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大愚若智
《錢塘湖春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律。
原文如下: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全詩翻譯:
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
幾隻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
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
湖東景色,令**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相見歡》是南唐後主李煜(存疑)的名篇。
原文如下: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叢和滋味在心頭。
全文翻譯祥鄭迅:
默默無言,孤孤單單,獨自一人緩緩登上空空的西樓。
抬頭望天,只有一彎如鉤的冷月相伴。
低頭望去,只見梧桐樹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籠罩在清冷淒涼的秋色之中。
那剪謹此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正是亡國之苦。
那悠悠愁思纏繞在心頭,卻又是另一種無可名狀的痛苦。
錢塘湖春行 意思
2樓:網友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3樓:網友
[詞語註釋]
春行:春天散步。
孤山寺:在西湖白堤孤山上。
賈亭:唐代杭州刺史賈全所建的賈公亭,今已不存。
初平:遠遠望去,西湖水面彷彿剛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齊平。
雲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裡指下垂的雲彩。
暖樹:向陽的樹。
亂花:指紛繁開放的春花。
淺草:初春的草,儘管很多,但還不很高。
沒(mò):隱沒。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
行不足:遊賞不夠,即反覆遊賞。
4樓:匿名使用者
一道優美的弧線劃過眼前,我不禁浮想連篇,這精彩的弧線啊,凝結著多少辛勤的汗水,無倫的弧線啊,寄託著多少熱切的期盼。它是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沒有什麼遺憾,只會留下一片美的體驗。我要永遠將你留下讓我的心中印上一條弧線。
5樓:泰輔導
錢塘湖春行「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
錢塘湖春行的作者是誰
6樓:九州春夏春秋
《錢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慶二年,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錢塘湖春行》就寫於白居易在任杭州期間,具體時間為長慶。
三、四年間的春天。
錢塘湖春行》的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錢塘湖春行》的賞析。
錢塘湖春行》是一首短小精悍的遊記,描繪了早春時期的西湖美景。全詩一共四聯八句,首聯描繪了錢塘湖的方位和景色以及早春的湖面風光。頷聯呈現全景式的春天景象,從鶯啼燕舞中表現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頸聯從上一聯的仰視開始轉入俯視的視點,展現了早春草木初長的景象。尾聯最後兩句,作者從上一聯的主觀視角更進一步,直抒胸臆,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湖東的景色過於美麗,因此「行不足」,詩人餘興未闌。
錢塘湖春行,錢塘湖春行譯文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註釋 選自 白氏長慶集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1 孤山寺 南朝陳文帝天嘉 560 566 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 位於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後湖與外湖之間...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遊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註釋1 孤山寺 南朝陳...
錢塘湖春行 賞析
抒發了對錢塘湖春景的喜愛及讚美之情。最愛。錢塘湖春行 是一首寫景詩,整首詩描繪出了西湖的絕妙美景。詩的。一 二句寫了湖水動態的美,三 四句用黃鶯和燕子寫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最後四句則是作者根據自己的觀察和欣賞判斷所寫出的,用客觀的事物表達自己主觀的感情。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