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樣稱呼自己的,古人如何稱呼自己

2021-04-15 13:30:39 字數 5979 閱讀 1299

1樓:麥芽

先說一下,那些並不是貶低自己,而是謙稱,中國自古就很謙虛的~~~~呵呵呵

下面是我找到的資料,希望能有幫助。我感覺挺齊全的。

古人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自稱不同.

古代謙辭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

【愚】謙稱自己不聰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

【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

【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

【僕】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拙】用於對別人趁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荊、賤內、內人:稱自己的妻子。

【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

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子: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

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沒有才智的)、不肖(沒有出息的),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常用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

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

稱叔叔,等等。

【舍】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捨親:稱親戚。

【老】 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臉:

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和尚自稱老衲;老**自稱老臣。

(2) 其他自謙詞有: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朕(我,我的,從秦始皇開始專座皇帝自稱)、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因為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女子自稱妾;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為寡君。犬子、犬女:稱自己的兒女;笨鳥先飛:

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後,比別人先行一步;拋磚引玉:謙稱用自己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等等。

2樓:一度歷史觀

古人有哪10種謙稱?哪10種敬稱?他們為什麼不自稱「我」?

3樓:我問問問問問問

吾 予 鄙人 在下

4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人品德很好的話,就教子。

5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在下,這個不是貶低自己,而是中國傳統的謙虛。

6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多看古龍的**,應該有幫助吧

在古代,帝王是如何稱呼自己的?

7樓:為誰為誰為

1、「朕」,自秦始皇開始為皇帝的專用詞,這是普通的情況,但有特例,那就是皇太后也可以自稱「朕」,不過這一情況比較罕見。

2、「孤」,不是孤單的意思,而是說自己不能得眾。東漢末年,袁術、曹操、孫權、劉備等群雄「南面稱孤」。此時「孤」較為流行。而曹操稱魏王,孫權為帝,仍然喜歡自稱「孤」。

3、「寡人」,即為寡德之人,意是古代皇帝、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

4、「予一人」,對於古代天下,特別是周朝時期君主經常自稱,《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諸侯、分職、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而在秦始皇之後,也有皇帝自稱「予一人」。

《漢書·文帝紀》:「朕獲保宗廟,以微眇之身託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亂,在予一人。

」5、「吾」、,古代的皇帝在許多場合、許多情況下並不自稱為「朕」,而是和平常百姓一樣自稱。比如漢武帝即位之初,責問丞相田蚧說:「君除吏已盡未?

吾亦欲除吏。」在這裡,漢武帝劉徹就自稱「吾」。

6、「我」,對於明清時期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乾隆等還自稱「我」,這和當時人們日常交流的口語相一致。至於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則比較不拘一格,喜歡自稱「俺」,比如朱棣曾表示「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邊,便來入貢,那意思甚好。」

8樓:匿名使用者

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來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於皇帝的專稱,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國王則不一樣,古代中國的國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國王和後來分封的諸侯國王)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轂」等等。

唐以後唯皇帝得稱寡人

9樓: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

帝自稱朕,王自稱寡人、孤

10樓:寺內獸醫

帝王稱自己寡人,孤王,

11樓:豹貓之舞

有:朕,寡人,孤,不轂,吾。

古代是怎樣稱呼自己的

12樓:南唐小主李煜

1,草根階層:餘、 吾 、俺(李逵常掛嘴邊的)、某(例:某欲誅之……)。

2,君主:朕 、孤 。

3,皇后:予。

4,嬪妃:妾 、氏。

5,朝廷**:臣。

6,自謙語:愚(如 愚竊以為……)。

拓展資料

1,鄙人:古人稱呼自己的謙詞 。

2,臣:古代作官的在皇族面前的自稱 。

3,孤:古代皇帝自稱。

4,小人:古代一些下級對上級,奴才對主人的自稱,有自貶自賤以抬高聽話人之意 也指壞人 。

5,在下:古人自稱 。

6,陛下:對皇帝的尊稱 。

7,閣下:對聽話物件的尊稱。

8,令郎:指對方的兒子。

9,愚:對自己的稱呼,謙詞 。

10,奴才:古代一些下級對上級,奴才對主人的自稱,有自貶自賤以抬高聽話人之意 。

11,先生:老師;對學識高的人的稱呼 。

12,奴家:古代女子自稱 。

13,晚生:一般是書生在比自己資歷高的人面前自稱。

14,卿:古時高階官名;古時君稱臣;古時夫妻或好朋友之間表示親愛的稱呼。

15,令尊:對聽話人父親的尊稱。

13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人對自己的稱呼:

【愚】謙稱自己

不聰明,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輕的人稱自己;愚見,稱自己的見解。也可單獨用「愚」謙稱自己。

【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如鄙人,謙稱自己;鄙意,謙稱自己的意見;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

【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如敝人,謙稱自己;敝姓,謙稱自己的姓;敝處,謙稱自己的房屋、處所;敝校:謙稱自己所在的學校。

【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

【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

【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

【僕】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

【敢】表示冒昧地請求別人。如敢問,用於問對方問題;敢請,用於請求對方做某事;敢煩,用於麻煩對方做某事。

【拙】用於對別人趁自己的東西。如拙筆,謙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著、拙作,謙稱自己的文章;拙見,謙稱自己的見解;拙荊、賤內、內人:稱自己的妻子。

【小】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間的謙稱自己;小兒:謙稱自己的兒子;小女:

謙稱自己的女兒;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稱;小子: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小可(多見於早期白話):

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店:謙稱自己的商店。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為不才、不佞(沒有才智的)、不肖(沒有出息的),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家】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常用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尊、家嚴、家君:稱父親;家母、家慈:

稱母親;家兄:稱兄長;家姐:稱姐姐;家叔:

稱叔叔,等等。

【舍】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稱弟弟;舍妹:稱妹妹;舍侄:稱侄子;捨親:稱親戚。

【老】 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用於謙稱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事物。如老粗:謙稱自己沒有文化;老臉:

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婦女謙稱自己;老和尚自稱老衲;老**自稱老臣。

14樓:老頭票的故事

古時的帝王將相如何稱呼自己的親人 需要明白一點:請去除清宮戲荼毒,關於清朝的那些稱呼,不僅錯漏百出,而且也根本不能適應於其他的朝代,例如「格格」,「奴才」,「皇阿哥」之類。 簡單的介紹,具體的論證附後:

唐: 皇帝自稱:「朕「。

另外,有時候也用「吾」 別人稱呼皇帝:唐代時稱呼皇帝多用「聖人」,至於像唐明皇這樣的風流天子,則親近者俱呼其為「郎」 皇后自稱:皇太后下制令時,自稱「予」,在便殿見群臣時,則稱「吾」,很多時候也用「我」 后妃自稱:

在正式場合用「妾某氏等」,平時則用「我」或者「吾」 公主自稱:對皇帝,她也是稱「吾」或者「我」 皇帝對兒子的稱呼:親暱一點可叫小名,平時可叫他的名或者稱呼其排行,如九郎之類 皇太子自稱:

平時還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對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時可用「兒臣」,對下人可用「小王」。 太子則常被左右之人稱為「郎君」;諸王則被稱呼為「王爺」 普通人: 戲文之中,夫妻之間,多有「相公」和「娘子」之類,事實上,這在唐宋兩朝,是非常大的錯誤!

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識,一律可以稱為「娘子」,年輕一點的可以稱呼為「小娘子」。這裡「娘子」並非老婆含義,各位可以大膽使用。 「相公」一詞,嚴禁隨便使用!

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稱為「相公」。 年長者會叫少年人為「郎」或「郎君」,稱呼熟悉的男子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如白居易呼元縝為「元九」,唐德宗曾呼陸贄為「陸九」;而稱呼女子則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例如:「公孫大娘」、「李十二娘」。

宋 皇帝自稱:「朕「。另外,有時候也用「我」或者「吾」 別人稱呼皇帝:

宋代時稱呼皇帝多用「官家」。 皇后自稱:皇太后下制令時,自稱「予」,在便殿見群臣時,則稱「吾」,很多時候也用「我」 后妃自稱:

在正式場合用「妾某氏等」,或者「臣妾」,平時則用「我」或者「吾」 皇帝對太后、皇后和妃嬪的稱呼:皇帝稱呼太后(母後)為「娘娘」,皇帝稱呼皇后為「聖人」(這個要和唐朝的「聖人」區分),皇帝稱呼妃子為「娘子」 公主自稱:對皇帝,她也是稱「吾」或者「我」 皇帝對兒子的稱呼:

親暱一點可叫小名,平時可叫他的名字,加上什麼兒之類:如桓兒,構兒等。 皇帝對公主的稱呼:

親暱一點可叫小名,平時可叫她的名字,或者稱呼其封號。 皇太子與諸王子自稱:平時還是多用「我」或者「吾」,另外對皇帝或者皇后或者時可用「兒臣」,對下人可用「小王」。

諸王則被稱呼為「王爺」。皇帝對自己的兄弟的稱呼一般是按排行來叫,如「大哥」、「九哥」之類。皇子和公主之間,或者皇帝兄妹之間,也是如此。

如高宗趙構就稱呼柔福帝姬為「二十姐」,而柔福稱呼趙構為「九哥」,其時趙構已經登基。 太監對皇帝以及皇后等人的稱呼是:「小的」,或者「小人」都行,並非滿清的「奴才」。

普通人: 戲文之中,夫妻之間,多有「相公」和「娘子」之類,事實上,這在唐宋兩朝,是非常大的錯誤! 基本上,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識,一律可以稱為「娘子」,年輕一點的可以稱呼為「小娘子」。

這裡「娘子」並非老婆含義,各位可以大膽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也不能隨便用「小姐」這個稱呼。非常不幸,早在宋代,「小姐」的含義就是「妓女」的意思。

「相公」一詞,不能隨便使用!在宋代,就狹義來說,依舊限於對宰相的尊稱,但事實上,作為一般的**尊稱也是可以,如岳飛就是被稱呼為「相公」。 唐宋時,尤其盛行排行,甚至與姓、名、字同等重要,一部分下層民眾或只有姓和排行,沒有名,更不論字。

所以很多時候的稱呼是姓加排行,如燕小乙,或者小乙哥之類。注意的是,當時如果稱呼他人為「漢子」或者「老漢」,含有相當的輕蔑成分在內。

古人怎麼稱呼自己,古人稱呼自己古人是怎麼稱呼自己的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自稱 是不一樣的,很多很多。皇帝 朕 王爺 小王 孤王,孤家,孤 爵爺 本爵 本閣 本院 夲督 對皇帝 臣 微臣 對同僚 下官 學生 對下屬 本府 夲督 本縣 百姓 小人 在下 老夫 老漢 小子 小女子 老寡婦 妾身 老奴 鄙人 小生 小的,等等。稱自己 敝人 在下小弟 為兄...

西方古代如何稱呼國王?稱呼陛下,古代是如何稱呼妹妹?

西方叫king,emperor。可是國人不懂啊,於是大家引入的時候就對應上了當時的名稱了。只不過希望除了羅馬帝國等時期的統治者為emperor,翻譯過來是皇帝。其他的大多是小國,一般跟國內諸侯一樣,稱為國王。king 國王,queen 王后 外國古代就是國王的那個時候,各種官職是怎麼稱呼?不一樣的。...

古代的世子如何稱呼自己,古代的妻子如何稱呼自己?

在師 長面前應該謙稱學士。在朋友,部下面前應該謙稱本爵或直稱我。在皇帝面前稱臣,在父母面前稱孩兒或兒臣。世子是王爺諸侯的兒子吧?本世子 這個真不知道。但是絕對不是你說的那2個 古代的妻子如何稱呼自己?皇帝稱老婆叫鋅童 宰相稱老婆叫夫人。文人稱拙荊 雅士叫執帚。商賈稱賤內 士人叫妻子。酸秀才稱娘子 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