托(海鄭謹棠式、菊瓣式)、蟋蟀罐、貓式香薰、等。
整體看,嘉慶青花的造型線條不太柔和,略顯笨拙,輕巧程度不如坦埋雍正青花,工藝上不如乾隆青花,儘管有些精美器物風格上與乾隆青花相差無幾,但精細程度還是不夠,缺乏精雕細琢。而嘉慶民窯青花就更顯粗糙了。
四、紋飾 嘉慶青花的紋飾題材豐富,受乾隆青花的影響甚為明顯。繪畫技巧上,隨形變化,筆法纖細、流暢,構圖由繁縟逐漸變為疏朗,工筆多於寫意。主要有:
纏枝蓮、把蓮、折枝花、八寶、魚藻紋、八封雲鶴、龍鳳穿花、梵文、回紋、開光詩句、異獸、等。其中以龍、鳳紋和纏枝蓮紋最多。帶有「大清嘉慶年制」款的最多。
這時期許多帶有「大清嘉慶年制」款的青花茶壺,一面繪花卉,另一面直接書題乾隆御製詩句。不僅是青花,粉彩瓷器也有出現。
人物紋不多,主要有嬰戲圖、八仙過海、松石人物紋等。嬰戲圖常繪十六子,人物及環境佈局與康、雍、乾青花基本相同,畫面多是兒童做玩耍姿態,生動有趣,呈現出熱鬧歡快的喜慶氣氛。
五、款識 嘉慶早期官窯青花瓷器多寫青花「大清嘉慶年制」六篆書款。嘉慶晚期青花多寫楷書款,有四字和六字。字型工整,結構嚴謹,整體上看是以篆書款為主。
民窯青花草書、篆書流行,但寫法極草率、減化。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胎釉 胎體潔白,但欠堅密。
光緒青花瓷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3樓:乾萊資訊諮詢
光緒官窯青花瓷的乙個顯著特點,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優質的仿品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則帶有明顯的光緒特點。民窯青花瓷則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殲跡皮,走的是商品化道路。
因此品種眾多,風格迥異,精粗皆有。
光緒官窯青花瓷的乙個顯著特點,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優質的仿品已經接近或者達到了康熙、乾隆瓷的水平,而大部分作品則帶有明顯的光緒特點。
清朝的青花瓷有哪些特點?
4樓:乾萊資訊諮詢
1、器形敦重古拙,新創器形繁多。琢器的頸部,較其它時期細長,圓器以墩式為主。
2、胎堅質細,縝密似玉,修胎規整,普遍有厚重感。3、康熙青花瓷的特徵有哪些?康熙青花瓷釉面光滑細膩,胎釉結合緊密,釉面有帆盯早期的青白演變為中期的粉白與漿白色。
中期以後至畢段雍正時期又變化為硬亮青釉。
4、青花使用國產珠明料,青花色調翠蘭色為主,均有色調深沉,緊貼胎骨的特點。五彩與其它彩器,早期色彩濃重、豔麗,中期漸淡,晚期色調柔和。早期器物口態數和部常塗醬黃釉,一般器口均施一層含粉質的白釉,給人以加厚口沿凸出的感覺。
康熙青花瓷的特徵
5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1、早期康熙青花瓷胎體厚重,釉麵肥潤呈青白色,有縮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與器底釉色不一致,個別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層醬釉,底足處理不是很細膩,有火石紅,露胎處有一圈細密的旋環痕跡;
2、康熙中期青花瓷由於燒成溫度進一步提高,胎體潔白堅硬、薄厚適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漿白兩種,粉白釉面硬度高,漿白釉面略顯疏鬆,偶有開片,還有亮青釉;
3、晚期青花瓷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包括粉白釉,釉面光澤深沉含蓄,胎體比中期重,硬度高,底足較深普遍採用平切,切削整齊。
明代青花瓷有什麼特點
6樓:愛讀書的呂老師
明代青花瓷的特點如下:
1、造型方面,明代青花瓷造型豐富,形體多種多樣,十分富於變化。從幾釐公尺的鳥食罐到幾十釐公尺的大罐、大缸應有盡有;
2、紋飾方面,明代青花瓷以紋飾取勝,紋飾畫得十分規矩,從不出邊線。畫筆分實筆和勾勒渲染兩種,實筆多為細線條,勾勒渲染多為粗線條和紋飾,線條流暢,紋路清晰,有一氣呵成感;
3、用料方面,明代青花用料以蘇麻離青料描繪為主。蘇麻離青這種青料,含鐵量特別高,含錳量低,故稱高鐵低錳料。蘇麻離青發色深沉濃豔,在爐火氣氛好的情況下能燒出寶石般的色澤;含鐵量高容易使髮色呈現深藍色,色料凝聚厚處會形成黑褐色的結晶斑點,在一定光線下有錫光色,而且呈三角形結晶,用手撫摸釉面凹凸不平。
光緒青花瓷器的特點是什麼?
7樓:羊村丶柳
答:光緒時期的青花瓷器是在晚清瓷業衰退的大背景下的一次復興,在晚清各朝燒製的官窯器中,光緒一朝在品種和數量上均居首位。光緒官窯器以仿古為主線,為了刻意摹古,不惜財物,著意提高質量,考究工藝,特別是光緒仿康熙和乾隆的青花器有的能達到亂真的地步。
民窯以商品化為主,風格迥異,具有現代瓷特色。在官窯器中,尤以署「大雅齋」,畫面上書「天地一家春」橢圓章式篆款及署「長春同慶」、「永慶長春」等款的官窯器最為精緻。胎釉:
胎體較厚重,但比同治時好,官窯青花胎質細膩白淨,民窯較粗松。青花具有清代晚期青花色料色澤的特點,呈黑褐或淺藍色,還有的呈明豔泛紫的洋藍色。由於色調都有漂浮不定的時代弊病,因而所繪紋飾多不夠清晰,線條含混,筆觸呆板平庸。
但仿康熙青花的一類,則有較高的造詣(圖178)。民窯仿康熙青花尤多,工藝粗糙,款字草率。亦有施漿白釉的漿胎青花器,胎黃釉稠,青花色漂浮。
偽託款常用「康熙年制」或「若深珍藏」。器型:多沿襲傳統樣式,帽筒製作更多,主要器型有賞瓶、玉壺春瓶、各式蓋罐、菱花式尊、茶壺、碗、盤、纏枝蓮紋成**具等(圖179)。
紋飾:多承襲傳統紋樣,仍以龍鳳紋、萬壽無疆、喜、壽等吉祥紋樣為主,畫法簡單,多用單線平塗法,或加點染(圖180)。
圖178:清·光緒·纏枝蓮紋大碗·故宮博物院藏圖179:清·光緒·纏枝花賞瓶·故宮博物院藏圖180:清·光緒·雲龍福壽紋碗·故宮博物院藏。
光緒青花瓷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8樓:網友
清朝光緒時期,青花瓷在制瓷行業衰退的情況下完成了一次復興,出產青花瓷品種和數量為晚清時期各朝代中最多的。其中官窯青花走仿古路線,投入 大量財力,提高了青花瓷的品質、工藝,其中仿製的康熙、乾隆時期青花瓷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民窯瓷器則偏重於商品化,風格迥異,已經具有了現代瓷的特色。
光緒時期官窯產青花瓷的特徵:
1、光緒時期官窯青花胎質細膩潔白,其中仿製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的較多,光緒青花較康熙青花輕,瓷胎壁較雍正青花厚,硬度不及乾隆青花。
2、光緒青花瓷碗和盤胎壁比胎底薄,對著光源透過胎壁能看到背面的青花,而胎底則看不到。釉面瑩潤稀薄,呈現白中閃青色,而民窯青花釉面普遍比官窯青花 的厚,但是不夠平整,存在波浪釉現象。
3、光緒官窯青花裝飾手法;主要有單線平塗、單線平塗加點染法,其中前者多用來仿製康熙纏枝蓮紋,後者則仿製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紋飾的畫法。
4、光緒 青花有較多層次,與康熙青花不同的是,光緒青花髮色在釉中,而康熙青花髮色在釉下。常見紋飾有龍鳳紋、萬壽無疆、喜、壽等吉祥紋樣。
5、器形上,光緒官窯青花多沿襲前朝樣式,其中帽筒居多,常見器形有賞瓶、茶壺、碗、盤、玉壺春瓶、各式蓋罐、菱花式尊、纏枝蓮紋成**具等。
9樓:llx雄雄
主bai要特徵:
光緒朝青花瓷顏。
du色既有黑褐zhi色,也有淡藍閃灰色的dao,仿康熙青花顏色濃專豔,但紋飾屬沒有層次。光緒民窯青花瓷中開始出現「洋藍」色,藍中閃紫紅,非常乍眼青花漂在釉面之上。
光緒青花紋飾非常豐富,凡是在清代能見到的紋飾,光緒朝都有繪製。
官窯青花紋飾畫法有三種。第一種單線平塗法,此法應用很廣,其中以仿康熙雍正的纏枝蓮紋最多,這是工匠將傳統畫法簡化;第二種為單線平塗法加點染法,用於仿清三代青花,在畫風上多帶有光緒特點,在點染上更加程式化;第三種是光緒朝流行畫法,多用於創新作品,紋飾清新,筆法細膩,風格樸實,具有絹畫效果。
常見紋飾有龍鳳、雲鶴、花卉、八仙、八寶、博古、山水、人物、百鹿等。光緒青花瓷胎子厚重笨拙,比同治時的的堅緻,有的比較細密。釉面粗松稀薄,白中泛青,有的很白。
常見有賞瓶,龍缸、玉壺春瓶、繡墩、燈籠罩、貫耳瓶、蓋罐等,造型比較規整。民窯瓷器較粗造,大器很多。官窯瓷器的款識多用楷書,也有篆書的。
字型修長清秀。「大清光緒光緒仿康熙漿胎青花瓷,手感輕鬆飄,胎和釉均沒有堅緻細密感。
10樓:匿名使用者
光緒朝青花。
瓷顏色復既有制黑褐色,也有淡藍bai
閃灰色的,仿康熙青花顏色濃du豔,但紋飾沒有層次。光zhi緒民窯青花dao瓷中開始出現「洋藍」色,藍中閃紫紅,非常乍眼青花漂在釉面之上。常見紋飾有龍鳳、雲鶴、花卉、八仙、八寶、博古、山水、人物、百鹿等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髮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標本是唐代。清嘉慶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清咸豐青花瓷、清同治青花瓷 .光緒(1875—1908)時青花瓷一度中興,..
清嘉慶青花瓷的概述
清代自嘉慶 公元1760 1820年,清仁宗愛新覺羅 顒琰 原名永琰 年號 朝起,國勢逐漸走入下坡。康 雍 乾三朝盛世景觀已成為歷史,大清王朝的綜合國力明顯下降。經濟的衰退,在瓷器上的表現也是十分明顯。為了節省開支,朝廷已不再向景德鎮御窯廠派專司其事的督陶官,而改由地方官兼管。此時御窯廠的規模 瓷器...
康熙青花瓷的款識有什麼特點,青花瓷的款識有哪些?
1 康熙青花瓷器的款識,多種多樣,在清代一朝是最為豐富多樣。早期青花一般不書帝王年號款,偶見以宮廷或御花園中的齋堂落款,不帶雙圈,如 中和堂制 康熙辛亥中和堂制 康熙十年 康熙壬子中和堂制 康熙十一年 康熙癸丑中和堂制 康熙十二年 等,中和堂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中的住所。康熙青花中期開始大量書寫帝王年...
青花瓷器出現在我國的哪個時期,青花瓷是什麼朝代的
青花瓷器始於我國唐代時期,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謝謝 青花瓷是什麼朝代的 青花瓷,始創於唐代,成熟於元代,鼎盛於明清時期。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元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