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形成風的三種力及特點,簡述東亞季風形成的原因及其特點 用高中地理知識回答,謝謝

2022-09-02 02:00:02 字數 3909 閱讀 1187

1樓:匿名使用者

近地面的風受三個力的影響:

①水平氣壓梯度力決定風向和風速,風從高壓吹向低壓。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力越大。

②地轉偏向力,只影響風向不影響風速。緯度越高地轉偏向力越大。

③摩擦力,只影響風速,不影響風向。下墊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風力就小。海平面的摩擦力就小。

在高空風向只受到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風向最終和等壓線平行。

簡述東亞季風形成的原因及其特點?(用高中地理知識回答,謝謝)

2樓:匿名使用者

東亞季風形成的原因:亞洲與太平洋之間存在明顯的海陸熱力差異。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亞一帶形成冷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氣壓帶。

蒙古高壓與太平洋低壓、赤道低壓之間存在氣壓梯度力,並且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反氣旋。其中的偏北風南下影響亞洲東部大面積地區,這就是東亞的冬季風。夏季在印度一帶形成熱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副熱帶高壓帶斷裂、保留的海洋上,北太平洋上存在乙個高壓中心。

北太平洋高壓中偏南氣流影響東亞地區,這就是東亞地區的夏季風。

冬季風特點:風向為偏北風,控制時間長,影響範圍大,帶來寒冷乾燥的天氣甚至形成寒潮。

夏季風特點:風向為偏南風,控制時間短,影響範圍小,帶來豐富降水。

3樓:

東亞季風形成原因: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瀕臨世界最大的大洋,海陸熱力差異最大。

東亞季風形成特點:冬季風,寒冷乾燥。夏季風,寒冷乾燥。

4樓:諸神之王愛歐

雨熱同期,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形成原因;副熱帶高壓在北回歸線來回移動

5樓:

已經過了三年了,我只記得一句話,東亞的季風性氣候是由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造成的。

6樓:周洋宇懶羊羊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7樓:

海陸面積大,高低氣壓明顯

夏季:東南季風,溫暖潮濕

冬季:西北季風,寒冷乾燥

8樓:匿名使用者

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是:1,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2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冬季刮東北風,夏季刮西南風,其成因是夏季氣壓帶往北移,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呈西南風。

9樓:蹇玉花襲丁

我是這樣來教學生的:東亞與南亞的季風如同中國字「八」,南亞風向是「八」的一撇,東亞風向是「八」的一捺;另外冬季風是從陸地吹向海洋,夏季風是從海洋吹向陸地。

高中地理:如何區分風力沉積,風力侵蝕,流水沉積,流水侵蝕?他們各自形成怎樣的地貌

10樓:吸溜兒兒

風力沉積是指在風的行徑途中,由於攜帶物自身重力而沉降下來,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流水沉積作用是因為水流速度的減慢和水流量的減小造成的。

風力侵蝕是在氣流衝擊作用下,土粒、沙粒脫離地表,被搬運和堆積的過程。

流水侵蝕是地表水在流動過程中,侵蝕地面,而且把侵蝕的物質,經搬運後堆積起來,形成各種侵蝕堆積地貌。

11樓:葬lang魂

要區分這幾種力量結果形成的地貌,首先要 區分沉積作用與侵蝕作用的區別:

1)沉積作用一般形成的地貌較平坦

2)侵蝕作用一般形成地貌溝壑不平

然後我們來區別這幾種作用形成地貌:

1)風力沉積一般形成堆積高原、沙漠。如,黃土高原最為典型2)風力侵蝕一般形成戈壁、凸山等。如,蘑菇雲典型3)流水沉積一般形成沖積扇、河口三角洲等。

如,長三角4)流水侵蝕一般形成河谷等。如,黃土高原最典型希望能幫到你,要想弄清楚 最好看一下高中地理書第一冊自然地理部分。

12樓:匿名使用者

風力作用和流水作用指的是作用力,即引起沉積、侵蝕等變化的原因是受什麼外力引起的。

一般乾旱地區風力作用為主;濕潤地區流水作用為主。

侵蝕和沉積是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

通俗的說:侵蝕是把原有的東西帶走了,如戈壁是原有的細小物質被帶走了,留下了帶不走的東西。沉積是原來沒有,被風力或流水等外力從別處帶來的,如黃土高原的形成是風吹來的沉積物日積月累的沉積形成的。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高中地理課本上講得很清楚,自己仔細看看書,在總結一下,就應該能記的差不多。

14樓:匿名使用者

這主要靠記憶吧!風力沉積主要考黃土高原,風力侵蝕主要考蘑菇石,形成的地貌有戈壁灘,流水侵蝕考的方面主要是河口偏轉吧?但也有形成山谷三角洲。 有意討論q聊405960120

1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取決於你在什麼省讀的高中 也就是說你用的什麼教材

高中地理 總共有哪些季風氣候 分別有什麼特點? 我高二會考 謝謝!

高中地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信風帶形成的原因?

16樓:匿名使用者

1、 赤道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氣流強烈對流上公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上公升過程中降溫冷卻,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雲致雨,高溫多雨。

2、 極低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極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極低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較低。氣體遇冷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增溫,大氣中的水汽不能凝結,幹(燥)嚴寒

3、 副熱帶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區上公升氣流,源源不斷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積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增溫,高溫乾燥

4、 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從極地吹來的冷而重的東風與從副熱帶高氣壓地區吹來的暖而輕的盛行西風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被迫抬公升,地面形成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寒冷濕潤

二、 六個風帶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公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濕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

17樓:地理受好者

noitlr回答正解!如果有高中地理教材,課本中解說比較詳細,不過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18樓:

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陽輻射在緯度上的差異。詳細原因如樓上所說

高中地理:請畫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風,要標明摩擦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風向。

19樓:半山樹

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氣壓梯度力:它是使大氣由高壓區流向低壓區的力.

高空:只受地轉偏向力和水平氣壓梯度力

低空:受地轉偏向力、水平氣壓梯度力和摩擦力方向: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與風向垂直

摩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

高空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先找好低壓和高壓,再畫水平氣壓梯度力,再根據地轉偏向力一偏畫出風向(偏角90度內)

高中地理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是什麼

自發形成的工業地域就是有 投入產出關係而形成的,比如a工廠生產某種產品正好是b廠所需要的,那麼b廠就可能在此地建廠以就地取材實現利益最大化,以此類推。規劃建設的工業地域就是既有與前者相同的型別,也有在共同的基礎設施條件吸引下,不同工業集聚而形成的。比如某個地方有醫院,有學校,有娛樂場所等等。這很顯然...

高中地理日界線,高中地理日界線。

新的一天 日期 是從0點開始,太陽在轉,晨昏線在轉,所以0點的那條線也在轉,so有一條自然日期變更線 時區分界線穿過很多有人大陸和小島。這樣穿過地區的人就比較混亂了。所以弄個國際日期變更線。你可以看看地球儀。國際日期變更線是彎彎曲曲的。都避開了大陸。從海洋穿過 地球是個球形,一條日界線,沒辦法把地球...

高中地理問題,一些高中地理問題

背斜 是岩層向上拱起,儘管遭到侵蝕但仍然叫背斜 侵蝕後中間低周圍高所成地貌為 山谷 所以選b 是很好的一道題 知識不能學死,現在高考能力立意較多,比課本要難一些。高考一結束往往是 考的都沒複習,複習的都沒考 首先 要分清楚地表形態 和地質構造分別指的是什麼。地表形態一般指的是地貌特徵如山脊 山谷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