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燭燃燒實驗現象怎麼寫

2025-06-04 08:20:21 字數 3844 閱讀 2842

1樓:匿名使用者

蠟燃燒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

1.蠟受熱時熔化是物理現象。

2.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蠟燃燒是先受熱熔化,當達到可燃溫度後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別的物質。

石蠟的物理性質是常溫為固體,難溶於水,熔點低易熔化,較軟。其化學性質是:石蠟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光放熱。

**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

**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緻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淨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叢叢磨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滲斗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鄭如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2樓:匿名使用者

蠟燭燃燒時,你會看到三種現象分別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現象(融化),第畢培滲二它手脊會發光發熱,第三由液態變成氣態(裡中陵面油芯可燃燒的液態在點燃蠟燭時所冒出來的黑煙(用張白紙放在點燃的蠟燭上方就會發現)就是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

蠟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什麼

3樓:禿頭小李頭

蠟燭燃燒的實驗現象是:產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產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等(合理即可);蠟燭受熱熔化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於化學變化。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產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在火焰上方的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珠;在火焰上方罩上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合理即可)。

蠟燭在受熱時首先由固態變為液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狀態發生改變,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生成含滑二氧化尺老型碳和陵猜水,有新的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故蠟燭燃燒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如何作有關於蠟燭燃燒的實驗 有關於蠟燭燃燒的實驗做法

4樓:機器

1、首先準備蠟燭和火柴,以及乙個乾燥的燒杯,澄清石灰水。

2、晌消點燃前觀察蠟燭的顏色、氣味、狀態,用火烤,觀察蠟燭很快溶解,說明蠟燭的熔點低,用手指劃,有痕跡,說明蠟燭的硬度小,取少量蠟燭放在水裡,觀察到蠟燭浮在水面上,說明蠟燭的密度小於水,沒有融化,說明蠟燭不溶於水;

3、點燃時把乙個小木條平穩放入火焰1到2秒,觀察木條分層變黑,說明火焰分為3層:分別是外焰、內焰、焰心,觀察到木條的中間不是很黑,越往外面越黑,說明外焰的溫度最高,次之的是內焰,焰心溫度最低上面罩乙個乾燥的燒杯,觀察到燒杯壁有水霧,說明正謹輪蠟燭燃燒生成了水把水杯拿下馬上倒入澄清石灰水,發現舉信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由上試驗,可以知道並證明蠟燭燃燒的生成物為水和二氧化碳;

4、熄滅後馬上點白煙,發現蠟燭復燃。說明蠟燭在燃燒時先由固體變成液態,再變成氣體而燃燒。

點燃蠟燭時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

5樓:貓先生

點燃蠟燭時實驗現象描述錯誤的是(d)。

a、蠟燭剛熄滅時,產生一縷白煙。

b、罩在火焰上的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c、蠟燭火焰分三層。

d、蠟燭燃燒產生水和二氧化碳。

蠟燭。蠟燭,是一種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蠟製成,在古代,通常由動物油脂製造。可燃燒發出光亮。

此外,蠟燭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在生日宴會、宗教節日、集體哀悼、紅白喜事等活動中也有重要用途。在文學藝術作品中,蠟燭有犧牲、奉獻的象徵意義。

現代一般認為蠟燭耐搜起源於原始時代的火把,原始人把脂肪或者蠟一類的東西塗在樹皮或木片上,捆紮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也有傳說在先秦上古時期,有人把艾蒿和蘆葦昌告歷紮成一束,然後蘸上一些油脂點燃作照明用,後來又有人把一根空心的蘆葦用布纏上,裡面灌上蜜蠟點燃。

蠟燭的主要原料是石蠟(c₂₅h₅₂)石蠟是從石油的含蠟餾分經冷榨或溶劑脫蠟而製得的,是幾種高階烷烴的混合物,主要是正二十二烷(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約85%,含氫元素約14%。新增的輔料有白油,硬脂酸,聚乙烯,香精等,其中的硬脂酸(c17h35cooh)主要用以提高軟度,具體友巧新增要視生產什麼種類的蠟燭而定。

易熔化,密度小於水難溶於水。受熱熔化為液態,無色透明且輕微受熱易揮發,可聞石蠟特有氣味。遇冷時凝固為白色固體狀,有輕微的特殊氣味。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6樓:公升學指導學姐

劇烈燃燒,放熱,發出白光,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若將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會變渾濁,可能產生黑煙。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慎賣攜產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產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在火焰上方的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珠;在火焰上方罩上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蠟燭在空氣中和在配巨集氧氣中燃燒產生的現寬伏象不一樣的原因是蠟燭燃燒要消耗氧氣,而空氣中的含氧量約為20%,二者氧氣的純度不同,所以現象不同。

蠟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相同點:若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若將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會變渾濁。

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7樓:曉曉老師聊教育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現象:

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產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產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在火焰上方的冷而乾燥的燒杯,燒杯內壁出現水珠;在火焰上方罩上內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悉扒清石灰水變渾濁(合理即可)。

蠟燭在受熱時首先由固態變為液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狀態發生改變,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故蠟燭燃燒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蠟燭受熱熔化屬於物理變化;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於化學變化。

蠟燭燃燒原理

在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可以看到一縷白煙,用燃燒的火柴去點這縷白煙,可以使蠟燭復燃,所以可以證明所冒白煙是石蠟蒸氣遇冷凝華所產生的固體微小顆粒。化學表示式:c25h52+o2→(點燃)co2+h2o。

在氧氣瓶中燃燒現象為火焰明亮碼陸消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瓶壁有水霧出現。

簡單的證明實驗:點燃蠟燭,在蠟燭上方罩乙個冷而幹遲知燥的燒杯5分鐘後迅速倒轉燒杯,發現燒杯內壁變模糊有水珠生成,說明蠟燭燃燒生成水。向燒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觀察發現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在一次蠟燭燃燒實驗中,甲 乙兩根蠟燭燃燒時剩餘部分的高度y

1 30cm,25cm 2h,2.5h 2 設甲蠟燭燃燒時y與x之間的函式關係式為y k1 x b1 由圖可知,函式的圖象過點 2,0 0,30 2k 1 b 1 0 b1 30解得 k1 15 b1 30 y 15x 30 設乙蠟燭燃燒時y與x之間的函式關係式為y k2 x b2 由圖可知,函式的...

寫蠟燭在水中燃燒的作文作文蠟燭在水中燃燒的秘密

蠟燭中的奧秘 今天,我在看課外書的時候,從 小知識 這一欄裡發現了一種能讓蠟燭在水裡燃燒的方法。我很好奇,決定試驗一下。於是,我就找來了書中提到過的實驗材料,開始了我的實驗。我先把蠟燭固定在杯子裡,將蠟燭點燃,然後往杯子裡倒入比蠟燭邊緣稍微低一點兒的水,開始等待起來。我等啊等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醒...

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粗細有關的實驗報告

提出問題 蠟燭燃燒時間與 蠟燭的粗細是否有關作出假設 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粗細有關實驗準備 購買不同粗細的三種蠟燭各三隻。實驗過程 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在室內無氣流的環境及氧氣充足且均勻的環境點燃,並保證持續燃燒。記錄 記錄每支蠟燭燃燒完的時間,同種蠟燭取平均值,比較資料。實驗結果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