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滿族人的節日有那些,滿族都有哪些節日

2022-02-02 19:43:07 字數 5711 閱讀 4655

1樓:棟凝丹

自己上網查查唄!!!不要太懶

滿族都有哪些節日

2樓:匿名使用者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祭灶王爺要有糖。做糖有的用小黃公尺,有的用糖蘿蔔或大公尺,而大多數用大麥,唯有滿族用高梁公尺和大蘿蔔來熬糖,其味美香甜。

熬成的糖塊,除祭灶王爺外,當初一來拜客人,也要請他們品嚐。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農家在這天撒年糕,並給灶王爺供上,沾住灶王爺的嘴,以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在晚上夜深人靜時還要將編制的秸馬、小狗、小公雞等六樣祭品同灶王爺畫像一起燒掉,並鳴放鞭炮送灶王爺上天。

正月二十五填倉,各家製作三樣水撈飯(即高梁公尺、小公尺、苞公尺茬子),蒸煮八成熟(其意是確保莊稼收八成)。男人們動手製作小犁杖、小車、小鋤頭、小鐮刀等。拂曉進哈什(滿語倉房),在囤子尖上放上一碗飯和三柱香,然後念豐收歌:

人畜兩旺糧滿倉,風調雨順多得力,雞鴨鵝狗家禽旺,吾們老少謝上倉。 二月二龍抬頭,這天祭福、德、土地爺正神。莊稼院蒸大饅頭十個,五個為乙份分東西供上。

此日,農戶吃豬頭(豬頭的眼、耳、鼻子裡,用鐵棍子傷烙),意為烙蟲子,以免莊稼遭蟲災。 五月初五端午節,滿族人稱之為「破五」。以吃雞鴨蛋為主要食品,還需要吃魚和粽子等。

七月十五,家家戶戶做巧果。傳統的五花菜、臘菜各有各的特色。五花菜,食後而清心火;臘菜食後通七竅。

對上述兩種傳統菜的配製做法也有不同。 五花菜:採用鮮大白菜、大蘿蔔、青蘿蔔,還有胡蘿蔔、芹菜。

將五樣菜切後放入適量鹽,攪拌後即可吃,清熱解毒又消炎。 臘菜:將玉根頭煮熟,出鍋後立即用大蘿蔔絲捂蓋,待涼透後再吃。

此菜食後通七竅有益健康。 還有與眾不同的波羅葉餅、蘇子葉餅、酸湯子、蕎麵蔥花卷子、豆麵卷子等等,都是傳統風味食品。過大年吃年飯,傳統的說法是:

盛京東是粘火勺,盛京西是粘豆包,盛京中是粘切糕。 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臘八粥配料奇特,用四公尺、兩仁、兩子。

四公尺有:粘高梁公尺、粘玉公尺茬子、西粘谷公尺、大黃公尺。兩仁有:

山核桃仁、松子仁。兩子有:五味子、枸杞子。

此粥大補。 滿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過農曆新年。

正月十五過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年過「添倉節」,農曆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六月六「蟲王節」,八月十五中秋節。 添倉節 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公尺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乙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

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蟲王節 六月天,易鬧蟲災。

居住在遼寧省岫巖、鳳城一帶的滿族過去在六月初六這天,一戶出一人到蟲王廟朝拜,殺豬祭祀,求蟲王爺免災,保證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蟲王節祭祀掃活動,但家家要在這一天晾曬衣物,以防蟲蛀。

3樓:豆豆子愛生活

回答滿族許多節日受到漢族人影響,在今天也過一些漢文化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

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提問滿族的習俗?

回答還有頒金節,上元節,走百病,添倉節,蟲王節,開山節等

滿族的習俗:滿族生活中有許多忌諱,犯忌則被視為無禮貌。滿族不興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諱別族人戴狗皮帽進家來。西炕不許隨便坐人。院中有鎖龍杆,不許拴牲口等。

提問關於滿族的一切特殊的講一下

回答新媳婦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飯。

滿族有敬老尊上的風尚。

請安禮,男有"問安"、"打千兒"、"叩頭"。"問安",是請小安,垂手站問好。"打千兒"是請大安,也叫"單腿跪",滿語為"埃拉塔拉公尺",即先敏捷地撣下袖頭,左腿前屈,右腿後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頭與身略前傾。

"叩頭禮",即磕頭,一跪三叩或二跪六叩,新年請安"首必四叩,至三則跪而昂首,若聽命者然。尊長者以好話祝之,乃一叩而起,否則不起也"(《柳邊紀略》卷四)。

對神佛、祖先、帝王則三跪九叩。

滿族人,路上遇見不相識的長者,要鞠躬垂手問"賽音"(滿語,好的意思);如騎馬,要下馬閃在路旁讓長輩先行。長者也很客氣地說:"謝謝阿哥,請上馬先行",青年人才可上馬趕路。

以上都是比較特別之處,但是現在已經慢慢被同化了,

提問好的,謝謝老師

回答不客氣,

更多11條

4樓:藍楓焙月

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

二、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期間一般都要舉行「珍珠球」、跳馬、跳駱駝和滑冰等傳統體育活動。 頒金節:

是滿族「族慶」之日。2023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2023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走百病:滿族婦女的節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

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洲,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

當日晨,滿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曲如龍,故稱「引龍」。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

婦女們這天不能做針線活。 清明節:上墳祭祖時不像漢族紙錢後在墳頂上壓錢,而是在墳上插「佛朵」。

「佛朵」是滿語,譯為漢語為「柳」或「柳枝」。根據滿族的信仰,柳是人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孫,為表明後繼有人,要在墳上插柳。

5樓:邱晨曦金寅

頒金節,即農曆十月十日;春節,舊曆正月初一日;每年舊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為臘八;其它節日還有二月二龍抬頭、清明節、中元節等.

6樓:丁鋒萍

對我寫作業的時候有用。

7樓:

滿族的節日主要有春節、元宵節、二月

二、清明節、端午節、七月七節、中元節、八月節(中秋節)、臘八節、小年等。 以下簡要介紹節日習俗和相關活動: 春節 古稱「元旦」,滿語稱「阿涅業能業」,是滿族傳統的盛大節日。

每年正月初一舉行,節期一般為3-5天,舊時有的地區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於全國各地的滿族地區。 節前,人們積極置辦年貨,清掃庭院,張貼對聯、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火勺。

初一凌晨子時(夜11點--1點),家家戶戶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同時,在自家西牆祖宗板下擺設供品、點燃韃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靈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無事,萬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團聚吃團圓餃子,俗稱「揣元寶」。

這天晚輩要向長輩拜年,家長要給小孩守歲錢。宗族近親也要互相拜年,親朋好友則筵宴相邀。初一至初五甚至到十五人們都相聚一處扭秧歌、踩高蹺,盡情娛樂,一些年輕人還組織演出隊,走村串屯進行表演,祝賀春節。

元宵節 亦稱燈會、燈節,古稱「上元節」,是滿族傳統歲時節日。每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舉行。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

燈節那天,夜幕降臨、明月公升空的時刻,東北地區的滿族城鎮,大街小巷,彩燈交相輝映,火樹銀花,熱鬧異常。後來發展成燈展、燈市,有的城鎮還舉行冰燈會。觀燈者紛至沓來,車水馬龍。

此外在元宵節滿族也有吃元宵的習俗。 燈官節 又稱燈官會或拜燈官,是滿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舉行。

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 滿族人家在這一天裡要掛彩燈、製作冰燈。農村有「蒸麵燈」**來年旱澇、冷暖之俗。

東北地區還有做冰燈與鬧冰燈的習俗。正月十四至十六一般多舉行燈會,並有踩高蹺、跑早船、鬧秧歌、演燈官戲等各種表演。 走百病 滿族婦女的節日。

一般在正月十六日。當晚婦女們三五成群,結伴遠遊,或走沙滾冰,或嬉戲歡鬧,叫做「走百病」。 走百病是滿族特有的歲時風俗。

正月十六日,滿族婦女日暮結伴至空地,連袂打滾以脫晦氣。入夜,滿族的習俗是點燃燈火,提起燈籠照遍屋內庭院各處,稱為「照賊」,據說是由金代女真人在這一日縱偷習俗演變而來。 添倉節 每年正月二十五,滿族農村家家講究煮黏高粱公尺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乙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

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個節至今在東北農村保留著。

二月二 二月二,也稱領龍節,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舉行,俗稱「龍抬頭」。農家當天多用草木灰從水缸到井台撒成一條灰道,謂之「領龍」,祈求風調雨順。男人多數中這天理髮,取「龍抬頭」吉祥之意。

春節殺豬時留下的豬頭,要在這一天食用。 清明節 亦稱「墓祭」,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原來在每年農曆三月五日舉行(有的地區則在四月上旬),現在則在二十四節氣的清明舉行。

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 節日那天,各戶人家乘坐大車到墓地,由長者在新墳上插「佛陀」,舊墳插柳枝,意為稟告祖宗,本家族人丁興旺,後繼有人。然後將酒捋地,全家人在墳前叩頭行拜,以示子孫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靈保佑本家平安。

廟會 滿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具體時間因地而異,大致在農曆四月十八日舉行。

近幾年來,廟會甚為盛行,而且規模越發空前。壯觀的場面,熱鬧的情景,實在令人讚嘆。但今日滿族的廟會,已由祭祀與**相混雜的形式演變成為城鄉物資交流和民間開展文藝活動的形式。

端午節 又稱「五月節」,也稱端陽節,滿族叫「托波業能業」,是滿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五日舉行。全國各地滿族都過此節日,與漢族的端午節備有不同。

端午節那天,滿族家家戶戶都在門簷下插上艾蒿、蒲草、桃樹枝、小孩手膊、腳膊上纏五彩線,還扎把門猴。人們還要到野外踏露水,用露水洗眼睛、洗臉和洗頭,以防生瘡癤、鬧眼病。節日吃粘餑餑、餃子、做粘公尺乾飯。

「五月到,插艾蒿」,滿族過這個節日最初是為了避瘟防疫,並不是紀念屈原。這天「人家簷端皆插蒲艾,門上懸紙葫蘆,食角黍,飲雄黃酒。小兒女勁腕纏五色絲線。

又以黃布製小猴、青麻製小帚佩胸際」。角黍即粽子。 七月七節 相傳七月七是牛郎織女相會之日,滿族婦女晚上供巧姐,意為七夕乞巧。

有的滿族人家「卡巧餜」、生豆芽、做髮麵包子。 中元節 亦稱「鬼節」,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

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 節日那天,家家戶戶攜香燭、紙錢,帶果食供品,到墳地掃墓。有的在道旁燃燒紙錢,有的在墳塋燒香焚紙,整日路上行人不斷,香菸繚繞。

此節現已為滿漢共俗,內容僅限於到墳地(或在路旁)為先人燒紙。 八月節 亦稱「中秋節」,滿語稱「扎宮比亞業能業」,是滿族傳統歲時節日。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舉行。

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 節日那天晚上,明月公升空以後,滿族家家戶戶在院子裡擺著一張桌子,放上月餅、蘋果、桃、梨、葡萄等水果和食品,點起三柱香,全家大小對著月亮叩頭(有的地方只燒香不叩頭),叩頭禮拜後,圍坐在桌邊共嘗月餅和果品。供月習俗現已廢棄,但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的風俗,依然盛行。

頒金節 各地滿族同胞在農曆十月十三日滿族命名日自發地舉行紀念活動,以示紀念滿族的誕生,是滿族「族慶」之日。2023年農曆10月13日,皇太極釋出諭旨,正式改族名「女真」為「滿洲」,這標誌著乙個新的民族共同體的形成。2023年10月,在丹東「首屆滿族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把每年的12月3日定為「頒金節」。

「頒金」**於滿語「頒金畢」,意為「生成、生機勃勃」或「新生、欣欣向榮」之意。這個節日的名稱,既是為了紀念本民族稱謂的命名,又含有反映滿族——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民族充滿勃勃生機之意。 臘八節 滿族傳統節日,每年臘月初八日舉行。

舊時流行於全國各地滿族地區。 節日那天,家家戶戶都用粘高梁公尺、小豆、紅棗、粟公尺、花生公尺等8種五穀雜糧熬成「臘八粥」奉供祖宗神靈,饋送親朋好友,然後自家吃用。在家村,有的還用臘八粥奉供果樹,他們在樹幹上割開乙個口,抹上臘八粥,祈禱果樹多結果實。

小年 亦稱「祭灶神」,舊時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舉行,流行於東北滿族地區。此俗今已少見,唯在偏僻的山村偶有信奉。

除夕 俗稱年三十,是滿族傳統歲時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臘月最後一天。流行全國各滿族地區。

這一天,舊歲將盡,新歲來臨,家家戶戶忙著清掃庭院,去塵穢,淨門戶,準備鳴放鞭炮,辭舊迎新。各家還做年糕,用年糕等供祖宗,並燒達子香。除夕有貼福字、掛箋(亦稱掛旗)、窗花、對聯的習慣;有在院中立燈籠杆的風俗;還有辭歲、守歲等規矩。

我是滿族人,姓蘇,祖籍遼陽,有誰知道滿姓是什麼

遼陽地區的滿族蘇姓,有的是 蘇完瓜爾佳 氏 還有的是 烏蘇 氏 或 薩克達 氏 還有的是 阿其查依爾 氏 具體你家出於哪個家族.由於你沒提供任何線索,所以 不好說啊。蘇 滿族老姓包括 瓜爾佳氏 蘇佳氏 蘇爾佳氏 嵩佳氏 納喇氏 舒穆祿氏 伊拉黎克特制 蘇克察氏 伊蘇氏 舒祿氏,以及加入滿族的蘇都理氏...

有人知道寬甸嗎,有誰知道寬甸滿族自治縣一共有多少個鄉鎮村,最好有明細。

寬甸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丹東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坐落在 鴨綠江畔,東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接丹東市區,西與 鳳城市 本溪滿族自治縣毗鄰,北與桓仁滿族自治縣 吉林省集安市相連,是遼寧省縣級行政區域面積最大的縣,也是遼寧省最大的邊境縣,屬溫帶半溼潤季風氣候。寬甸滿族自治縣面積6186平...

有誰知道古代那些像山陰公主那樣有個性的人啊

武則天 光明正大養面首 唐朝平陽公主.漢朝呂稚 事例百科有.開國的都比較牛 誰知道山陰公主的面首是否有叫江淹的 歷史上有山陰公主這個人嗎 山陰公主據說有很多男寵 有誰都?面首的名字自是不能紀錄下來的,再說又有誰去關心他們叫什麼,所有人的重點都在山陰公主那裡了。鳳囚凰裡面的,比如柳色 墨香 容止 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