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吟誦方法口訣,古詩教學的五個步驟口訣

2025-05-23 20:10:09 字數 4440 閱讀 8721

1樓:孤獨狼哥

1 根據曲調,由聲入境。

吟誦區別於朗誦的主要之處就在於:吟誦是有曲調的。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第一步就應該明確吟誦的曲調。

教師在教學時先要作吟誦示範,一句一句的地交給學生帶基本調子的吟誦,直到學生能夠獨立吟出模仿的調子來。這樣一來,先是第一時間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通過聲音的感染力,把學生帶入了古詩詞的意境中去。

吟誦雖有曲調,但不同於唱歌,因為吟誦的曲調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說,同一首詩可以用不同的曲調來吟誦。現有傳統吟誦、現代吟誦、自成曲調三種方式。

在學習吟誦的最初階段,我們可以先模仿現有的吟誦曲調。在模仿的過程中,再漸漸感受其中的情感、發掘其中的規律:比如,迴環往復——吟誦的曲調大都比較簡單,每句都是同乙個調,句句如此,迴環往復;再比如,依字行腔——根據詩句中每個字的讀音的高低起伏來拉長聲腔,以此來形成簡單的曲調。

吟誦得多了,自然就會感受到其中的規律。

在學生基本掌握吟誦的曲調之後,應要引導學生通過聲音走進作品的滾叢意境、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老師應帶領學生一起想象,一邊吟誦,一邊引導學生去想象詩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去想象作者當年創作詩歌時的情景。**很容易左右人的情緒,當學生們用著或低迴沉鬱或高亢嘹亮的曲調吟誦時,作品所蘊含的感情會更深的鐫刻在他們心中,讓其感同身受。

2 字正腔圓,感受韻味。

在小學階段,要保證學生對詩句的理解,還是要從基礎抓起。先吟準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謂的「字正」,再通過拖音,使聲腔飽滿,做到所謂的「腔圓」,字正腔圓是對吟誦的基本要求,以此來感受詩歌的韻味。教學將分為以下兩個步驟:

吟準音節,吐字清晰。

小學階段,對字詞的掌握屬於重點教學內容。在用吟誦教古詩時,教師以普通話吟誦為主,帶領學生吟準字音,使學生通過吟誦,掌握整首詩的字詞發音。

在吟準字音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圓。漢字的音節慧備槐是優美的,能夠準確清晰飽滿地讀出來,展現腔調的圓潤,給人以美的感受。

運用腔音,感受韻味。

中國古典詩詞,除了節奏鮮明之外,還要押韻。押韻不僅使古詩詞讀起來整齊、好聽,還可以使古詩詞充滿風韻。古詩詞的韻味體現在韻尾發音時可以引起鼻腔和胸腔的共鳴,讓人有一種蕩氣迴腸的感覺。

在吟誦時,通過對韻尾拖腔的處理,可使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韻味、體會到詩人在創作時的情感,餘音嫋前友嫋,回味無窮。

2樓:是小萬同學

吟誦的聲調要想好聽,就要配合詩詞的字義:有節奏感。 聲調必須配合詩詞字義有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這叫旋律 吟誦必須結合詩備沒詞的文字意義發聲,聲調的變化要與字義配合,聲調是為文字譜曲的。

聲調的變化是根據文字意義出現的。

例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開頭一句,字義猶如噼空而下,晴天霹靂。聲調必須上揚有力度,特別是「何時了」,一定要用高音唱出,才能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二句「往事知多少!

要用有節奏突感的平緩調子,產生一唱三嘆的感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先用頓挫有力的調子唱至「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時,在「故國」處一頓,然後進入一種起伏萬狀的無奈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一句開始要節奏慢,唱到「只是」處,要一頓,產生轉仿握納折的作用,「朱顏改」要用慢節奏產生綿長的哀嘆效果。

問君能有幾多愁」一句,開始要上揚、要有力度,猶如撕心裂肺之聲。「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句,要從高音起步下滑至一步一頓,至「向東流」慢下來皮散,進入悠遠的餘音繞樑中。

吟誦是為了再現詩詞的**聲調,與字義一起體現出詩詞的**性情調來。這是詩之所以為詩的根本特徵。欣賞古典詩詞必須吟誦,否則進入不了那種由**性情調公升華出的境界。

古詩教學的五個步驟口訣

3樓:敏姐學姐

古詩教學的五個步驟口訣:拆、看、讀、懂、賞。

學習古詩常用的五種步驟:

一、拆題目。例如《送杜少府之任攜備蜀州》「送」可以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杜少府之任蜀州」我們知道這首詩是寫給即將到蜀州任職的友人杜少府的。由題目我們可以對詩歌內容有大體的瞭解。

二、看作者及背景。知人才能論事,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我們只有瞭解了作者的生平經歷、詩作風格才能對其詩歌有高度的共情,同時我們只有瞭解了寫作背景才能知道詩歌具體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是什麼。

三、讀詩歌明詩意。首先我們要根據詩歌內容理解詩句,並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總結概括詩句內容。這樣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悟詩情。

四、懂主旨和情感。通過詩句內容的瞭解,我歲神們可以從中分析出詩人想要寫作物件或讀者傳達什麼的內容,想要表達什麼的思想感情。

五、手法作賞析。不同的詩它都會運用不同的寫作方法來表情達意,將其用於找出並逐步賞析能夠更深入地去理解詩句內容和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做到三必看:

1、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瞭解詩的內容)。

2、必看作者(知人論世,瞭解作者風格)。

3、必辯雀毀看註釋(可以藉此瞭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古詩詞表現手法背誦口訣

4樓:匿名使用者

古詩詞中常見的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又叫表達技巧、藝術手法。現就古人在詩詞歌賦創作中 經常運用的表現手法簡單歸納如下:

一、用典 (一)用事:借古抒懷,借歷史故事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立場態度等。

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加深詩詞意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

二、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三、聯想 由一事物聯絡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絡起來造成乙個典型。

四、襯托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託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五、渲染 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六、象徵 用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藉助於特定具體的事物,寄寓某種精神品質或抽象整理。

古詩詞怎麼背誦。

一:記憶的時候要頭腦清醒 心情愉快 保持自信。

二:排除一切干擾記憶學習的因素 讓自己一心一意。

三:周圍要有足夠的新鮮空氣。

四:多感官記憶。就是眼看、耳聽、口讀、手寫。

五:定期鞏固練習把握遺忘規律也就是重複。

六: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先理解後記憶。背誦時注意歸納總結思考。

吟誦的規則口訣是什麼

5樓:甜妹圖書吧

1、一二聲平三四仄,入聲規則很奇特。平聲吟長仄聲短,韻字平仄皆回緩。

2、一三五字可隨意,二四六位須分明。依字行腔氣息勻,節奏點上停一停。

吟誦的方法分兩大類。有格律者(近體詩詞曲、律賦、駢文、時文等)為一類,依格律而吟誦;無格律者(古體詩、古文等)為一類,多有上中下幾個調,吟誦時每句或做微調,組合使用,以求體現詩情文氣。《晉書·儒林傳·徐苗》:

苗少家貧,晝執鉏耒,夜則吟誦。」

古詩誦讀方法技巧與指導

6樓:星恩文化

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新大綱推薦背誦的80首古詩詞,都是歷代名篇佳作,不僅內涵豐富,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詞句優美,韻律和諧,節奏性強,易讀易記,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那麼如何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對於陶冶其情操,培困指祥養審美能力,提高文化素養,顯得至關重要。在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嘗試運用逗畝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是熟讀成誦法。

即讓學生多讀,可指導學生朗朗出聲地誦讀,低唱慢吟地誦讀,也可不求甚解地誦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讀多了,自汪搏然成誦。如學習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導學生多讀,反覆地讀,要讀出詩的節奏和重音。

通過多讀,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二是聯絡擴充法。

即將所學的某一首古詩詞,與其題材內容、表現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詩詞聯絡起來誦讀,以形成乙個知識組塊。如學習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可指導學生同時誦讀其他有關詠柳的名詩,如杜牧的《柳》:數樹新開翠影齊,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半掩村橋半掩溪。羅隱的《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依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楊萬里的《新柳》: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把這幾首同一題材的詩歌聯絡起來讓學生學習,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並在對比誦讀中強化了記憶效果,從而激起了學生讀背古詩詞的極大興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

即將誦讀過程作為欣賞佳作的過程,邊讀邊想象畫面,把自己融入詩詞的意境之中。如學習《憫農》(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想象農人艱辛勞作的情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熟讀成誦,自然水到渠成。

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多**手段創設情境,再現畫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

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方法,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1,激發興趣2,嘗試以讀為本。2.引導學生學古詩。3,找到古詩與學生生活的聯絡。4,激發興趣。5,重視教後拓展。6,用問題引導學生讀悟古詩詞。古詩詞的教學方法有幾種 一 以讀促悟 以讀促悟指的是以讀圖為主讀詩為輔,讀生活貫穿於讀圖和讀詩之中。經過實踐,本人發現詩歌從讀圖入手,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把握全詩...

有的古詩五首,有三十字的古詩五首

1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 卜運算元 2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 許多愁。李清照 武陵春 3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

五字五句的古詩?5句5字古詩?

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相思 唐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鳥鳴澗 唐 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1 李白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