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桃化容
孫皓、劉禪雖都是亡沒如國之君,但兩者所處的戰爭狀態、環境不同,劉禪投降時,還有孫吳尚未滅亡,因此劉禪枯老啟的禮遇情況怎含蘆麼都比大局已定的孫皓好些。
2樓:小方愛知識
因為劉禪這個人對於自己的國家不太上心,所以說他是白白丟掉了自消簡己的國家,而孫皓這個人拿鬧褲是努力了很多,最終仍舊彎譽失敗了,所以說能夠得到不同的評價。
劉禪和孫皓同是亡國之君,為啥劉禪能保住性命,孫皓卻被殺了?
3樓:沒結婚呢
因為劉禪和孫皓相比較,劉禪身邊有諸葛亮,為他出謀劃策,並且劉禪本人不懼被雄心壯志,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對當時的政權來說,造不成任何的威脅,孫皓作為吳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在當時戰亂紛飛的年代之下,他所處的環境遠遠不如劉禪,以至於最後被俘虜,最終被殺。
4樓:金牛愛仕達
因為劉禪和孫浩本身就不是同樣的人,而且劉禪要更加的聰明,成熟更深一些,而且流程也有很多的計謀。
5樓:番茄味雞腿堡
因為能力是不一樣的,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兩個人面臨的情況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才會有不同的結局。
劉禪和孫皓同為亡國之君,為什麼劉禪的待遇高於孫皓?
6樓:懶小膽
孫皓、劉禪雖都是亡國之君,但兩者所處的戰爭狀態、環境不同,劉禪投降時,還有孫吳尚未滅亡,因此劉禪的禮遇情況怎麼都比大局已定的孫皓好些。
7樓:嫣然
劉禪隨為亡國之君,但是他也是一代的好帝王,雖然說他樂不思蜀,沒心沒肺,但是他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城池裡面的百姓們。
8樓:雪亮門牙的大笑
只能說是因為劉禪的智商比孫皓高。劉禪投降到晉後處處裝傻,打消了司馬昭對他的提防和顧慮,由此得以善終,而孫皓卻逞一時之口舌之快,最終落得不得善終的下場。
9樓:二十年的吃貨生活
劉嬋被滅國後,一直裝的傻里傻氣,所以司馬昭對劉禪很放心,給的爵位自然就很高。而孫皓就不一樣了,絲毫不像乙個亡國之君該有的態度。所以封號自然就比較低。
10樓:羊渠南浦魚泉
45年投降的比49年投降的待遇好嘛。
11樓:書天下
劉禪投降的早 需要做乙個典型 告訴別人投降後待遇大大的好 而且劉禪投降後比較恭順 裝瘋賣傻 不具備威脅能力也不噁心人 很識相 孫皓就不一樣了 他投降後天下已經一統了 留下他不過是為了安撫人心和麵子工程 而且孫皓投降後還有點桀驁不馴。
12樓:小螞蟻花唄
主要在劉禪投降時,還有乙個孫吳沒滅,有點善待降俘、收買人心的意思。但是孫皓投降的時候,大局已定,怎麼對待他沒什麼差別了。
13樓:頑童吉安娜
因為劉禪的投降態度比較好,而且確實沒什麼大用,甚至在詢問他想不想念蜀國的時候,居然還說出了樂不思蜀這種話可見確實沒什麼威脅。
14樓:網友
因為劉禪跟孫皓比就是廢物,自古以來,君主對待異己都是這樣的,遇到稍微厲害點的就殺掉,可以顯示自己的威嚴,遇到無能的昏庸主子就賜封,可以顯示自己的仁德,而且這樣根本就不會有威脅,廢物是不可能東山再起的。就跟宦官亂政一樣,總喜歡廢掉皇帝,然後立個年紀最小的。
15樓:丶丶殤心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孫皓雖然是暴君,但是獨有的人格魅力是劉禪比不了的。
16樓:劉志康
劉禪主動投降,姜維的大軍是可以繼續抵抗的。晉朝需要他平衡一下。
17樓:網友
人家大漢好歹是四百年正統,孫吳是個什麼玩意?
18樓:灬一路狂奔灬
安樂公劉禪樂不思蜀,把司馬昭笑死了 你說牛逼不牛逼!?
19樓:哥打醬油
大智若愚,劉禪還是有一套的。
20樓:網友
二者額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劉嬋的情況是他絕不可能再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而孫皓就難說了。
21樓:大宋熙寧第一人
愛雞給猴看,懂嗎,東南尚未統一,要是我來主政定能統一天下。
22樓:唯美的你
雖同為亡國之君,但是劉禪懂得裝傻,懂得迎合人家,該有的樣子都有,反而孫皓不讓人家放心,那對他的態度肯定也是不一樣的。
同為三國亡國之君,劉禪與孫皓誰更昏庸?
23樓:不會飛的肥豬
劉禪更昏庸,「樂不思蜀」的成語就是出自於他,他的父親劉備要是知道了,估計會被氣死。
24樓:就是困了吐了
肯定是劉禪最昏庸。因為他毫無做帝王的才能,十分的軟弱,經常聽信讒言。
25樓:沂安鴨
1孫皓2劉禪他在位期間,也的確不是什麼暴君,反而因為蜀漢連年征戰,人口數量減少,數次大赦天下。
3孫皓則與他完全相反,是乙個非常殘暴的人,剝人面皮,鑿人眼睛,都是常事,甚至還在宮中開鑿水渠,將看不順眼的宮女殺害後,直接將其順流沖走。
26樓:巫馬逸
廢話,當然是吳國了,劉禪還把江山守了四五十年呢。
蜀漢和東吳滅亡後,劉禪和孫皓在晉朝的待遇為何差這麼大?
27樓:個亼侹恏
因為,劉禪當了四十年的皇帝,他極少殺人,完全是一位仁君,在這一點上,比孫皓仁慈多了,而孫皓,是三國時代的暴君 。
28樓:時尚達人曉玉啊
因為孫浩他投降,只是因為她走投無路的前提下,沒有辦法,無奈之舉,而劉禪他的投降是主動的,把自己的皇位讓出來,所以劉禪的待遇非常不錯。
都是亡國之君,孫皓和劉禪的待遇為啥卻相差甚遠?
29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東吳和蜀漢在曹魏眼中的地位就不一樣,曹魏直把蜀漢當作了對手,因此兩個亡國之君的待遇也不一樣。
30樓:老劉茶社
因為劉禪當年是主動投降,而且情商極高,在成為安樂公後從不有任何多餘動作,所以待遇很好得以善終。
31樓:三棵樹
因為當時劉禪投降的時候,天下並沒有統一,為了樹立乙個典範,所以給劉禪的待遇非常高,而孫皓投降,天下已經統一了,所以給他的待遇非常低。
32樓:煦日和風
因為劉禪是乙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司馬昭對待蜀國還是十分敬重的。
劉禪和孫皓同是亡國之君,為啥劉禪能保住性命,孫皓卻被殺啦?
33樓:我愛你中國
因為劉禪接受投降,而且在魏國表現出出貪圖安逸的樣子,對其放鬆了警惕,而孫皓性格剛烈,時不時跟司馬炎硬碰硬,因此被殺。
34樓:愛小樹苗
因為劉禪懂得自保之道,在知道自己復國無望後,甘願降低身位,願意阿諛奉承。而孫浩卻是比較耿直,不懂得變通。
35樓:莫子奚
因為劉禪還有用處,劉禪有很高智商而孫皓沒有他成天好吃懶做被殺也是應當的。
36樓:sky乙隻猛男
劉禪沒必要殺,就算放他回去也什麼都做不了,但是孫皓如果不殺後患無窮。
37樓:杭奕葉孤
所以你們以後也要好好效仿劉禪哦。
劉禪和孫皓同是亡國之君,為啥劉禪能保住性命,孫皓卻被殺了?
38樓:有常
所以劉禪能保住性命,而孫皓車被殺了,是因為劉禪懂得進退,能讓自己存活下來。
39樓:小九七
劉禪投降態度良好,說出了樂不思蜀悔殲頌的話來改滾,讓司馬昭很放心,孫皓卻直接嘲諷司馬炎,態度惡劣,所以招來了殺碧鄭身之禍。
40樓:社會生活家
因為孫皓時時刻刻想著復國,只有劉禪表現出了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41樓:蘇大強愛吃瓜
因為劉禪表現得一副樂不思蜀的樣子,讓曹丕放心下來了,所以就沒有殺他。
劉禪被當做弱智君王,罵了幾千年,為何現在有人說他是最聰明的
蜀國的滅亡是因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劉禪已無力回天,才有了扶不起的阿斗之說。首先劉禪繼位,諸葛孔明沒有放權。東征西伐是諸葛亮的決策,也是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定的奪取天下的方針策略。隨著環境大勢的變化,劉禪沒有自主權,諸葛亮也沒有隨大勢而變化,也就是說戰略上沒有變化,沒有隨大勢而改變戰略,造成了自己鞠躬盡瘁,...
懷疑妻子與劉禪有染的武將,為何最後被處死了?
因為可能真的確有其事,留下為了自己的威嚴,便殺害了這個將軍。因為諸葛亮要維護劉禪的名聲,畢竟他是一國之君,有些事是不能擺到檯面上的,所以會把那個武將處死。劉禪之子叫?是怎麼死的 劉璿,劉禪長子,十五歲被立為太子,蜀漢亡後,鍾會在成都作亂,被亂兵殺害。劉瑤,劉禪二子,蜀漢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劉琮...
劉禪生了一堆娃,那他的孩子都是怎樣結局呢?
長子劉璿也被亂兵殺害。三子病逝。劉琮蜀漢後主劉禪的次子 四子 六子 七子,都死於永嘉之亂中了。劉禪當時並沒有暴露出當皇帝的志向。所以說當時司馬懿的後代也認為他沒有這個心思。他的後代也生活的很好。劉禪的第五個兒子劉諶,看到劉禪不戰而降,最後自刎。劉禪的長子劉睿,性情敦厚,他遵從了父親的決定,便決定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