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說起部隊的編制,熟悉軍事鏈納扒的人可能會侃侃而談,如軍、師、旅、團、營等等。這其中師和旅是兩個較為常見的編制,有一定的聯絡,但是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區別。
1.轄制不一樣。
師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區分為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機械化步兵師、坦克(裝甲)師、炮兵師、空降師、空中機動師、海軍陸戰師等。
旅,為戰術兵團。中國人民解放軍編有步兵旅、裝甲(坦克)旅、炮兵旅、防空旅、海軍陸戰旅、飛彈旅、雷達旅和高炮旅等。
2.人數和建制不一樣。
師是正師建制,下轄若干個團,每個團下轄若干個營。師的人數一般是為5000—7000人。
旅是副師建制,旅以下沒有團,直接下轄若干個營。人數一般是3000—5000人。
師級的編制較大,因此作戰兵力也會相對充足得多。同時在後勤保障的問題上,師級相對集中的管理會使得後勤保障與人員補充變得相對茄尺穩定。棚昌。
旅級的編制相對較小,因此作戰兵力相對也只是剛好夠用的程度。但是由於結構比師級來得小,指揮調動也就比師級來得更加簡便靈活。
2樓:八卦娛樂分享
師和旅的區別:**裝備上的不同、人數上的不同、轄制上的不同。雖然師和旅有區別,讓棚但他們都是中國人民的軍隊。
詳細內容:師和旅的轄制不同,師是正師建制,下轄若干個團,每個團下轄若干個營。旅是副師建制,旅以下沒有團、直接下轄若干個營。
**裝備方面不同,一般的野戰師在**配備上講究梯次配置,能夠適應全方面的戰鬥需要,但是旅一級部隊裝備講究攜帶方便,春粗便於機動,能夠快速抵達戰扒滑鎮區並實施精確打擊。
師和旅的人數不同,師的人數為一般為5000-7000,而旅一般為3000-5000。
在近代軍隊組織中,師的數量和質量常作為衡量作戰實力的標準,常規重灌機械化師有3萬人(在我國重灌師僅僅只有十個)。輕機械化師保持萬(僅僅只有十二個),摩托化師保持3萬(在我國現今天依然最多是摩托化師多達50多個)。
旅和師的編制有什麼區別?
3樓:蹦迪小王子啊
1、二者定義不同。
師,由若干個團(或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設有領導指揮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部隊、分隊。通常隸屬於集團軍或軍。
旅,由若干個營(或團)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師或集團軍(軍)。為戰術兵團。設有領導機關,編有戰鬥、勤務保障分隊。
2、人數不同。
師的人數為5000-7000,旅為3000-5000。
3、軍銜不同。
師長的軍銜為大校-少將。軍階為副師-副軍。旅長的軍銜為上校-大校,軍階為副師-正師。
軍隊是由士兵組成的戰鬥集體,要組編為乙個單位,才容易指揮調動,並可以計算兵力。軍隊的編制就是軍隊組編士兵的方式。
軍隊編制隨著軍隊的出現而出現、發展而發展,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由低階到高階的發展過程,各個國家軍隊的編制及同一國家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編制有一定區別。
4樓:網友
1、旅和師的編制不一樣,旅只有營級配屬一般5-7個。師是團級配屬有三個團是配屬。旅的作戰單位是營。師的作戰單位是團。他們都是制,乙個團不是簡單的三三制。
2、一般來說,我軍乙個典型步兵師(機步或摩步)下轄:
三個步兵團(機步或摩步),乙個坦克團,乙個炮兵團,乙個防空營,乙個通訊營,乙個工兵營或連,乙個偵察營或連,乙個防化連,乙個警衛連,以及師屬的運輸,後勤和醫療人員(屬於師部)。
3、部分師改旅後,步兵和坦克縮為營,炮兵仍保留團的編制。四個步兵營(機步或摩步),乙個坦克營,乙個炮兵團或營(包含乙個防空營),乙個通訊營,乙個工兵及防化營或連,乙個偵察營或連,以及旅屬的運輸,後勤和醫療人員(屬於旅部)。
4、師的人數為5000-7000,旅為3000-5000。師長的軍銜為大校-少將。軍階為副師-副軍。旅長的軍銜為上校-大校,軍階為副師-正師。
5樓:鹿永芬那姬
師和旅都是部隊的正規編制,但是使用的時間不同,含義也不同。
二戰時期我國的正規軍最大編制為集團軍,集團軍下轄軍或師。師有三種,甲種師轄三旅九團,乙種師三旅六團,丙種師二旅四團。
當時第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的三個師都是丙種師:
115師轄343旅和344旅,343旅轄685團和686團,344旅轄687團和688團。
120師轄358旅和359旅,358旅轄715團和716團,359旅轄717團和718團。
129師轄385旅和386旅,385旅轄769團和770團,386旅轄771團和772團。
這個時期旅是師的下級,團的上級。
第三次內戰(1946-1950)期間旅和師有時是同義詞,有時是上下級關係,要區別看待。
本來,旅一級編制是要撤銷的,師下轄團。但是馬歇爾調停即將交戰的紅藍雙方,規定了各自保留的軍隊編為若干個師。這樣,藍軍即將師改為整編師,下轄旅,旅轄團。
但是各戰區並未統一改編完,戰爭就爆發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中原地區的藍軍都是整編師,但是東北地區的藍軍不是,是軍-師-團編制的。紅方都是縱隊-師-團編制,只有中原野戰軍(二野)是縱隊-旅-團編制。
到了1949年,旅基本上都沒了,由師取代,無論是紅方還是藍方。
現在的師下屬都是團,旅下屬都是營。旅和團的區別是旅屬於精幹編制,全是作戰部隊,不含後勤。而且強調兵種的合成型,不像師是單純的步兵。當然了,一些王牌部隊的師是含炮兵和裝甲兵的。
師改旅前幾年很流行,有的師改成了旅。當然了,師改旅必須「**」。
現在旅的級別比師低一級,旅級相當於副師,副旅相當於團。
師和旅的區別
6樓:豆豆說社會
師和旅的區別有:定義不同、轄制不同、**裝備不同、人數不同。
1、定義不同
旅」軍隊編制單位,五百人為一旅。《說文·㫃部》:「軍之五百人為旅」。
旅」還引申出眾多、駐紮、軍令等與軍隊有關的義項。由於軍隊經常出征,所以又引申出路途、旅遊、旅行、旅人等義項。
師」為古代軍隊的一種編制單位,由此引申指軍隊。「師」在商周時代屬於最大的軍隊編制,人數眾多,故「師」又引申為眾人。後轉指官名,又專辯歲指掌教民之事的官職名稱,引申指教師。
2、轄制不同
師和旅的轄制不同,師是正師建制,下轄若干個團,每個團下轄若干個營。旅是副師建制,旅以下沒有團、直接下轄若干個營。
3、**裝備不同
**裝備方面不同,一般的野戰師在**配備上講究梯次配置,能夠適應全方面的戰鬥需要,但是旅一級衫畢部隊裝備講究攜帶方便,便於機動,能夠快攜塌睜速抵達戰區並實施精確打擊。
4、人數不同
師和旅的人數不同,師的人數一般為5000-7000,而旅一般為3000-5000。
中旅好還是國旅好,中旅和國旅有什麼區別
這兩個旅行社都是大公司,服務還是不錯。兩者不是同一家,是分開經營的兩家不同公司。中國國際旅行社 全稱為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limited,head office 建議你去中旅,中旅的團質量一直很不錯的 中旅和國旅有什麼區別 中旅和...
旅遊交通和常規交通的區別,旅遊交通和交通旅遊的關係
針對的物件不一樣呀,旅遊交通是正對旅遊地點的,常規交通就是指針對大眾人群。旅遊交通和交通旅遊的關係 任何旅遊者要實現從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間的旅行 都必須借助良好的交通條件和運輸工具這兩個載體。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發展的首要條件。在我國,隨著旅遊活動從低階的以趕景點為主要目標的 苦行遊 向包含文化內涵的以休...
活佛和法王,金剛上師和上師有什麼區別
一 金剛上師和上師的區別 1 範圍不同 上師分為傳法上師和金剛上師 金剛上師是上師的其中一種。2 要求不同 金剛上師必須具備相當的證量,並經過大成就者或傳承的認定,不是 自封 的。只有金剛上師才具備灌頂 傳法 引導的資格 上師對佛 所傳授的心法乃是最殊勝 最圓滿 最上層的教育。二 活佛和法王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