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遊桃花源閱讀答案,《再遊桃花源》答案

2022-10-12 04:15:07 字數 5659 閱讀 1109

1樓:匿名使用者

(1)明日(明天,第二天 ) (2)可(大概 ) (3)朔(沿著 )2 用現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

泊水溪,與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

解釋: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

3從選文中的描寫來看,桃花源外面的地形有什麼樣的特點?

答:首先是美(桃可千餘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餘),其次是險(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第三是幽(朔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齧,皆若靈壁。)

2樓:黃泰羅奧特曼

1.選(6)

2.(1)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 (2)大概上千棵桃樹,中間的道路像錦繡織成的

3.美在靈璧奇石 桃林小路 泉水細流。美在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的壯麗景色 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感受

4.再遊桃花源並沒有太多的嚮往和喜愛。而桃花源記的優美景色充分和現實社會做鮮明的對比,表現出作者對這樣世界的嚮往和喜愛之情 ,代表的意義不同,乙個是描寫現實生活的生靈塗炭;乙個是描寫生活的美好

《再遊桃花源》答案

3樓:匿名使用者

翻譯:第二天經過桃源縣,到了綠蘿山下,山峰極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馬雪濤(可能是乙個景點名)前,因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

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上千棵桃樹,中間的道路像錦繡織成的,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泉水細細的流淌,沿著水向上尋找源頭,越走越高。石頭被泉水侵蝕,都像峭壁一樣。

1、首先是美(桃可千餘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餘),其次是險(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第三是幽(朔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齧,皆若靈壁。)這些特點正印正了《桃花源記》中的景物描寫「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在下列橫線上填出與《桃花源記》中描寫相似之處a 桃可千餘樹__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b 花蕊藉地寸餘__落英繽紛

c 朔源而上__緣溪行

《遊桃花源記》答案

4樓:墨馨love亮哥哥

對不起答案我沒有,我想作業上的題對你來說是很簡單的,你只是不想做而已,自己要多總結多思考,這樣作業對你才能起到提高的作用,作業是對你學過的知識的鞏固和加深了解,請你千萬不要把它當成負擔。

《再遊桃花源》的翻譯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天經過桃源縣,到了綠蘿山下,山峰極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馬雪濤(景點名,桃源八景之一)前,(因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

大概有上千棵桃樹,中間的道路像錦繡織成的,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泉水細細的流淌。沿著水向上尋找源頭,越走越高。石頭被泉水侵蝕,都像峭壁一樣。

①明日:第二天。

②踞:蹲坐

③泊:停泊

④彌:更加

⑤可:大約

⑥溯:逆流而上

袁中道的《再遊桃花源》美在**

〔1〕環境優美(桃可千餘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餘)。

〔2〕險峻(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3〕幽深(溯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齧,皆若靈壁)《桃花源記》與《再遊桃花源》的對比

《再遊桃花源》表達的是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遊覽時的喜悅之情。

《桃花源記寄託》了作者一種政治理想:沒有戰亂,沒有壓迫,人們安居樂業,和平安寧。

再遊桃花源翻譯

6樓:宰父痴春易炎

翻譯:第二天經過桃源縣,到了綠蘿山下,山峰極多,而且很陡峭。到了白馬雪濤(可能是乙個景點名)前,因為上面有怪石,所以船上的人都蹲坐在船中,(不敢起身)。

船停泊在溪水旁,我和其他人步行進入桃花源,到了桃花洞口,大概上千棵桃樹,中間的道路像錦繡織成的,地上的花瓣有幾寸高,泉水細細的流淌,沿著水向上尋找源頭,越走越高。石頭被泉水侵蝕,都像峭壁一樣。

1、首先是美(桃可千餘樹,夾道如錦幄,花蕊藉地寸餘),其次是險(諸峰累累,極為嗖削。至白馬雪濤處,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第三是幽(朔源而上,屢陟彌高,石為泉齧,皆若靈壁。)這些特點正印正了《桃花源記》中的景物描寫「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在下列橫線上填出與《桃花源記》中描寫相似之處a桃可千餘樹__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b花蕊藉地寸餘__落英繽紛

c朔源而上__緣溪行

7樓:tony馮小乙

本文是陶淵明晚年所寫的《桃花源詩》的序言。

這篇序描繪了乙個沒有君主、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理想社會,人們過著安定、和睦、自給自足的淳樸生活。這雖然是乙個的空想的社會,但它表現了作者對這種美好社會的嚮往,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渴望擺脫剝削壓迫和頻繁的戰亂、追求幸福和安寧生活的願望。這當然也是對黑暗腐朽社會的一種含蓄而深刻的批判。

正因為如此,「世外桃源」在千百年來的封建社會中,成為人們心目中理想社會的代稱。

【第一段】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註釋】

1、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

2、武陵:郡名,現在湖南常德一帶。

3、為:動詞,作為。

4、緣:沿著,順著。

5、行:前行,這裡指划船。

6、遠近:偏義複詞,這裡指遠。偏義複詞,不作為中考考試內容。

7、逢:遇到。

8、鮮美:鮮豔美麗。今指新鮮美味。本詞屬於古今異義詞。

9、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

10、繁多而紛亂的樣子。

11、異: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

12、窮:窮盡,這裡是「走到……的盡頭」的意思。詞類活用,形容詞作動詞。

【翻譯】

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魚為生。(一天),他們順著溪水划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別的樹,花草遍地,鮮豔美麗,落花紛紛。

漁人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他)又向前划行,想走到(這片)桃林的盡頭。

【第二段】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註釋】

1、盡:盡頭。

2、得:出現。

3、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4、舍:離開。

5、入:進去。

6、才:只,僅僅。

7、豁然:寬闊明亮的樣子

8、儼然:整齊的樣子。

9、桑竹之屬:桑樹、竹林這一類事物。之,指示代詞,這,這個。屬,類。

10、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指田間小路,南北方向為阡,東西方向為陌。交通,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今指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屬於古今異義詞。

11、相聞:可以互相聽到。

12、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13、黃髮垂髫:借代,指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說是長壽的象徵,用以指老人。垂髫,垂下來的頭髮,用來指小孩子。

14、怡然:愉快的樣子。

【翻譯】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山洞,(洞裡)彷彿有點兒光亮。便離開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

又向前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寬闊明亮。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齊,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這一類事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可以互相聽到。

那裡面的人們來來往往在田野裡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愉快自得其樂。

【第三段】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

「不足為外人道也。」

【註釋】

1、所:代詞,處所、地方。

2、具答之:詳細地回答了村子裡問話的人。具,同「俱」,詳細地。之,代詞,這裡指村子裡問話的人。

3、要:同「邀」,邀請。

4、鹹來問訊:都來打聽訊息。鹹,都。問,問候。訊,訊息,這裡用作動詞,打聽訊息。

5、妻子:妻子和兒女。今指男子的配偶。古今異義詞。

6、邑人:同邑的人,這裡指鄉親鄰人。古時小城市、縣、村落都可以稱為「邑」。

7、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8、焉:兼語詞,從這裡。相當於「於之」「於此」。

9、遂:於是,就。

10、乃:竟然

11、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無」「倫」是兩個詞,不同於現代漢語裡的「無論」。屬於古今異義詞。

12、為:介詞,對,給。

13、具言:詳細地說出。

14、嘆惋:感嘆、惋惜。

15、不足:不值得。今指不充分、不滿足。屬於古今異義詞。

【翻譯】

村裡人看見漁人,竟然非常驚訝,他們問漁人從**來,他詳細地回答了村子裡問話的人。村裡人便邀請他到自己家,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人聽說來了這樣乙個人,都來打聽訊息。

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率領他們的妻子兒女和同鄉們來到這與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了,於是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絕。(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魏晉兩朝就更不必說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都感嘆、惋惜。

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就飯(來款待他)。(漁人)停留幾天後,(向村裡人)告別離開。(臨別時),這裡的人告訴他說:

「(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說啊!」

【第四段】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註釋】

1、 得:找到。

2、便扶向路:就順著舊的路(回去)。扶,沿、順著。向,從前的、舊的。

3、處處志之:處處做標記。志,動詞,做標記。之,音節助詞,不譯。

4、及郡下:到了郡城。及,等到。郡,指武陵郡。

5、詣:到。特指到尊長那裡去。

6、即:立刻。

7、所志:所字結構,所+動詞=名詞。這裡指所做的標記。志,動詞,做標記。

8、遂:終於、最終,表結果。

【翻譯】

(漁人)已經出來,找到他的船,就順著舊的路(回去),處處做標記。到了郡城,去拜訪太守,報告了這番的經歷。太守立刻派人跟著他前去,尋找以前所做的標記,最終迷失了方向,不再能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第五段】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註釋】

1、南陽:郡名,治所在現在河南南陽。

2、劉子驥:名驎之,《晉書·隱逸傳》裡說他「好遊山澤」。

3、規:計畫。

4、未果:沒有實現。果,實現。

5、尋:隨即,不久。

6、問津:問路,這裡引申為訪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翻譯】

南陽人劉子驥,是乙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說這件事後,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沒有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描繪桃花源,描寫桃花源的古風句子

樓主,300多字了,要不多寫點?刪點就是了,撿重點寫。我理想的桃花源十分簡單,那就是乙個有山有水的的地方。其實在我的心中一直有個很渴望像去得地方,那就是九寨溝,雖然他和作者所說的桃花源不一樣,它沒有那片片的桃花林,但是它給我的感覺卻和桃花源一樣,他讓我覺得神清氣爽,讓我有種進去了就不想出來的感覺。遠...

桃花源善結桃花緣下聯,桃花源善結桃花緣下聯我對的上聯為!梅蘭芳情繫梅蘭放。

桃花源善結桃花緣下聯 我對的上聯為!梅蘭芳情繫梅蘭放 還算不錯的對句。梨花頌情牽梨花弄 桃花源善結桃花緣 對聯,生對什麼 要看具體語境的 對發 死 活 等等都可。1生對熟。2生對絕。3生對起。生對 老青有醉 起落去死出 子動卒活存 產騙畸在下等等 死 滅 熟 起 等等多了去了 真實對聯 請文學高手出...

桃花源記的譯文,桃花源記譯文

東晉太元年間,有個武陵人以捕魚作為職業。有一天他順著溪水划船前進,忘記了路程有多遠。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樹緊靠著溪流兩岸生長,長達幾百步 這兒的步在古代是乙個計算單位,並非是現代的一步 中間沒有其他的樹,野花野草鮮豔美麗,地上的落花繁多。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桃林的盡頭。桃林在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