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尚惠
嬰兒:人初生。
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孩提:兩至三歲。
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猛察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總角:幼年泛稱。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二十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梅之年,摽梅之年。
而立:三十歲。
不惑:四十歲。
天命:五十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枝畢茄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數祥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
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古代女子年齡的雅稱。?
2樓:阿藏聊教育
古代女子年齡的雅稱:1、古代女子13歲,別稱「豆蔻年華」。2、古代女子20歲,別稱「桃李年華」。
3、古代女子30歲,別稱「半老徐娘」。4、古代女子40歲,別稱「人老珠黃」。5、古代女子50歲,別稱「知命之年」。
古代女子的稱呼
古代對女子的稱呼「女士」,源於《詩經》「釐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記載:「看她是個女流,倒有許多豪傑的光景。」這是對舊時女人的泛稱。
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17歲女子在古詩稱為什麼,古代17歲年齡段的女孩叫什麼
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內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 容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 女 半老徐娘 古代女子年齡請問古代女子十七歲稱為什麼 17年齡段,古人並沒有乙個固定的稱謂 不過15歲和16歲的有 15歲 女 ...
二十歲女子在古代稱為什麼,古代對二十歲左右的女子是怎麼稱呼的?
中國古代女子二十歲時被稱桃李年華。常用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佔年華 形容女子,初夏還不是盛夏的樣子。所以桃李年華就用來代指二十歲的女子。古代女子20被稱為 桃李年華 桃李 比喻人的青春年少。語出明徐渭 又啟嚴公 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花信年華 女子20 25歲 現在...
古代說芳齡二八,具體指多少歲
芳齡二八指16歲,芳齡指年輕女子的年齡,二八就是16歲古代年齡的代稱 不滿周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