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十二州的地理位置,三國時期的十二個州各在現在哪個省

2022-10-30 19:25:03 字數 6211 閱讀 5632

1樓:李子聊車

司隸州東漢州名。亦稱司隸校尉部。東漢時轄郡七,縣一百零六。

治所,即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司隸州的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

青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

幽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徐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

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

冀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九,縣一百。治所鄴縣,在今河北臨漳西南。三國曹魏移治信都縣,在今河北冀縣。轄地相當於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

荊州 東漢州名。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縣,在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縣,在今湖北襄樊市。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揚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二。治所歷陽,在今安徽和縣。漢末移治壽春,在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兗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八,縣八十。治所昌邑縣,在今山東金鄉西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

豫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七。治所譙縣,在今安徽亳州。轄境相當於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涼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三國營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益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一百一十八。治所雒縣,在今四川廣漢。漢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轄境相當於今四川、雲南、貴州大部,及陝西、甘肅、湖北的一小部分。

幷州 東漢州名。轄郡九,縣九十八。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西、內蒙古自治區、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

交州 東漢州名。轄郡七,蒼太十六。治所龍編,在今越南河內以北。三國孫吳移治番禺,在今廣東廣州。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

雍州 東漢州名。東漢興平元年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轄郡九。治所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轄境相當於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涼州。因地處中原之西部而稱西州。

荊襄九郡

即荊州。荊州曾以襄陽為治所,故以此相稱。東漢初,荊州置七郡,後增置襄陽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荊州。按:當為九郡四十二縣。東漢荊州共轄縣實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實為南陽、江夏、襄陽三郡所轄縣數目。

江東八十一州

江東六郡實為九十二縣。

廣州 州名。東吳所置。轄十郡、國。治所番禺,在今廣東廣州南。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

蔡頗 即蔡州、穎川。按:蔡州,本漢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縣。二地:處穎水、汝水上游,順二水可達淮河,抵壽春。

隴右 指隴山以西地區,即涼州。相當於今陝西隴縣西部甘肅一帶。

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涼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2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好玩的辦法,玩三國志11,特別清楚,連山川地形都有了

三國時期的十二個州各在現在哪個省

3樓:文庫是我家

司隸州東漢州名。亦稱司隸校尉部。東漢時轄郡七,縣一百零六。

治所,即州行政機構所在地,在洛陽縣。洛陽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陽東北。司隸州的轄境相當於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陝西渭河平原。

青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六十五。治所臨淄縣,故城址在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臨南以東的北部地區。

幽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一,縣九十。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大興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徐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五,縣六十二。治所郯縣,在今山東都城縣。

漢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蘇邳縣東。三國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蘇徐州。轄境相當於今江蘇長江以北及山東南部地區。

冀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九,縣一百。治所鄴縣,在今河北臨漳西南。三國曹魏移治信都縣,在今河北冀縣。轄地相當於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北部。

荊州 東漢州名。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縣,在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縣,在今湖北襄樊市。轄境相當於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揚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二。治所歷陽,在今安徽和縣。漢末移治壽春,在今安徽壽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淮河和江蘇長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

兗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八,縣八十。治所昌邑縣,在今山東金鄉西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西南及河南東部。

豫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六,縣九十七。治所譙縣,在今安徽亳州。轄境相當於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東的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涼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九十八。治所隴縣,在今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三國營魏移治姑臧縣,在今甘肅武威縣。轄境相當於今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陝西西部。

益州 東漢州名。轄郡、國十二,縣一百一十八。治所雒縣,在今四川廣漢。漢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轄境相當於今四川、雲南、貴州大部,及陝西、甘肅、湖北的一小部分。

幷州 東漢州名。轄郡九,縣九十八。治所晉陽,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西、內蒙古自治區、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

交州 東漢州名。轄郡七,蒼太十六。治所龍編,在今越南河內以北。三國孫吳移治番禺,在今廣東廣州。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區。

雍州 東漢州名。東漢興平元年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轄郡九。治所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轄境相當於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

西州 即涼州。因地處中原之西部而稱西州。

荊襄九郡

即荊州。荊州曾以襄陽為治所,故以此相稱。東漢初,荊州置七郡,後增置襄陽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荊州。按:當為九郡四十二縣。東漢荊州共轄縣實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實為南陽、江夏、襄陽三郡所轄縣數目。

江東八十一州

江東六郡實為九十二縣。

廣州 州名。東吳所置。轄十郡、國。治所番禺,在今廣東廣州南。轄境相當於今廣東、廣西。

蔡頗 即蔡州、穎川。按:蔡州,本漢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縣。二地:處穎水、汝水上游,順二水可達淮河,抵壽春。

隴右 指隴山以西地區,即涼州。相當於今陝西隴縣西部甘肅一帶。

補充荊州(佔有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長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陽;在今兩湖,兩廣部分,河南,貴州一帶)

兗州(今河北省東南部、山東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東北部)

雍州(今陝西中部北部,甘肅東南部除外,青海東南部,寧夏一帶)

青州(東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東的東部一帶)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還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徐州(今山東省東南部和江蘇省的北部)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東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揚州(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在今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

涼州(自華山之陽起,直到黑水,應包括今陝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者還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三國的地理位置分別是什麼?

4樓:草是一顆植物

曹魏主要在長江、秦嶺以北 。

蜀漢主要在四川、貴州、雲南 。

東吳主要在長江以南 。

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後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後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東漢末年,朝綱混亂。內有 董卓鉅奸權傾朝野,專橫跋扈;外有黃巾軍起義,撼動社稷。時有 曹操韜光養晦,欲為國除害。

逃出京城後, 曹操與各地諸侯袁紹、劉備、孫堅等二十路豪傑會盟,共同討伐董卓。

幾番征戰,董卓最終死於義子呂布之手。此時大漢氣數將近,英雄豪傑皆覬覦天下,因此上演了群雄逐鹿的爭霸大戲。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夏侯淵、司馬懿等風雲人物相繼入世,魏、蜀、吳三分天下,千古傳奇流傳至今。

東漢末年,朝綱混亂,天下群雄爭霸,戰亂不休。最終中國大陸被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在鄴城即位為魏王,國號魏,是為魏國。

公元220年,曹操其長子曹丕正式在許昌登基為大魏皇帝。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登基為大漢皇帝,國號漢,改元章武,是為蜀國。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登基為吳國皇帝,國號吳,改元黃龍,是為吳國。自此,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分天下

5樓:霓脦那些

曹魏的疆域主要是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至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佔東漢荊州西部)、益州及漢中。

孫吳的疆域在孫策時即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

一、曹魏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佔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

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

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幷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曹魏於西域設定管轄海頭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復改郢州為荊州。

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併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二、蜀漢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

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

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三、東吳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

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荊州、揚州、交州。

於226年設定廣州,後併入交州。至264年復設,共增加一州。

對外關係

三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大多是蜀漢與孫吳同盟對抗曹魏,取得三國互相制衡。吳蜀聯盟是諸葛亮依據隆中對策制定下來的策略,此聯盟經歷建立、破壞、保持三個階段。曹操南征荊州之際,魯肅就勸孫權與劉備結盟,並會劉備於當陽長阪,又對諸葛亮說我是諸葛瑾好友。

諸葛亮認為江東無法獨自與中原抗衡,孫權也不會屈服於曹操,認定孫、劉定須聯盟抗曹。周瑜也認為曹軍數量雖多,但兵疲將疑,不需畏懼。最後,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擊敗曹操。

破壞階段:劉備占領荊、益二州後,孫權趁關羽北伐襄樊之際,派呂蒙襲取荊州,孫劉聯盟破裂。

而後曹丕稱帝,孫權甚至願意成為曹魏藩屬,受封為吳王。孫權又任用陳化、馮熙、沈珩與曹魏外交,使得曹丕在軍事上猶豫不決。而後劉備伐吳,被陸遜於夷陵之戰擊敗。

曹丕至此才以藉口發兵三路南征孫權,但都被孫權沿長江抵禦強敵。

最後是保持階段: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馬上派鄧芝東去與孫權重修好,孫權聽從鄧芝建言後,就自絕曹魏,與蜀漢聯合,並且派張溫與蜀漢和好。之後諸葛亮又派費禕、陳震與吳通好。

到孫權稱帝後,雙方甚至協議平分中原,這些都體現了諸葛亮治實精神。

三國時期有哪些名人,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名人分別有哪些?

毛批 三國 有三國24位名將的排名 一呂二趙三典韋 呂布 趙雲 典韋 四關五馬六張飛 關羽 馬超 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 黃忠 許儲 孫策 太史慈 夏侯敦 夏侯淵 二張徐龐甘周魏 張遼 張頜 徐晃 龐德 甘寧 周泰 魏延 神槍張鏽與文顏 張鏽 文醜 顏良 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三國時期起止標誌分別,三國時期開始的標誌是什麼

赤壁戰前曹操的優勢是非常大的 第一,曹操 挾天子令諸侯 諸侯自然在道義上難以爭鋒 第二,曹操以新勝之軍南下,其氣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數倍於孫 劉兩家。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優勢,孫劉聯軍的戰績更以輝煌。此戰,孫劉軍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果斷 以少勝多的的著名戰例。赤壁戰後,曹操退回北方...

三國時期除了複姓,字的都有誰,三國時期除了複姓,三個字的都有誰

不是複姓三個字極少,比如邢道榮,一般三國時期都是單名 曹安民 曹操之侄,在宛城之戰被殺 2 單子春 魏國琅牙太守,曾譽年輕時的管軻為 神童 3 辛憲英 辛毗之女 4 尹大目 魏國殿中校尉,曹爽親信 5 傅士仁 關羽部將,投降東吳 6 郭攸之 蜀漢大臣,貞亮死節之臣 7 黃承彥 諸葛亮岳父 8 劉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