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歷史上著名又比較感人的關於離別的故事

2021-05-25 23:12:45 字數 6012 閱讀 6289

1樓:庸俗書生

一、伯牙與子期

俞瑞,字伯牙,戰國時的**家,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的真諦。

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

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乙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

俞伯牙藉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乙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

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讚嘆**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

」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

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

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

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

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淒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

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臺。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二、霸王別姬

故事**於在垓下被漢軍包圍的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生死離別的愛情故事。當是百萬漢軍團團包圍了垓下,而項羽身邊只有八百名壯士了,項羽感嘆自己空有一身頂天立地的力氣,卻不能打敗敵軍,發出了一聲「虞姬虞姬,為之奈何」的悲嘆。

虞姬為了不託累夫君,希望他能夠殺出重圍,所以刎頸自殺。項羽與八百壯士在虞姬後,勇敢的殺出了百萬大軍的包圍,但項羽在最後準備渡過烏江時,卻選擇了放棄,最終被漢軍所殺。許多人認為,項羽心中最終沒有放下死去的虞姬,願意與她一起赴死。

三、梁山伯與祝英台

越州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杭州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杭州念書的蕪州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見如故,遂義結金蘭,一同前往杭州。

在杭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台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西湖遊玩的時候,祝英台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

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台回家,臨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

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

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乙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台沿路相送、難捨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藥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台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台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台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台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裡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四、捨命之交

左伯桃與羊角哀 兩個人去京趕靠,路上遇飢荒,盤纏只夠乙個人,於是,乙個人就把盤纏給了另乙個,自己去死在一棵樹下。

五、岳飛抗金

南宋時期,金軍幾次南下,南宋抗戰將領英勇抵抗。岳飛率岳家軍從金人手中收復建康;在郾城打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後來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擔心抗金力量壯大,會威脅到自身的統治,下令岳家軍班師,並捏造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

2樓:

霸王別姬,長亭送別,昭君出塞。

古人送別時的故事

3樓:life無明小魚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727年),李白東遊歸來,至湖北安陸,年已二十七歲。他在安陸住了有十年之久,不過很多時候都是以詩酒會友,在外遊歷,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酒隱安陸,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陸期間,李白結識了長他十二歲的孟浩然。孟浩然對李白非常讚賞,兩人很快成了摯友。

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送別詩有它特殊的感**調。它不同於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腸的離別,也不同於王維《渭城曲》那種深情體貼的離別。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乙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絡,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嚮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總之,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對李白來說,又是帶著一片嚮往之情的離別,被詩人用絢爛的陽春三月的景色,將放舟長江的寬闊畫面,將目送孤帆遠影的細節,極為傳神地表現出來。

4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是王維送孟浩然

章燮《唐詩三百首註疏》「此疑送孟浩然歸南山作。」《送別》究竟送誰,其實無關緊要。「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孟浩然和王維的贈答,讀得出他們的情誼,也讀得出他們對塵世的同而不同的態度,以及各自的處境、性格、趣味。王維是真正超脫而清淡,孟浩然則是兩種不同價值觀還在糾結、深受環境和處境的影響、在焦慮中尋找著內心的平衡,更像當代的知識分子。

《送別》究竟送誰,其實無關緊要。「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送別」,對於「文化」來說,似乎顯得微不足道,但也是緊緊地包含在文化的意義之中。中國是乙個講人情的國家,中國文化自然也是充滿了一股子人情味,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儒家文化上公升為主要國家意識形態,使倫理學最為發達,其思想又以「禮」、「仁」為中心。在這些主要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中的人情味自然是不會少的,送別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社會,送別這一現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形式,已經深深地打入我們的內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既然是談送別,首先就要先明白什麼是送別。送別即是送行,是朋友、親人、同事之間的一種告別禮儀,中國最早的送別儀式已經不為人知,因為送別的人太多、太平凡,反而淡化了最原始的產生和起因。送別大多是好友、夫妻、所尊敬的人之間舉行,在分離的時候,因為感情太深,不忍分離,依依不捨地陪同送行一段路程,算是告別。

在古代的禮儀中,有「祖道」一禮,是指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這種禮算是最早、最為正規的送別。《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

《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後引申為餞行送別,逐漸發展成為多種多樣的形式。

古人送別的地方有一些專用的名詞。「南浦」最早出現在古代詩歌中,南浦是水邊的送邊之所。屈原《九哥·河伯》:

「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范成大《橫塘》:「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古人水邊送別並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所以「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乙個專用名詞;還有「長亭」,古時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別的地方。李白《菩薩蠻》:「何處是歸程?

長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

」李叔同《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還有《西廂記》中的「長亭送別」一段,顯然長亭已成為人們心中送別之所。

這些送別的地方,因為大多被詩歌所通用,逐漸成了送別地的專用名詞了。

了解了古人送別的地方之後,再來看送別的幾種方式。第一是送別酒,就是朋友即將分離之時,在一起聚餐飲酒。最好的證明就是王維的《渭城曲》「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名句了。

第二是送別歌、送別詩。因為古時的詩歌合為一體,詩都是可以合樂唱出來的,所以送別歌和送別詩都是一回事,這讓中國的詩歌創作增光不少,在文學史上,因為送別而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僅家喻戶曉的名篇就已經是繁星麗天,數不勝數。

有些送別詩,雖隻字未提送別,筆端卻飽含悠悠不盡之情思,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薛濤《送友人》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李白《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關於送別最為人所稱道的故事,就屬汪倫送李白的故事。天寶十四載(755),李白從秋浦(今安徽貴池)前往涇縣(今屬安徽)遊桃花潭,當地人汪倫常釀美酒款待他。

臨走時,汪倫又來送行,李白作了一首《贈汪倫》留別。「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滄浪詩話》中說,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唐朝是詩歌的創作高峰,同時也是送別詩的創作高峰,幾乎每位詩人都有自己的送別詩,不光是唐朝詩人愛寫送別詩,也可以說是自古以來的詩人都少不了送別。看來,離愁別恨永遠是詩歌創作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送別詩之外,還有折柳送別,以折柳表惜別。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託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之情。隋朝無名氏《送別》「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由於「柳」、「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這一習俗始於漢而盛於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橋,是當時人們到全國各地去時離別長安的必經之地,而灞陵橋兩邊又是楊柳掩映,這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別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詩。後世就把「灞橋折柳」作為送別典故的出處。故溫庭筠有「綠楊陌上多別離」的詩句。

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古人的送別,大多都是在比較哀傷的氣氛下進行的。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別而已矣」所反應的就是這一現象。古時交通不便,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會,分別的又是自己的親朋好友,想到此自然心裡是不會好過的。

時至今日,仍然會有一些哀傷的送別,送別已經成為千百年來一種生活方式。如今的送別,雖不比古人那樣哀傷,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的祝願,發一條祝福簡訊,說一些祝福的話,照一張相,算是留念。

求一些歷史上的關於情商低惹禍的故事,最好以上謝謝

楊修之死 李白因寫宮闈詩被貶 岳飛主戰被殺 韓信功勞甚著,封趙王,後劉邦疑懼之,發配往蜀地,路中碰到呂后,以為碰到知音,向呂后訴苦,呂后仍帶他到劉邦處,勸劉邦殺之,以絕後患。求富有哲理的情商小故事?為什麼不能用啊 如果那樣的話,乾脆就背標題吧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為什麼不能用啊 ...

求一些關於關於寵辱不驚的典故,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是寵辱不驚的人

原文出自 菜根譚 中的 閒適 章節原文是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 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解 釋 受寵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個人得失而動心。出 處 晉 潘岳 在懷縣 詩 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近義詞 ...

關於現代一些著名的人的,關於現代一些著名的人的資料

魯迅 1881.9.25 1936.10.19 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祖籍河南省正陽縣,從發表第一篇白話 狂人日記 時 1918年5月 始以 魯迅 為筆名。他的著作主要以 雜文為主,代表作有 集 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等,散文集 朝花夕拾 原名 舊事重提 野草 雜文集 墳 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