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是楚國人嗎,俞伯牙在楚國的地位

2022-04-04 21:55:54 字數 4084 閱讀 3225

1樓:匿名使用者

伯牙,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史誌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

」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瑞、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所以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會聽走音。

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2樓:萌萌熊孩子

是楚國人為什麼羋月轉裡沒提過他的名字?

俞伯牙在楚國的地位

3樓:瘋狂的王老闆

伯牙,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史誌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

」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瑞、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所以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會聽走音。

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俞伯牙在世時楚國是什麼王

4樓:匿名使用者

俞伯牙(西元前413年-西元前354年)在世時楚國歷經的國君有:

楚簡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 24 又作柬大王楚聲王 熊當 前407年—前402年 6 又作聲桓王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 21楚肅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 11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 30

5樓:匿名使用者

俞伯牙(西元前413年-西元前354年)

那麼俞伯牙應該經歷了一下幾位楚國國主

楚簡王 熊中 (前431年--前408年)楚聲王 熊當 (前407年--前402年)楚悼王 熊疑 (前401年--前381年)楚肅王 熊臧 (前380年--前370年)楚宣王 熊良夫 (前369年--前340年)但是俞伯牙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

俞伯牙鍾子期是春秋時期人對還是錯

6樓:匿名使用者

對伯牙,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史誌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

」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瑞、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所以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會聽走音。

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今湖北武漢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乙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鍾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

鍾子期死後,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

7樓:匿名使用者

對的伯牙 ,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世人皆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最早見於《列子·湯問》記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思,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絃,終身不復鼓。

《呂氏春秋·本味》也有所記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 東漢高誘對之註解時明確指出:

「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荀子·勸學篇》說: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伯牙是當時的古琴名師,技藝高妙,馬為聽琴忘了吃草料。《琴操》、《樂府題解》則記有伯牙向連成先生學琴的故事。

以上文獻所述,皆直指伯牙。現代的《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明朝馮夢龍在《警世通言》中寫為「俞伯牙」。

8樓:

俞伯牙鍾子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人物,如果沒有其他特殊表述或語境,這是對的。

俞伯牙和伯牙是同乙個人嗎?

俞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哪個國著名的**家

9樓:愛連君

楚國。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史誌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

」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

10樓:小墨黑魚

伯牙,春秋戰國時代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且精通琴藝。伯牙撫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親回國途中發生的故事。

這個故事最早是從民間口頭流傳下來的,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在古籍中,最早見於戰國鄭人列禦寇著《列子》一書中有關於伯牙撫琴的故事。經考證,伯牙本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家馮夢龍在**中的杜撰,史誌載鍾子期為漢陽集賢村人氏,鄉民以子期為榮,口耳相傳一句俚詞:

「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明代,馮夢龍編撰《警世通言》,特意到漢陽探源訪佚,由於漢陽話「子期遇伯牙」中的「遇」與「俞」讀音相同,都是去聲,便把「子期遇伯牙,千古傳知音。」誤聽為「子期俞伯牙,千古傳知音。

」伯牙也就成了馮夢龍筆下的俞伯牙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於《警世通言》。由於《警世通言》影響巨大,俞伯牙這名字越傳越遠,遂以訛傳訛了。筆者久居漢陽,瑞、俞二字讀音難辨,鄉人口音重,讀時音調還會尖聲上揚,很有特點,所以作為蘇州人的馮夢龍當時會聽走音。

至於「名瑞,字伯牙」也者,當為「**家言」。而在此之前的《列子》與《荀子》、《史書》、《琴操》等書中均為「伯牙」。

11樓:夢尋遠方一地浮殤

俞伯牙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人。雖為楚人,卻任職晉國上大夫。

俞伯牙和鍾子期的,俞伯牙和鍾子期的資料

你只要的資料對吧?不要故事麼?俞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 今湖北荊州 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 姓俞名瑞,字伯牙 是明末 家馮夢龍在 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 荀子 琴操 列子 等書中均為 伯牙 東漢高誘注曰 伯姓,牙名,或作雅 現代的 辭源 也注曰 伯姓牙名 伯在古代...

俞伯牙 鍾子期成知音的傳說,在古詩中常提及,如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

知己之交,高山流水中俞伯牙演奏的是什麼樂器

高山流水 中俞伯牙演奏的是 古琴。古琴,又稱瑤琴 玉琴 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上大夫,春秋時著名的琴師,擅彈古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 琴仙 世人皆知 伯牙摔琴謝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