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學則不固」的翻譯是什麼?

2025-06-08 19:25:35 字數 3585 閱讀 1211

1樓:修暮語淺朵

原句是:「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意思是:孔子。

說:「乙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行事應當以忠和信這兩種道德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解讀:這裡,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莊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嚴,莊重而威嚴才能認真學習而所學牢固。君子還要慎重交友,還要有過則勿憚改的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

這一思想把君子從內到外的修養聯絡起磨粗來,對世人的內外在修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乙個人內心端正莊嚴,會反映到氣質容顏上來,神態莊重威嚴、大方得體,就會使人感到穩重可靠,人們自然會加以敬重、信賴。瞎則鎮反之,乙個人倘若容儀不修,散漫隨意,舉止輕浮,人們也就會隨意待他。

故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要重視學習,善於結交朋友,著眼於朋友比自己好的方面加以學習,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我。在遇到錯誤的時候,要正面對待,不逃避掩飾盯殲,勇敢地加以改正。

2樓:網友

譯燃前文。孔子說:「做乙個君子,應當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評析與感悟。

乙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皮侍清究飲食與居處。他工作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質上,從而成就自己的高尚主體人格。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是什麼?(┯_┯)

3樓:塵心之素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意思是:

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而無定見。」

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即善於理論聯絡實際,歸納總結,理解性記憶。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視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還說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這與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學習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原則往往是一致的。

4樓:齊天大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一無所得。如果只是思考區域性學習就會精神疲倦,也同樣一無所得。這是孔子提倡的一種讀書方式,要多讀書也要多思考,這樣才能有所得。

學習和思考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才能得到真知。

5樓:卓爾小生

#國學文化 #傳統文化 拾起碎片化時間、以愉悅的方式學習論語,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思考,提高自己的修養,持續更新論語學習心得!

6樓:求忻樂

意思是傻幹型和偷奸耍滑型都不行,做事扛著個大腦袋瓜子要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7樓:天羅網

學而不思則罔(wǎng),思而不學則殆(dài).

譯】 學習而不思考,則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思考而不學習,則會變得有害 .

注】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作迷惑解;

殆,書指有害。

而,卻。 朱子雲:不求諸心,故緡而無得。不習其事,故危而不安。

程子云: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廢其一,非學也。

解】 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槐讓本牽著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連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鉛襲局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以致用。

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說:「博學禪餘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與孔子的這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認知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的原則往往是一致的。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則不學則殆」是什麼意思?

8樓:lh科教小百科

告誡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光想是沒用的,要做出實際行動。

原文:《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啟禪,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悄拆塵也。」

譯文。孔子說:「學習知識,進而按時溫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

有朋友從遠方而來,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兒嗎?我有才學,別人不瞭解我,可是我自己並不惱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嗎?」

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進而懂得新的知識,這樣的人可以做老師了。」

孔子說:「光讀書學習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卻不去讀書學習,就什麼都學不到。」

孔子說:「由(子路)!教給你什麼叫『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正的知啊!」

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被人們諡為『文』呢?」孔子說:「孔文子聰敏好學,不認為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是羞恥,因此諡他為『文』啊!」

孔子說:「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卻不感覺滿足,教導他人不知疲倦,這些對我來說,有哪一點是我所具備的呢?」

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為我的教師御族的人在中間;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他們的短處,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像這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來思考,卻沒有長進,不如去學習。」

《嶽麓書院學規》翻譯是什麼 《嶽麓書院學規》的翻譯

嗯嗯,可能不太專業,我按照自己的理解來了 時常要問候父母,每天都要恭敬誦讀聖人的經書 嗯,或者是指拜謁在書院裡供奉的孔孟的泥偶 要改正自身的各種陋習和不合禮法的地方,行為舉止要合乎規範並且面容端正肅然 服飾和吃食應該遵從簡樸樸素的原則,書院以外的事情一點點都不要去做 行走座位都必須依照年齡大小的順序...

各位翻譯大人,日語中的「阿固撒」是什麼意思啊

阿固撒是指奧 噢苦桑 嗎?是 夫人 的意思,一般稱被人的妻子用這個詞 阿那塔 是 你 的意思,女的說這個詞的時候按場合,特別是稱自己親密的男友和丈夫的時候還有 親愛的 的意思。小姐都稱為 桑 如果指的是有錢人家的大小姐的話,還可以稱為 嬢 噢轎桑 閣下所言 阿固撒 估計是 奧 對別人老婆的稱呼 阿那...

「欲速則不達」的近義詞和反義詞是什麼

近義詞 揠苗助長 反義詞 一蹴而就 1.欲速則不達 y s z b d 釋義 速 快 達 達到。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出處 論語 子路 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2.一蹴而就 y c r ji 釋義 蹴 踏 就 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成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