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什麼反應

2021-10-30 17:29:25 字數 2452 閱讀 1589

1樓:瀟灑的熱心網友

太陽輻射是地球表層能量的主要**.太陽輻射在大氣上界的分布是由地球的天文位置決定的,稱此為天文輻射.由天文輻射決定的氣候稱為天文氣候.

天文氣候反映了全球氣候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的基本輪廓.

太陽輻射隨季節變化呈現有規律的變化,形成了四季.

除太陽本身的變化外,天文輻射能量主要決定於日地距離、太陽高度角和晝長.

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為橢圓形,太陽位於兩個焦點中的乙個焦點上.因此,日地距離時刻在變化.每年1月2日至5日經過近日點,7月3日至4日經過遠日點.

地球上接受到的太陽輻射的強弱與日地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稱為太陽高度角,它有日變化和年變化.太陽高度角大,則太陽輻射強.

白晝長度指從日出到日落之間的時間長度.赤道上四季白晝長度均為12小時,赤道以外晝長四季有變化,23.5°緯度的春、秋分日晝長12小時,夏至和冬至日晝長分別為14小時51分和9小時09分,到緯度66°33′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南北半球的冬夏季節時間正好相反.

天文輻射的時空變化特點是:①全年以赤道獲得的輻射最多,極地最少.這種熱量不均勻分布,必然導致地表各緯度的氣溫產生差異,在地球表面出現熱帶、溫帶和寒帶氣候;②天文輻射夏大冬小,它導致夏季溫高冬季溫低.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散射和反射.太陽輻射經過整層大氣時,0.29μm以下的紫外線幾乎全部被吸收,在可見光區大氣吸收很少.

在紅外區有很強的吸收帶.大氣中吸收太陽輻射的物質主要有氧、臭氧、水汽和液態水,其次有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和塵埃等.雲層能強烈吸收和散射太陽輻射,同時還強烈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陽輻射.

雲的平均反射率為0.50~0.55.

經過大氣削弱之後到達地面的太陽直接輻射和散射輻射之和稱為太陽總輻射.就全球平均而言,太陽總輻射只佔到達大氣上界太陽輻射的45%.總輻射量隨緯度公升高而減小,隨高度公升高而增大.

一天內中午前後最大,夜間為0;一年內夏大冬小.

太陽輻射能在可見光線(0.0.76μm)、紅外線(>0.76μm)和紫外線(<0.4μm)分別佔50%、43%和7%,即集中於短波波段,故將太陽輻射稱為短波輻射.

太陽輻射試驗是評定戶外無遮蔽使用和儲存的裝置經受太陽輻射熱和光學效應的能力.

2樓:中公教育

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部的核聚變反應。

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稱太陽輻射(solar radiation),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所傳遞的能量,稱太陽輻射能。太陽輻射能按波長的分布稱太陽輻射光譜。

(0.4~0.76μm為可見光區,能量佔50%;0.

76μm以上為紅外區,佔43%;紫外區小於0.4μm,佔7%)

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射的總輻射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大氣運動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熱能的主要**。

太陽產生的能量是由於核聚變產生的,那為什麼太陽上

3樓:艾康生物

我們要想知道其中原委,就要知道聚變的原理,要想發生聚變,就要讓原子核之間足夠近,而原子核都是帶正電而相互排斥,這就要求原子核有足夠的動能.對某一溫度的物質,其組成粒子有一定的速率分布(比如麥克斯韋-波爾茲曼分布),動能較大的粒子和動能較小的粒子所佔比例均很小.別看太陽溫度在1000萬度以上,但也只有很小比例的粒子有足夠的速度產生核聚變.

所以太陽不會瞬間燒光,而是持續進行核聚變.

另外,質量越大的恆星其中心溫度越高,達到核聚變要求的粒子比例也越高,所以說,質量越大的恆星燃燒越快,壽命越短.溫度越高會使物質的原子間距變大,使熱核反應的激烈程度下降,這樣的負反饋,形成了一種穩定的熱核反應。

為什麼說氣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是太陽輻射?

4樓:易書科技

氣候的形成因素有三個,即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和地面狀況,各地的氣候往往受三者的綜合影響。但其中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分布不均,使地球上的熱量隨緯度增加或減少卻是造成各地氣候差異的最基本因素。這是因為:

首先,太陽輻射是影響各地氣溫的基本因素。氣候要素有氣溫、降水、氣壓和風等,但主要有兩個,即氣溫和降水,而其中氣溫又是第一要素。固然,各地氣溫雖受地形、洋流、大氣環流等綜合影響,但緯度是基本因素。

地球上的氣溫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就是例證。

其次,大氣環流是太陽輻射分布不均的結果。大氣環流促進了高低緯度間、海陸之間熱量和水汽的交換,調整了全球熱量和水分的分布,是影響各地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有形成氣候的基礎之說。但眾所周知,引起大氣環流的基本因素正是太陽輻射在高低緯度間的分布不均。

季風環流是大氣環流的一部分,其形成固然不是太陽輻射的緯度性差異,但卻也是熱量分布不均的結果。即海陸間熱力差異導致氣壓差,氣壓差異引起季風環流。西南季風是季風環流的一部分,西南季風的形成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但這只是現象,其實質仍是太陽輻射分布不均的結果。

綜上可見,太陽輻射不但是各地氣溫高低的主要影響因素,而且也間接影響了各地的降水。所以說太陽輻射是氣候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太陽的能量來自何方

1 太陽的能量來自 氫氦的聚變反應 2 會用完 科學家們 50億年後能量用完,變成紅巨星,把整個太陽系吞沒 那時候也就是地球的末日 3 永動機 只是個理念 還不存在的人造物品 太陽當然有壽命啦,你去查閱一些資料肯定能了解到更多,就像地球,它也是有壽命的,可以肯定的是,太陽會有它不亮的那一天,地球也會...

為什麼某地的太陽高度角越高,該地的太陽輻射作用就越強 高中地理

太陽高度角就是光線與地面的夾角 這個角越大,越接近直射 單位面積獲得的光熱越多 輻射就越強 因為太陽在直射的情況下地面接收太陽輻射的能量越多,反之在太陽斜射時,反射也越多,地面接收太陽輻射的能量也越少。高度角越高,陽光越接近於垂直照射,因此單位面積接受的輻射作用就越強 高一地理,劃線的這句話,為什麼...

青藏高原太陽輻射能高的原因

1.青藏高原冰雪覆蓋面積廣,地面反射太陽輻射能力強.2.青藏高原地勢高.3.空氣稀薄,大氣逆輻射減弱。影響太陽輻射能量的主要因素有3個,第一是太陽高度,第二是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被削弱的強弱。第三個是日照時間的長短。1.青藏高原地處 帶,太陽高度角高。2.青藏高原,地處高原,空氣比同緯度其他地區稀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