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藝》與歷史有什麼不同,《三國演藝》與歷史有什麼不同

2022-07-21 06:10:02 字數 5793 閱讀 6903

1樓:匿名使用者

反映我國漢末至魏晉歷史風雲的《三國演義》,是章回**中的開山之祖,也是我國最傑出的歷史演義**,它使中國**從此進入乙個新的歷史時期。《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羅貫中在民間藝人創作的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又運用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結合他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的。

《三國演義》描寫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間近乙個世紀的歷史故事,始於黃巾起義,止於西晉統一。全書以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為中心人物,又貫穿了群眾擁劉反曹的思想傾向,把蜀漢當作魏蜀吳之間矛盾的主導方面,集中描繪了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軍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種種鬥爭。通過這些鬥爭,作者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腐朽和黑暗,譴責了統治者的殘暴和醜惡,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他們對統治集團的愛憎與向背,以及他們反對戰爭割據,要求和平統一的願望。

《三國演義》共120回,其中104回,寫的是自桃園結義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之51年間所發生的事件,以後46年只用16回就划划結束了,作品中的人物眾多,事件錯綜複雜,作者緊緊抓住曹劉兩個集團的矛盾這一主線,一系列的描寫,寫得脈絡分明。書中的一些主要人物大都栩栩如生,像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的奸詐多疑,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成為某一型別人類的代表。

《三國演義》的語言雅俗共賞,簡潔明快,富有傳記色彩。它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歷史性很強,學者認為它是「七分事實,三分虛構」,民間也有「真三國,假封神」的說法。

《三國演義》通過驚心動魄的政治、軍事鬥爭,塑造了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構成了一幅絢爛多彩的畫卷,豐富了我國的藝術寶庫。它不但在文學史上影響了後世歷史**的創作,而用產生了不可低估的社會影響。它用文學的筆觸揭示出軍事活動和戰爭的規律;它成功地塑造了像諸葛亮、張飛、關羽等一系列色彩鮮明的人物形象,並深深刻入人民的意識,甚至在某些方面成為人民的生活榜樣。

真實的三國與《三國演義》有什麼不同?

2樓:信仰

三國演義既然是**,**定會些虛構,但這種虛構而不是但憑羅貫中能寫出來的,是經過歷代時間

歷史上的三國 和 三國演義中的 差別大嗎?

3樓:戲子笑看塵世間

歷史中的三國和演義中差太多了;建議樓主看下三國志;這本書比較符合歷史;三國演義是羅貫中根據個人對人物的喜好寫的;有很多張冠李戴的典型;基本娛樂下就好;不可信

4樓:33來留

差別還是很大的

羅貫中將許多真實歷史中的故事的人物改了

如:華雄是孫堅斬的,三國鼎立的理論是魯肅提出來的而不是諸葛亮,歷史上其實關羽比劉備要大

2.誇大人物性格

如:三國演義中將曹操描寫成乙個反派,而其實曹操是乙個政治家,詩人。

再比如諸葛亮,**中他幾乎就是mvp,而其實,真實的孔明只是乙個說客,還寫了出師表。

5樓:和平有明

最大的區別是立場不同;由此帶來許多細節增減,黑化曹魏,粉飾蜀漢。典型就是黑曹操,別人一句「寧我負人,不願人負我」,羅貫中把他改為「寧願我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明明是劉備打督郵,羅貫中也改成張飛幹得,讓張三爺背鍋.

6樓:熱心網友

三國演義是**,有的誇大了,有的說扁了,差別還是蠻大的

7樓:我要家人過好點

有些沒寫勿噴

桃源結義是假

!單刀直入是假!

火燒赤壁是假!

草船借箭是假!

三氣周瑜是假!

七擒七縱是假!

七燈求壽是假!

單騎救主是假!

華佗刮骨是假!

美人計也是假!

空城計更是假!

血戰長板坡是假!

孔明借東風是假!

過五關,斬六將是假!

8樓:匿名使用者

太大了,好多不一樣的

三國志相對尊重歷史,比較寫實一點

三國演義就是部**,別當真。

典型的:華雄不是死在關老二手裡,是孫堅宰的,顏良是關羽殺的,文醜死於亂軍之中。

空城計是不存在的,那時候司馬就不在現場,赤壁之戰基本上沒劉備什麼事,是周瑜打了好久才贏的,更別說草船借箭和借東風都是虛構的了。

9樓:匿名使用者

差別極大,演義是**,講的是故事,誌是歷史傳記,敘述的是史實。真實的三國沒有演義那樣的波瀾壯闊,官渡之戰曹操三萬對袁紹10萬,赤壁之戰曹操也就20多萬軍隊。黃巾之後,天下十不存一,原本東漢末期人口為6000多萬到8000萬之間,計算下就可以知道當時人口有多少了,人口基數決定軍隊數量。

其他不一一敘述了

10樓:匿名使用者

大,正史要看《三國志》,《三國志》是文言文

《三國演義》是後來寫的,白話文。普通人沒有機會念書,看《三國志》很累,就寫個通俗版讓他們消遣消遣

11樓:絕ai修香

差別不是一般的大。比如:歷史上怒鞭郵督的是劉備,溫酒斬華雄的是孫堅,草船借箭的是孫權,曹操敗走華容道時是劉備去堵他的,只是去晚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差別大,三國比三國演義概括廣,三國演義只是三國中一段歷史

13樓:吾誰與歸

很大演義是**有很文學成分

14樓:這個戰國

很大,比如數字:赤壁大戰時演義上是講曹軍有八十三萬,真的歷史卻大概只有十幾二十萬吧(教材上是說二十萬)

15樓:聽說幸福很遠

乙個是野史 乙個是正史 你說差別大不?

很多都是藝術加工 誇張的 讀來 比較吸引人

16樓:檀慕杉

應該是有差別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將有些正史改編,更吸引讀者,如果想看正史,建議去看三國志

17樓:紫少陽

很大..都給篡改了...

18樓:胖哥徹底絕望

誰知道呢?幾千年前的事情了,況且電視和書都有好幾個版本呢?

19樓:高榮華

看看三國志對比下就知道了

20樓:匿名使用者

你去問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21樓:影鎮子

嗯 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有什麼不同?

22樓:夏娃視聽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不同有三點:

一,體例不同。《三國志》是史書,是對三國歷史的較為客觀的敘述。而《三國演義》則是歷史**,是對三國歷史的人為演繹,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虛構的內容;

二,成書時間不同。《三國志》成書於西晉初年,距離三國很近,因而可以保證這部史書的真實性。而《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摻入了大量民間傳說;

三,承續關係不同。陳壽寫作《三國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歷史資料,而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則主要取材於《三國志》。也就是說,《三國志》是《三國演義》的母體。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範頵上表說:

「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

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三國演義》為明朝羅貫中所寫,是在《三國志》所記載的歷史的基礎上加以改編的文學作品,內容與歷史事實不完全吻合,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若論史學價值,前者高於後者;若**學價值,後者高於前者。

23樓:貓和狗尾巴花

兩者區別如下:

1:類別不同:《三國志》是紀實的史書,而《三國演義》是杜撰的**。

2:作者不一樣:《三國志》作者是西晉的陳壽,《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

3:創作時間不同:《三國志》創作於公元280-290年,《三國演義》創作於明初洪武年間。

兩者好看與否,如從文學性說的話《三國演義》好看,如你要了解史實,那就《三國志》好看。

擴充套件資料

《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其作者是西晉陳壽,《三國志》的評價很高,被評為二十四史中最好的「前四史之一」,但由於《三國志》是陳壽個人編撰,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史料不足,所以也有人評價它記錄過於簡陋。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作者是羅貫中。該書是根據三國時期的史實和民間傳說創作而成的優秀歷史**。它的內容豐富多彩,為讀者留下了深厚多而的認識價值。

故事遠起漢靈帝年間劉、關、張桃園結民間傳說義,描述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近百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眾多的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24樓:思政

回答《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範頵上表說:

「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採錄。」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贊。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

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三國演義》為明朝羅貫中所寫,是在《三國志》所記載的歷史的基礎上加以改編的文學作品,內容與歷史事實不完全吻合,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若論史學價值,前者高於後者;若**學價值,後者高於前者。

25樓:敏秀雲魯珍

體裁來說三國演義是**,三國志是史書,就是說三國演義中有虛構的部分而三國志都是真實的。從寫作形式來說,三國演義是章回體,三國志是紀傳體,也就是說三國演義是以事件為主導中心,而三國志是以人物為中心

26樓:餘起雲欒卿

三國演義是**,七實三虛。三國志是史書,是真實的記載。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加一些傳說和作者個人虛構寫成的。

三國演義和 三國的歷史到底有多大區別呢?

27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加入了很多羅貫中的個人情感,比如尊劉貶曹的思想,英雄主義的思想等等,而真正的三國歷史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它更真實的反映了三國時期的歷史事件,比較客觀,具體可以參照《三國志》來看看。

舉幾個例子吧:

1.《演義》中第二回,黃巾起義之後劉備只作了個小小的縣官,有個督郵到縣城視察,開口要賄賂,劉備拒絕督郵便派人誣陷於他,結果被張飛綁在石柱上暴打一頓,劉備出言制止,最後棄官。但實際上,正史中鞭打督郵的並非張飛,而是劉備。

羅貫中此舉一箭雙鵰:一方面體現劉備忠厚,另一方面又體現張飛如烈火般的個性。

2.《演義》中比較經典的乙個典故是「溫酒斬華雄」,但實際上正史中,關羽張飛二人並未參加討伐董卓之戰,華雄是在陽人之戰(參看《三國志·吳書》)被孫堅所斬。

3.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中有兩處與正史有差異,一是討伐董卓的其實只有十五路諸侯,二是汜水關和虎牢關其實是同一所關。

4.趙雲,三國演義裡最威風的人物,出名的原因主要是長阪坡的七進七出,但實際上,這段在正史中並沒有。另外,出祁山的時候趙雲連挑韓家五子的故事也是羅貫中遍出來的。

等等,如果樓主想聽,我還可以繼續講幾個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是什麼?

三國演義 本身就是 內容偏向作者的主觀情感也是無可厚非的。注重情節,所以讓人讀來感到跌宕起伏,離奇曲折,生動有趣。三國志 是一部正史,因此它要留給後人公正。這不能僅僅用對與錯來評價,就比如說,考語文,你就需要用 三國演義 的內容 而考歷史則須用 三國志 的內容。至於易中天品三國,的確值得一看,我是從...

歷史三國的魏延簡介,三國魏延的簡介

簡介 魏延 234年 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

有關三國演義的,三國演義有哪三國

關於關雲長的 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傷,單刀赴會,敗走麥城。草船借箭 火燒藤甲兵,赤壁之戰,空城計,火燒連營,回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三英戰呂布,七擒孟獲,長板坡,三氣周瑜,將星殞落,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佈八陣圖。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赤壁之戰,文姬歸漢,水淹七軍,七步成詩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