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時信的典故,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有哪些

2025-05-06 07:50:13 字數 2854 閱讀 1327

1樓:一汽大眾拭壬

1.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乙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後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後真的將豬殺了。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誠信,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

2.郭汲守信:

郭汲,東漢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恩德,在當時聲譽很好。

郭汲在幷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美稷縣,當地的孩子們聞訊後,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夾道歡迎他。郭汲不知情,就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呀?

在美稷縣辦完事後,孩子們又聞訊趕來送郭汲,並問睜襲他什麼時候返回。郭汲立即讓隨從計算返程的日期,告訴了他們。

由於事情辦得十分悉亂兄順利,返回美稷縣的日子比預期早了一天,但為了不失信於孩子們,郭汲下令在陪辯縣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3.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後來,恰遇泛潮,江水**,那女子還沒有到來。

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著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為守信的代詞。

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有哪些

2樓:丸子愛教育百科

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有《青鳥傳書》、《魚傳尺素》。

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一:青鳥傳書。

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乙隻譁渣數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資訊,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

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二:魚傳尺素。

在我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唐代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一詩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古時候,人們常用絹帛書寫書信,到了唐代,進一步流行用織成界道的絹帛來寫信。

其他典故:

1、烽火傳軍情。「烽火」是我國古代用以傳亂首遞邊疆軍事情報的一種通訊方法,始於商周,延至明清,相習幾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漢代的烽火組織規模為大。

2、鴻雁傳書。出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牧羊」的故事。

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並設計讓漢使對單于講:

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梁裂羊。單于聽後,只有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有關書信的歷史典故

3樓:小松鼠

有關書信的歷史典故

書信的典故古代書信傳遞的方式有非常多,除了傳說中的飛鴿傳書,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書信傳遞方式。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御培者理的關於書信的典故,供參考閱讀!

關於書信的典故一:青鳥傳書1998年10月9日,國家郵政局發行jp72《第22屆萬國郵政聯盟大會·1999北京(二)》紀念郵資片1套4枚,其中第三枚「情綠東方」,主圖和郵資圖內容一致,均為乙隻色彩斑斕的飛鳥,背景為驛站和長城。

表現了我國古代青鳥傳書的傳說。據我國上古奇書《山海經》記載,青鳥共有三隻,名曰詔蘭、紫燕(還有乙隻青鳥的名字筆者沒有查閱到),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資訊,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

據說,西王母曾經給漢武帝寫過書信,西王母派青鳥前去傳書,而青鳥則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漢宮承中銷華殿前。在以後的神話中,青鳥又逐漸演變成為百鳥之王——鳳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唐代李鎮薯白有詩「願因三青鳥,更報長相思」,李商隱有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崔國輔有詩「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借用的均是「青鳥傳書」的典故。

關於書信的典故二:魚傳尺素1990年11月28日,原郵電部發行了j174m《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小型張一枚,郵票圖案為姑蘇驛,邊紙圖案為古代銅器上的魚形銘文,這些魚形銘文,用的是「魚傳尺素」的說法來象徵郵政通訊。

在我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魚素」、「魚書」、「鯉魚」、「雙鯉」等作為書信的代稱。

唐代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一詩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古時候,人們常用絹帛書寫書信,到了唐代,進一步流行用織成界道的絹帛來寫信,由於唐人常用一尺長的絹帛寫信,故書信又被稱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絹)。

關於信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4樓:老吳懂法

1、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2、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

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則羨賣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

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孫逗樹立起了威信。

3、曾子殺彘。

有一次,曾參派冊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兒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兒子去,便對他說回來就殺豬給他吃。兒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

這話本是哄兒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

4、尾生抱柱。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樑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

5、君子之約/童叟無欺。

孔子東遊的時候與乙個叫項橐的小兒比試,各出一題,互為應對,勝者為師。孔子輸後,果真拜項橐為師。這就是君子之約和童叟無欺的典故。

札,簡,帖古代書信怎麼寫,古代古代書信的信封上怎麼寫

尺牘 古時書函長約一尺,故名尺牘,亦稱 尺素 尺翰 尺簡 尺紙 尺書 皆泛指書信。雁足 雁帛 雁書 鸞箋 漢書 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繫著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

除了鴻雁傳書,你還知道哪些古代書信傳遞的典故

1 魚傳尺素 我國古詩文中,魚被看作傳遞書信的使者,並用 魚素 魚書 鯉魚 雙鯉 等作為書信的代稱。唐代李商隱 寄令狐郎中 詩中寫道 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2 青鳥傳書 遠古奇書 山海經 記載,青鳥,名曰詔蘭 紫燕,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吉祥 幸福 快樂的佳音。據說...

古代書信的別名有,古代的書信有哪些別名?

a b,謝謝樓主採納 古代書信的別名,簡稱書信為 信 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由於書寫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 美稱,下面略舉數端.簡稱書信為 信 那是近代才有的事。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由於書寫材料演變等原因,書信又有許多別名 美稱,下面略舉數端。尺牘 古時書函長約一尺,故名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