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鑄鼎於荊山,荊山說的是哪的荊山??

2023-05-27 21:40:02 字數 2773 閱讀 5602

這是那個荊山

1樓:作鱻顯孤獨

你好,麻煩發**。荊山,山名,我國有五座荊山,分別在湖北省南漳縣西部,陝西省閻良區、三原縣、富平縣三地交界處,河南省靈寶縣閿鄉南(亦名覆釜山),安徽省懷遠縣西南,甘肅省靈臺縣。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湖北省保康縣的荊山。

"慟哭三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樓:你好嘛

這句話的白話翻譯是:」全軍痛哭披上了縞素,哪知道將軍衝冠一怒是為了紅顏。「這句話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圓圓曲》,原文如下: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蒙特內哥羅,哭罷君親再相見。

白話翻譯:君王當年離開了人間,將軍破敵收京讓開了山海關。

全軍痛哭披上了縞素,哪知道將軍衝冠一怒是為了紅顏。

還說紅顏流落不是他所繫戀,還說逆賊命定滅亡是因為迷於飲宴。

像閃電般掃蕩黃巾平定蒙特內哥羅,哭畢君王和老父親再和她相見。

此詩通過明末清初名妓陳圓圓與吳三桂的聚散離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譴責了吳三桂的叛變行為。全詩巧妙地將吳三桂、陳圓圓同吳王夫差、西施聯絡起來,同時又運用不少史書典故入詩,從而使詩篇籠罩了一種深沉的歷史感。

3樓:3期士官

據說,這是吳三桂的詩。當時他正在關外駐軍,聽說京城被李自成的起義軍攻占,皇帝自殺,自己的愛妾陳圓圓被掠走,於是寫下以上兩句。

慟哭三軍俱縞素——表示哭著看到士兵都在戴孝。

衝冠一怒為紅顏——之所以氣憤之極(甚至後來引清軍入關)都是為了愛人。

一般認為,這是他叛逆、投降,為自己謀求後路的藉口。

4樓:陳贛江

馬子被人搶,帶小弟搶回來。

傳說中黃帝鑄鼎採銅的首山指的是現在的哪座山?

5樓:熱心且樸素的小高山

首山在河南襄城縣南5裡,首山並不大,橫豆8裡,為800裡伏牛之首,故名首山。相傳天下名山有8座,首山為其中之一。當年黃帝鑄鼎煉丹 ,曾採銅此山。

至今,山腳下仍儲存著明嘉靖年間的大型磚雕"黃帝採銅圖"影壁。山的西北面,有"中州第一禪林"之譽的幹明寺。因寺建在山陰,故俗稱"背影寺"。

6樓:富道師

黃帝鑄鼎塬位於靈寶市陽平鎮,距三門峽市80公里。《史記?封禪書》記載,古時荊山一帶災情嚴重,黃帝聞訊從崑崙山來到荊山察看。

為了煉出仙丹給老百姓治 病,他採首山之銅,汲湖水,鑄鼎於荊山之下。

象徵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銅鼎。

7樓:夏侯陽蘭

挺拔秀立的首山位於古城東北,介於古城與海濱之間,距古城公里,因形似人首而得名。她險峻且旖旎,威武而可親,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為遊人所傾慕。

從此後,荊山埋玉.誰能告訴我含義

8樓:網友

荊山,黃帝鑄鼎所在。昔傳「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澝。」

自鼎成後,至周厲王時,復有卞人名和,得玉璞山中,奉而獻之厲王。石貌醜,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

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三日三夜,淚盡而繼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故,這句採用了和氏璧的典故。也就是把自己比喻成美玉。

9樓:網友

金縷曲·退隱謠。

魚肚天邊旭。

望川原,炊煙競起,曙光初浴。

遠望蒼茫聽四野,左近荒雞斷續。

人未舞,此時無慾。

怒發嶽公心激烈,似呼天鄒子懷憂鬱。

向何處,書冤獄?

秫田幾畝隨心育。

學淵明,南山醉柳,東籬賞菊。

不肯折腰求五斗,已倦燈紅酒綠!

從此後,荊山埋玉。

今日臥龍三國策,待他年安石一棋局。

小兒輩,凱旋曲。

10樓:網友

呵呵,接樓上,把自已比喻成未被發現的美玉。

也就是說,我有安邦定國之材,但沒有人知道,於是我就先隱居起來以待能識我才幹的人,再出山「做個大的」

黃帝所鑄鼎的名字是什麼?

11樓:天涯書卷客

相傳,黃帝鑄三鼎,名為天、地、人。

12樓:vampire楠爵

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梁州鼎、雍州鼎和豫州鼎。

帶火移星陸,公升雲出鼎湖的意思

13樓:余心敬茹

龍 帶 火 遊 動 於 天 宇 之 中 ,龍 乘 雲 而 上 出 荊 山 , 鼎 成 後 , 有 蒼 龍 迎 黃 帝 公升 天。

14樓:你老跟我

《 龍 》(唐 · 李 嶠)

銜 燭 耀 幽 都 , 含 章 擬 鳳 雛 。

西 秦 飲 渭 水 , 東 洛 薦 河 圖 。

帶 火 移 星 陸 , 公升 雲 出 鼎 湖 。

希 逢 聖 人 步 , 庭 闕 正 晨 趨 。

移 星 陸 」(龍 帶 火 遊 動 於 天 宇 之 中 , 火 」 為 蒼 龍 七 星 中 亮 度 最 大 者 及 「 出 鼎 湖 」(龍 乘 雲 而 上 出 荊 山 , 傳 說 黃 帝 鑄 鼎 於 荊 山 下 , 鼎 成 後 , 有 蒼 龍 迎 黃 帝 公升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