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重視道教嗎,孔子是道家還是儒家 ?

2025-05-05 15:20:05 字數 6009 閱讀 4141

1樓:權華

孔子是古代聖儒,春秋時,百家爭鳴,孔子的治早頌銷國思想是以仁化人,所以孔子重視道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孔櫻悶子的後代就是我們非常尊重道教,這也是儒家思陸游想的主要思想。

2樓:樂玟

孔子是儒家,宣揚的是儒家思想。但是孔子向老子請教過,對老子頂禮膜拜。對道教很重視。

3樓:善意遠

孔子的師傅是清虛慧扒,清虛的師傅是通天教主,通夫的老師是道祖鴻拍碧察襲茄釣道人,所以孔子也是重視道教的,是道教人士。

4樓:興桖帆

孔子不重視道教,只重視儒教。

5樓:lyx091226摩羯

否。孔子是儒家思想創始人,老子才是道家的。

6樓:網友

孔子代表儒家思想,老子代表道家思想,這些都是那個時期所重視的寶貴思想。

孔子是道家還是儒家??

7樓:小蠻子的人文歷史觀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大成至聖先師」。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

孔子是道家的嗎

8樓:

摘要。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您好,不是哦。

孔子是儒家的。

孔子(西元前551年9月28日-西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都說孔子是元始天尊的化身?

是嗎?不是哦。

闡家主宰為元始天尊,轉世成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釋迦牟尼才是噢。

這是根據哪本**,說的啊?

這是我查閱到的噢,不是**裡說的噢。

去哪查閱的啊!能告訴我嗎?

我也去查一下,謝謝[比心]

可以,你直接上瀏覽器查。

知道了謝謝美女。

就直接複製我剛才回覆你的那句「闡家主宰為元始天尊,轉世成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就可以搜到哦。

不客氣。

孔子是佛家還是道家?

9樓:我叫蕭笑

都不是,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儒家。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10樓:大栗子

孔子是儒教,佛教和儒教所不同的地方是,乙個提倡世間法,乙個是出世法,這出世法是由世間法而達到出世法,並不是離開世間法而有出世法。

11樓:網友

孔子既不是佛家,也不是是道家,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為歷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12樓:阡陌上花開

孔子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儒家治世、儒者言性,儒者勞心,儒者貪著,儒者有為,儒者分別,儒者治外。

13樓:步餘年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是活動於春秋中期到春秋末期,他創造了儒學,儒學從漢代以後成為了影響中國2000多年的一種思想,並且和道家以及佛教之間相互影響,最終形成了乙個以儒學為主的思想綜合體。

14樓:鍾愛軟體與美食

都不是,孔子既不是佛家也不是道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5樓:網友

孔子是儒家的吧,,孔子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當時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而道家同時代的比較有名的代表是老子、莊子。

16樓:辣條味d小姐姐

孔子是屬於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那個時期還沒有道教,道教的開創,是祖天師張道陵在東漢時開始的。

17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並不屬於佛家或是道家。

18樓:小飛飛呀

孔子是儒家,中學課本就有了。

19樓:dong子東

孔子,儒家,簡單明瞭。

20樓:人們心中的人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21樓:手心沙漠

孔子是佛家還是道家孔子應該是到家。

22樓:嵇惜苼

孔子是佛家不是到家。

道教,佛教,孔子,三者有何區別?與聯絡?

23樓:網友

道教不等同於道家,道教傳承了道家養生的思想,體現了真我的意識而道家的思想範圍更廣大,強調無為,無為,即出世,其更強調的是順應自然,探求人和自然的關係。

孔子提倡出世,有所作為,如「學而優則仕」,強調的是參與社會,不重視客觀規律,主觀性強,探求人和人以及社會的關係。

佛教,從印度傳來,原本注重慈悲,平等,演變為節慾,眾生平等,眾生皆可成佛。超脫輪迴,成就佛果,講求解脫自我的認識。

24樓:撿菸頭的男人

三者大概說是;

孔子所說的是自身修養與為人處事。對當時的社會是教學。

道教所說的是修仙練丹長生之述。

佛法是佛陀對三界六道的眾生,所說出瞭解脫方法。比如,一大堆的明珠被不同的東西所蒙閉,他告訴大家用不同且相應的方法去清楚矇蔽,顯現本來的面目。

什麼區別和聯絡,要深入一點以後你才能有自己的體會。

25樓:課桌教授

儒、釋、道。

是國人對這三者的稱呼。

儒家孔聖人。

釋迦牟尼。道家三清。

本來淨水不犯河水的三者,在神奇的中古大地上柔和了起來。

你看不到印度神系裡有玉皇大帝,你看不到歐洲神系裡有施加牟尼而中國的神系,吸納了道家三清、和釋家如來,儒家聖人不在神系,而在民間。輔佐天子。天子則為神系管理人員:

玉皇大帝的直屬。這樣就狠自然的糅合在一起。

這種柔和,老百姓分不清楚,他們只走一條路,慢慢的就只有乙個路了,只有方向不同,其他的通用。

26樓:早登極樂再相逢

道釋儒,道有萬教各修各得 所以沒有高下之分道教是我們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至於發展就不詳細介紹道教講求清淨無為 羽化登仙 三花聚定 五氣朝元 超凡入聖 解脫輪迴。

佛教講求看破放下 眾生平等 眾生是佛 涅盤成佛成就佛果超脫輪迴。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儒家理天,行儒家清淨思想修真亦可超脫六道輪迴。

佛法無邊 普渡眾生 仙道貴生 無量度人。

27樓:薤露陽阿

認識上有誤。

別人跟你說孔子思想很多從道家來大概也就是「孔子問道於老子」,但實際上差別很大。簡單講,《老子》一書不過5000多字,其核心思想是提出與現實世界的「有」相對的「無」的概念,無就是「道」。它主要還是本體論的。

孔子學說則是著眼於現實世界,偏重於倫理,提出了「仁」「禮」「中庸」「正名」等範疇。

說佛家受「中庸」觀點的影響也不對,我想,別人跟你這麼說大概意指佛學中觀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的聯絡。但事實上,佛家中觀講的「不落兩邊」和儒家講的中庸之道也是本質上不同的,儒家的中庸從本質上講是指導道德實踐的理論,而佛家的中觀是免於落入常見和斷見,即是非有非非有。

這三家實際上的核心思想是很不同的,基本上沒什麼聯絡。

28樓:網友

儒道釋 名稱不同意相同。就像所有宗教門派一樣。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產生不同宗教派別。最初達到目標目的相同,教人有心靈寄託,行善道。只是後來被私利之人利用,變得不清不濁。

孔子子的思想不是從道教上來的。孔子主入世救世,老子主出世。目地地不一樣。

佛教源於印度,到中國後被漢化儒化。並不是佛教思想受孔子觀點影響。是中國能同化種群也能同化文化和宗教。有容乃大。

29樓:網友

儒:皮;

道:骨;佛:心。

身為乙個人,需要『皮 骨 心』的協調,才能把現實活的更美好。

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智清明,美滿幸福。

30樓:衣飛鳥

儒釋道,這麼多年沒聽過?別扯了,初一歷史就學了道家非道教,道家創始人老子比孔子早從孃胎裡出來(人叫老子!),孔子借鑑道德經也是可能的,但是道教是張陵於漢代創立的,孔子穿越了?

至於下乙個問題,這是外來戶打入本地入鄉隨俗,充分適應市場環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本地佛教還是吸收了不少被統治者推崇的儒家思想。

區別:教義分別是:順從,服從,屈從。

31樓:網友

道教講的是清淨無為,修仙修真。

佛教講的是眾生平等,眾生皆可成佛。超脫輪迴,成就佛果。

孔子講的是中庸之道,仁心天下。

32樓:網友

國學大師葉曼講儒釋道文化。

33樓:網友

道教是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我們中國土生土養的,佛教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孔子的思想一般是指儒家思想,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讓道教得到傳播,就必須改革,得到統治者的推崇,所以加入儒家思想。

34樓:匿名使用者

簡略說下。孔子所說是處事。道教所說是養生。

而不能究竟。佛教更勝一籌。是解決真正的苦。

按佛所說的因果法則。處事圓融。心情愉悅。

當然就會長壽無病。進而現世就能得到快樂。平安。

健康。長壽。富足,最好跳出輪迴。

能解決一切苦難。

孔子之道的影響是什麼

35樓:科普小星球

孔子之道,即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社會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孔子之道促進人類強調人的社會性存在。

2500年前,孔子創立了儒學,孔子思想的突出特點在於對以前數千年文化的繼承總結、凝練提公升。孔子「天下為公」觀念指人的公德意識和公共意識,強調人的社會性存在。儒學注重人性和人的價值,考慮人與人、家與家、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致力於處理人情和人義、天理與人慾的關係。

2、孔子之道促進仁愛精神的傳播。

儒家注重「人道大倫」,希望推衍「愛與敬」。儒家的「仁愛精神」、「敬畏觀念」,對於人的道德培養,尤其對於青少年的是非觀、價值觀培育有重要價值。

3、孔子之道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己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36樓:無語翹楚

影響著中華人民的性格趨向,儒家學要互愛,要幫助別人,每個人都是平等專的。道家思想。

屬乘物以遊心的境界,不要受世俗的牽拌,境界要放大,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

孔子之道乃儒家之道。

1,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禮」

2,政治主張是「為政以德」

3,哲學思想對鬼神敬而遠之。

4,教育物件:主張「有教無類」

5,教育方法:主張「因材施教」

6,學習方法和態度:主張「當仁不讓師」

37樓:皖南舊事人

儒家文化的思想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而且歷代王朝所沿用。今天我們大力弘揚,儒家思想,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38樓:ˉ蕜傷

首先,大一統精神的影響。

其次,中庸之道的影響。

第三,歷史思維模式的影響。

第四,儒者身份的影響。

孔子是如何重視美育的教育的

孔子重視美育教育陶冶,表現在他要求 們嚮往 追求美好的事物,如說君子要 之美 顏淵 要 尊五美 堯曰 五美 指 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以 五美 之一的 威而不猛 為例,孔子的解釋是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就是說,衣冠整潔,舉止莊重,...

孔子是在齊國之前還是之後,孔子為什麼從齊國回到了魯國?

是在齊國之後的。齊國的歷史很久遠。周朝建立 後,周天子封建姜尚於山東一帶,為 齊 也就是 姜齊 後來,春秋時期,姜齊被田氏所取得,為 田齊 孔子時候有齊國,齊國建國在孔子出生之前 齊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乙個諸侯國,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

孔子的後代是孔令奇嗎,孔融 孔令奇,都是孔子的後代嗎?

孔子 子 孔鯉 孫 孔伋 曾孫 孔白 玄孫 孔求 六代孫 孔箕 七代孫 孔穿 八代孫 孔謙 九代孫 孔鮒 孔樹 孔騰,漢高祖劉邦封孔騰為 奉祀君 十代孫 孔忠 十一代孫 孔武 十二代孫 孔延年 十三代孫 孔霸,漢元帝封為 褒成侯 賜食邑八百戶。十四代孫 孔福,被漢成帝綏和元年封為 殷紹嘉侯 十五代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