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禪定和靜坐有什麼不同,禪定和靜坐有什麼不同

2022-02-14 10:47:20 字數 5429 閱讀 9230

1樓:宇宙外的三道題

禪,為梵語dhya^na之音譯;定,為梵語sama^dhi 之意譯。禪與定皆為令心專注於某一物件,而達於不散亂之狀態。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

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而靜坐時,身雖不動,但心卻可能狂亂不安。靜坐強調人的姿勢,禪定在行坐住臥中都可以。

2樓:匿名使用者

靜坐是無方法的,禪定是有方法的.靜坐會入枯定,禪定不會,它在止的基礎上修觀

禪定和靜坐有什麼不同

3樓:8萬4千法門

人有定有慧,給諸位說,五陰魔也能降伏。五陰的降伏是哪幾種?第乙個身體健康不生病。

生病是四大不調,說老實話,你要是有生病的話,你沒功夫;真有功夫的人生病,那是示現。維摩居士示現裝病,他裝病是度眾生的手段,他不是真生病,裝病。你生病究竟是裝病、還是真的病?

你自己應該清楚。所以身體一定健康,這就是降伏五陰魔。第二個容貌不容易衰老;因為這也是屬於五陰魔,你有定有慧,心地清淨。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講求養生,要吃什麼健康食品、要做什麼生理**,運動怎麼保養身體,我看都沒有什麼效果。佛法裡面講養生之道,說什麼?修定。

修定是不是每天要去盤腿打坐面壁?確實有一些人講到修定,每一天一定要去打坐,坐幾個鐘點。不過那些修定的人,我也見過,相貌一年不如一年,身體也一年不如一年。

那是什麼?每一天雖然坐幾個小時,心裡面還是胡思亂想,**叫定?諸位要知道,定是心裡面離妄想、分別、執著叫做定,不一定要盤腿面壁。

我們在《壇經》裡面看到,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是了不起的人,《壇經》上好像沒有記載,他一天坐幾個鐘點,沒這個文字,而記載他每天工作量很多。他在黃梅,在碓房裡面劈柴火、舂公尺,他做這些粗重的工作。他要去盤腿面壁,這個道場沒飯吃了,他舂公尺。

道場那麼多人要吃飯,你就曉得他的工作量之多,他哪有時間去打坐?我們要問,他真的有沒有坐禪?有,工作就是坐禪。

他告訴我們禪坐的意思,「坐」是取不動的意思。不是真的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裡,你坐在那裡誰伺候你,你多大的福報?佛教人福慧雙修,你坐在那裡享福,怎麼行?

你要懂得修福。坐是取不動,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這個叫坐。「禪」是不著相。

不著相是禪,不動心是坐。身可以動,身一天到晚工作,忙得不亦樂乎,心裡頭從來沒有起心動念過,這個本事高。心地永遠清淨,無論做什麼工作,再苦的工作、再笨重的工作,他做起來都輕鬆、都愉快。

為什麼?他不著相。

我們凡夫做這些粗重的工作感到很累,什麼原因?著相。你有分別、執著,你就感到很苦,這個工作很苦;如果不著相,你就沒有感觸。

不但連工作的相不著,連身的相都不著,《金剛經》上講得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工作是在眾生相裡面,壽者相是時間,工作的時間再長,他也不會感覺到疲倦。我們今天稍稍一點點動了,累著了,就感覺到很累、很疲倦,著了四相。所以要有定、要有慧,慧是了解諸法空相;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一切法相是幻有、妙有,體是真空,這是智慧型。

了解事實真相之後,他當然就不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這才能真正斷掉。所以慧幫助定,定幫助慧,定與慧是相輔相成,有能力降伏魔怨。

道家靜坐和佛家禪定有什麼區別

4樓:靈犀一機

佛教的禪定深有四禪八定和滅盡定及種種三昧。

打坐和靜坐有什麼不同?

5樓:學有所獲

站樁和打坐都是靜功,它們各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嗎?

6樓:匿名使用者

兩個字——一樣!

打坐=靜坐=坐禪=禪坐=...其中可能方法不一樣,有觀想,有數息,有唸佛持咒,但都能這麼叫

靜坐與禪定的區別?

7樓:匿名使用者

這不一樣的..禪定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體現出來的..靜坐就是處於一種安靜的坐在那裡的一種狀態..

冥想就要看你是想隨心動.還是心隨想動了......禪定,靜坐,冥想最終是融會一處的...........

8樓:匿名使用者

靜坐就是靜靜的坐到那兒,然後你可以想哈你下午吃啥子飯。禪定也是做到那兒,但是要打個盤腳,思考點實質性的問題。o.m.g

禪那 禪定有什麼區別

9樓:匿名使用者

歷來很多人認為禪就是定,禪定是一回事。但個人的看法是,實際上在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並中國化的這一千多年裡,禪定這一概念有微妙的變化,因為沒有從根源上搞明白,這就導致我國信眾對佛教本質修行方法的迷失。這裡,我想從迷失的現象入手,通過對比來闡述佛教禪定的內涵。

這種迷失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1、把禪定等同於「止」(心一境性)。

實際上,禪定狀態主要分為兩種:止(奢摩他、或稱「止禪」)和觀(毘缽舍那、或稱「觀禪」)。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但都屬於禪定。

佛教解脫和出世間智慧型的獲得,從根本上是依靠「觀禪」,而非「止禪」。具體在禪修途徑上則分為三種:

一、先修止,後修觀。--這種途徑是以止作為觀的前方便,目的是消除粗重煩惱和障礙,加強心力。--這就是所謂「漸教」法門的修行方法。

二、止觀雙修。--在禪修中,會在止觀兩種狀態間切換。

三、純修觀禪、不修止禪。--這是幾乎所有「頓悟」法門的修行方法,如中國禪宗和泰國動中禪等。

2、把止禪等同於佛教禪定。

實際上,禪定中的「止禪」,是通於佛法和外道(如印度的瑜伽、中國的道教等)禪修方法的。只有「觀禪」才是具有佛法本質的修證途徑,修「止」的目的是為「觀」服務。這種迷失的後果就是很多信眾眾生修的所謂禪定都是止禪,是世間定,只能引發福德資糧;而不是觀,等同於沒有修解脫的出世間法。

3、把「觀」等同於「慧」。

有一種看法認為戒定慧三學中的「定」就是止,而觀就是慧,把定力等同於修止的效果。實際上,慧指的是止觀的一種成果,而不是止觀的修行方法。而且出出世間慧(內觀智慧型),是依靠觀禪獲得的,而非止禪,而且觀禪也會獲得定力,此即楞伽大定。

所以不存在「止-->慧」這樣乙個邏輯,而應該是「止觀-->慧」。

4、把禪定修練等同於靜坐。

如果說,修「止禪」的主要方法是靜坐(配合一定的心法)。那麼「觀禪」的主要修法則恰恰相反,觀禪的入手處是四念處,四念處的修行不限於形式的、身體外在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等形式。四念處的要義就是隨時保持對身、受、心、法等身心狀態的客觀覺知、覺照,而不是加意念去做任何控制,也不是使心專注於乙個目標,這與止禪剛好相反--止禪要求心專注於乙個目標或境界(心一境性)。

如果辨不清上面幾種迷失,你就無法讀懂《六祖壇經》,也就不明白禪宗的「禪」指的是什麼。

比如,《六祖壇經》有如下一些名言:

「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指五祖當時徒眾修的所謂禪定都是止禪,是世間定,只能引發福德資糧;而不是觀禪,不能解脫,當然不能繼承禪宗衣缽。

「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此處禪定指社會信眾將「止禪」等同於禪定。

「此門坐禪,元不著心,亦不著淨,亦不是不動」 -- 此處點出,禪宗的禪實際上指得是「觀」、不拘形式,而不是為修「止」而靜坐。

「若有出入,即非大定」 -- 有入定、出定是止禪的修法,而依四念處起修的觀禪是隨時保持覺知、覺照,是沒有出入的。這種定力和止禪的定力區別可以用個形象的比喻,止禪的定力好像是冬天河水凍結成冰;而觀禪的定力好像是接近零度的海水,但不結冰。

「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起修皆妄動,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師曉,終亡染汙名。」

--為什麼「應物任隨形」?因為觀禪不拘形式而保持覺照。為什麼守住非真精?因為「心一境性」的止禪不是佛法要修的那個根本~真精--內觀智慧型。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陀時期的《定慧之路》禪修法門,是普世之法,可以讓師兄證得禪定……

11樓:匿名使用者

圓覺經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見性),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無明開始消除,本覺開始明朗),不依諸礙(斷六根六塵),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圓覺經中,對禪那的形容比較複雜,與一般的禪定止觀,有所不同。

慧能說「唯論見性,不論依止禪定」,然這種說法,與佛經是相違的。

(若不入定,你想貪什麼?誹謗禪定,是最愚蠢的行為)

善男子,禪定即戒,慈、悲、喜、舍,遠離諸結,修集善法,是名禪定。

善男子,若離禪定,尚不能得一切世事,況出世事?是故應當至心修集。

善男子,【若離三昧(禪定),欲得世法、出世菩提,無有是處】!!!!

善男子,【一切三昧,即是一切善法根本】,

以是因緣,應當攝心,如人執鏡,則見一切善惡之事,是故三昧,名【菩提道之莊嚴】也。

受身心樂,名為三昧;不增不減,名等三昧;從初骨觀,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名三昧。

善男子,若修習定,則得如是正知正見,

以是義故,我經中說,若有比丘修習定者,能見五陰生滅之相。

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間之事,尚不能了,況於出世?

若無定者,平處顛墜,心緣異法,口宣異言,耳聞異語,

心解異義,欲造異字,手書異文,欲行異路,身涉異徑。

若有修習三昧定者,則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圓覺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涅槃經:

復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嚴三昧(定),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諸佛之母,

以首楞嚴三昧(定)力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

一切眾生,悉有首楞嚴三昧,以不修行(此定)故,不得見,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首楞嚴三昧者,有五種名:

一者首楞嚴三昧,二者般若波羅蜜,三者金剛三昧,四者師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隨其所作處處得名,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種種名,如禪名:四禪,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覺名:定覺,正名:正定,

八大人覺,名為定覺,首楞嚴定,亦復如是,

十住菩薩,雖見一乘,不知如來,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地菩薩,雖見佛性,而不明了,

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畢竟,嚴者名堅,一切畢竟,而得堅固,名首楞嚴,

以是故言【首楞嚴定,名為佛性】。

涅槃經言,證得首楞嚴定,才是真正的佛果與見性,

慧能以「聞見佛性」,來誹謗[首楞嚴定]的"眼見佛性",是為增上慢。

首楞嚴定,到底是什麼境界呢?

根據楞嚴經,斷六根以後,起大神通如觀世音,才能算是首楞嚴定。

我於此間婆羅雙樹,入大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

云何菩薩,修習五事,所謂五定。

一者知定,二者寂定,三者身心受快樂定,四者無樂定,五者首楞嚴定。

修習如是五種定心,則得近於大般涅槃,是故菩薩勤心修習。

請問有機蔬菜和普通的蔬菜有什麼不同

有機蔬菜水分偏少,口感會甜些。有機蔬菜吃起來清脆,感覺就是新鮮,即使是烹調後,還是會有不一樣的口感。本質上來說,首 bai先有機蔬du菜是生產過程zhi中完全不使用農藥 化肥 dao除草劑版 生長調節劑等化學物質等,權而對無機蔬菜來說,種植過程中會使用到化肥及噴灑農藥。上來說,有機蔬菜 比較貴,有機...

男女之間有什麼不同,請問男女之間有什麼不同?主要從生理方面分析

男人是佔歲謹為己有,女人乎虛基是成譽彎全對方 男人比較理性,女人比較浪漫 乙個會生孩子乙個不會生孩子!男人敢作敢為 女人就差那麼一點 那女有別的 請問男女之間有什麼不同?主要從生理方面分析 男女性別的生理差異大概有以下幾點 染色體的區別 當乙個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子結合時,胚胎就發育為女性 而當乙...

請問差異係數和季節性強度指數有什麼不同

季節指數法是根據呈現季節變動的時間序列資料,用求算術平均值方法直接計算各月或各季的季節指數,據此達到 目的的一種方法。在市場銷售中,一些商品如電風扇 冷飲 四季服裝等往往受季節影響而出現銷售的淡季和旺季之分的季節性變動規律。掌握了季節變動規律,就可以利用它來對季節性的商品進行市場需求量的 利用季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