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1、冬至由來: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氣法逗磨」(即平均時間法)劃分節氣。
平氣法」用測影確定黃河流域的日短至作為冬至日,將冬至與下乙個冬至之間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把相鄰「中氣」之間的日期等分,稱為「節氣」;平均每月有乙個「中氣」與乙個「節氣」,統稱為「二十四節氣」。2、冬至習俗:(1)北方吃餃子、餛飩。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相傳,這一習俗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桐緩寒嬌耳湯」之恩。
冬至餛飩的意義主要在祭祀,其次才是食用。有古人認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破陰釋陽,支助天地間陽氣生長。(2)南方吃湯圓。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可山輪鬥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還代表團圓之意。
2樓:帳號已登出
冬至有什麼傳統習俗?好像昨天就是冬至日。這冬至到了,意味著這冬天就正式來臨了。在中國古代,冬至也是乙個很重要的節日。明間一般會有這麼一些習俗:
1、拜天祭祖:從周代起,冬至這一天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以廳數猛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祭祖,即便是最貧窮的人家,都會拿出平時的積蓄來添置新衣,準備祭祀用品。
2、傳統飲食:冬至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北方水餃、潮汕湯圓、東南麻餈、台州擂圓、合肥南瓜扮橋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公尺飯、蘇州釀酒等等。
3、冬至養生: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畢芹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
冬至的五個習俗
3樓:姜太公叉魚
冬至的五個習俗分別是吃餃子、吃湯圓、贈鞋、藏冬冰、祭祖。
1、吃餃子:在我國北方,每年農曆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冬至的習俗,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2、吃湯圓: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湯圓,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湯圓也稱湯糰,是一種用糯公尺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故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
3、贈鞋:冬至節,民間習慣贈鞋,其源甚古主要體現在孩童身上,希望孩子們健康成長。過去主要是手工刺繡。
送給男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虎形、狗形、鞋上刺繡的也是猛獸。送給女孩子的禮物,帽子多做成鳳形,鞋上刺繡多為花鳥。
4、藏冬冰:冰的應用十分廣泛,可以保鮮,又可入藥,夏季用冰製作冷飲,需求量更大。我國古人很早就懂得如何製冰用冰。《詩經》中有納於凌陰的句子,可見民間藏冰,遠在周代就已經實行。
5、祭祖:在民間,有於冬至日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祖之禮與元旦祭祖相同。
在祭祖的同時,人們還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古時流傳有向老人敬獻鞋襪的習俗,此習俗現代仍然十分流行。閩臺有俗諺:
冬至大過年,唔返無祖宗,所有外出謀生的人都要在冬至節時趕回家鄉過年,表示年終有歸宿。
中國人過冬至的習俗,中國冬至習俗
中國人在冬至這一天有傳統的習俗,其中包括吃團圓飯 放鞭炮 貼春聯以及家家戶戶燒火來慶祝。還有一些地方會舉辦各種文娛活動,如舞龍 歌唱 剪紙 詩朗誦以及表演雜技。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冬至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形成了特有的節令食文化。那麼中國人在冬至要吃什麼呢?因為地區不同,習俗不同,吃的食物也不同,可以說是...
冬至有關的古詩冬至詩句有哪些關於冬至詩句有哪些
1 唐 白居易 冬至宿楊梅館 原文選段 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里外遠行人。若為獨宿楊梅館?冷枕單床一病身。釋義 十一月天漸漸的寒冷了,很多在外漂泊的人都回家了,晚上睡不著,思念遠在他鄉的親人,想的睡不著,因為太過於想念,所以會感嘆道十一月長至夜裡。2 宋 陸遊 辛酉冬至 原文選段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
關於冬至詩句有哪些,冬至有關的古詩 冬至詩句有哪些?
1 冬至夜懷湘靈 唐代 白居易 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譯文 心中思念多年卻沒辦法相見,棉被冰冷簡直無法挨身。怎能忍受得了這一年中最長的寒夜,更何況你我都是孤獨失眠的人。註釋 豔質 指女子豔美的資質,這裡指詩人懷念的 湘靈 無由 沒有辦法。寒衾 冰涼的被子。衾,被子。親 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