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固固加熱:氯酸鉀加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加熱 2kclo3==mno2=¤加熱=2kcl 3o2|向上箭號 酒精燈,試管,鐵架臺,導管,橡皮塞,棉花團,集氣瓶,水槽,玻璃片,藥匙等 固液:2h2o2==mno2==o2| 2h2o caco3 2hcl==co2| cacl2 h2o鐵架臺,(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大銀頌試管,雙孔橡皮塞,導管,集氣瓶,玻璃片,藥匙(鑷子)殲運等 製取氧氣的還有高錳酸鉀加熱分解 2kmno4==加熱==k2mno4 mno2 o2| 儀器如固固加熱 液液:
比較簡單,比如中氏搏梁和, h* oh-==h2o 簡單的話,乙個試管搞定 氣液用洗氣瓶 co2 2naoh==na2co3 h2o
2樓:網友
1.固固反應:鋁熱反應 2al+fe2o3=高溫=al2o3+2fe 鐵架臺 鐵圈稿薯 蒸發皿或坩堝。
2.固液反應:co2製備 caco3+2hcl=cacl2+co2(g)+h2o 鐵架臺 圓底燒瓶 封液漏斗 水槽 燒杯 玻璃片 導管 雙孔塞。
3.液氣反應:co2檢測 co2+ca(oh)2=caco3(s)+h2o 氣囊 導管 燒杯。
4.液液反應洞態:中和反納敬源應 hcl+naoh=h2o+nacl 試管 滴管。
·好多好多···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3樓:笑懂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藥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開啟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藥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裡,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開啟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麵上公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麵不會上公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裡,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麵不會上公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注意
4樓:光輝
1、溫度計。
應選擇適合測量範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彎月面最高點(水銀溫度計)或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
禁止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用完後應擦拭乾淨,裝入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2、托盤天平。
稱量前應將天平放置平穩,並將遊碼左移至刻度尺的零處,檢查天平的擺動是否達到平衡。如果已達平衡,指標擺動時先後指示的標尺上左、右兩邊的格數接近相等。指標靜止時則應指在標尺的**。
如果天平的擺動未達到平衡,可以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擺動達到平衡。
3、試管。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乾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後,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於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完畢時,應繼續固定或放在石棉網上,讓其自然冷卻。
4、燒杯。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1/2,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1/3 。燒杯不能幹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壁。
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5、蒸發皿。
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
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區域性受熱四處飛濺。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下列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的實驗或實驗裝置.請按要求填空:
5樓:
1.助燃 氫氣 1:2 2h20-2h2+02
2.空氣中含雜質。
3.密度比空氣大,不能支援燃燒。
高中化學實驗裝置
6樓:堂覓柔
b選項左邊是製取氧氣,用的是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麵以下,如果是長頸漏斗需要插入到液麵以下,左邊沒錯誤。
中間是乾燥氣體,用的濃硫酸,長進短出,也沒問題。
右邊是收集氣體,因為氧氣的密度大於空氣,所以進入集氣瓶會先到底部,短進長出導致製取的氧氣都跑出去了。
你分析的是對的。
a 酸性、以及氧化性物質用酸式滴定管,用鹼式滴定管所以錯了。
c沒問題,為了看到明顯的實驗現象 只能錯誤的操作膠頭滴管。
d 互溶,不能分液。
7樓:網友
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最後乙個集氣瓶應該左邊的導管長,右邊短。
氧氣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空氣平均為29
所以用向上排氣法。
只要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大於空氣,則密度比空氣大。
只要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小於空氣,則密度比空氣小。望。
8樓:遺忘著成長
你的懷疑是很有道理的,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收集要向上排空氣,所以長進短出。
9樓:網友
大一路過 這題真親切。
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肯定長進短出 氧氣相對分子質量32大於空氣的29
10樓:傲月風霜
氧氣分子量跟空氣平均分子量很接近,用圖上排空氣法得到的氣體純度不高。
11樓:網友
氧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大 ?所以進氣管深入管底,出氣管在瓶口!!這種氣體你就計算其相對分子質量和空氣的29比較就可以,氧氣的是32所以密度要比空氣的大。
12樓:網友
是的,最後一步在收集氣體時,因為氧氣比空氣重,氧氣在下空氣在上,所以應是長進短出。
13樓:網友
氧氣密度比空氣密度大~下沉~就從右側管出去了~
關於初中化學實驗的幾個問題
14樓:網友
1.試管內的液體過多,加熱時容易濺出。
2.膠頭滴管深入試管,容易造成汙染。
3.(1)先裝固體可以把試管傾斜,防止裝入固體時炸裂試管。
2)是正常現象,這是鹽酸與鐵鏽(三氧化二鐵)反應生成紅棕色的氯化鐵。
3)鐵釘浸泡時間太長,鹽酸會與鐵發生反應。
15樓:濯楚雲
都可以,不過也有人提出說地球磁場對晶體有影響,而說北半球要逆時針,南半球要順時針。
但這對晶體的影響不大,基本可以忽略,所以不管逆時針或是順時針,都可以。
高中化學實驗裝置題,高中化學實驗題
根本看不清楚的圖,能來清楚點的嗎。先通過b 盛有無水硫酸銅的乾燥管檢驗有ho剩餘,因為氣體通過其它溶液後就無法證明水是否剩餘了。然後通過e 澄清石灰水檢驗用澄清石灰水co。再通過c 濃硫酸乾燥,因為加熱固體與氣體反應之前應該使氣體乾燥,除非反應氣是水蒸氣。接下來就是co與h混合氣與cuo反應,應該是...
幾個初中化學實驗中的問題,初三化學實驗問題
1.主要是溶解度的區別。比如kno3 硝酸鉀 這種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的 用冷卻熱飽和溶液。nacl不怎麼易變的用蒸發。加熱濃縮是分離用的像上面的兩種物體的混合溶液就用加熱濃縮得到的是nacl晶體。3.一般能點燃的用酒精燈。酸性的用naoh溶液。最保險的用氣囊收集起來。溶解度隨溫度的公升高而增加的用蒸...
蒸餾實驗注意問題的原理,化學實驗中蒸餾的原理是什麼呢?
至少要準備兩個接受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 前餾分 或 餾頭 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乙個潔淨乾燥的接受瓶接譁花糕拘蕹餃革邪宮矛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 沸點範圍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