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嗎

2021-04-10 04:16:28 字數 5502 閱讀 9836

1樓:荒誕不經

是的。道德相對主義者認為,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舉個例子。通姦這種事,在不同時代、國家的認識就不同,可以是道德問題也可以是法律問題。

道德在不同時期有哪些體現

2樓:匿名使用者

1、原始社會的道德,以維護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為基本原則,倡導共同勞動、平等互助,人們無條件地踐行公共義務,推崇正直、誠實、勇敢等品格。但同時,氏族間的復仇殺戮、血親之間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風氣則表現出這一時期道德形態的缺陷。

2、奴隸社會的道德,講求奴隸對奴隸主的絕對服從和人身依附,主流社會鄙視勞動和勞動者,並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從。這一時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創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倫理觀。而春秋時代的孔子開始形成以「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

3、封建社會,道德被用來維護宗法等級關係,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規範化、理論化的特徵。封建制度以小農經濟為基礎,而小農經濟需要宗法制度來維繫,於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來的倫理文化獲得尊崇和弘揚,逐漸演化為以「三綱」、「四維」、「五常」、「六紀」、「三達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要內容的一整套道德修養理論。封建社會道德的基本規範就是忠君、孝親。

4、鴉片戰爭後,西方思想逐漸傳入古老的中國。以嚴復、孫中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將資產階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天賦人權論等學說,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的基本道德規範引進了中國。當時的中國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產階級的道德原則對推動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程序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道德侷限性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擴充套件資料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

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進一步來講,慾望是由感覺引起的,感覺又分為快樂和痛苦。快樂**於愛好,痛苦**於討厭。凡熱愛一事物者,該事物就能夠給他以快樂,所以愛好道德者,道德也使得他快樂。

因此,道德與快樂並非不可兼得。

在沒有養成習慣之前,快樂常常誘導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痛苦則迫使我們選擇做不道德的事,所以做乙個道德的人並不容易。但是,良好的選擇習慣一旦養成,道德的活動本身就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誘導我們選擇做道德的事情,所以做乙個道德的人也可以說並不難。特別要注意乃是從小就養成乙個好習慣,因為好習慣既然特別的有助於增進人的幸福,壞習慣自然也就特別的能夠損害人的幸福。

3樓:卓越萬蝶教育

道德並非從來就有,所謂凌駕於一切民族和時代之上的永恆不變的道德是不存在的。道德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決定,並隨之變化而變化,這是道德的本質,因此道德具有歷史性。中華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不同的道德結構形態,其中,封建社會的道德具有小農經濟和宗法社會的鮮明特點。

當今中國社會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它既與傳統道德具有深刻的歷史聯絡,又是對傳統道德的超越和提公升。

蠻荒時代,人相食,不以為罪;奴隸社會,以人為貨,是為平常;封建王朝,唯君至上,皆無異議……這些在各自歷史時期被視作普遍規範的道德形態,今日看來,早已腐朽不堪,無法適用於現代社會的發展。

歷史在不斷前進,道德的形態和觀念也在不斷演變。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經歷了五種基本社會形態,與之相適應,道德的發展也出現五種歷史型別,即:原始社會的道德、奴隸社會的道德、封建社會的道德、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和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

原始社會的道德,以維護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為基本原則,倡導共同勞動、平等互助,人們無條件地踐行公共義務,推崇正直、誠實、勇敢等品格。但同時,氏族間的復仇殺戮、血親之間的通婚以及人食人的風氣則表現出這一時期道德形態的缺陷。

奴隸社會的道德,講求奴隸對奴隸主的絕對服從和人身依附,主流社會鄙視勞動和勞動者,並奉行男尊女卑、男主女從。這一時期,西周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周公姬旦創立了「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宗教政治倫理觀。而春秋時代的孔子開始形成以「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

到了封建社會,道德被用來維護宗法等級關係,具有政治化、宗教化、規範化、理論化的特徵。封建制度以小農經濟為基礎,而小農經濟需要宗法制度來維繫,於是,宗法制度及其派生出來的倫理文化獲得尊崇和弘揚,逐漸演化為以「三綱」、「四維」、「五常」、「六紀」、「三達德」、「八德目」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要內容的一整套道德修養理論。封建社會道德的基本規範就是忠君、孝親。

鴉片戰爭後,西方思想逐漸傳入古老的中國。以嚴復、孫中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將資產階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天賦人權論等學說,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等資產階級的基本道德規範引進了中國。當時的中國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資產階級的道德原則對推動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程序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道德侷限性也表現得十分明顯。

從上述四個歷史時期的道德面貌中不難看出,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下,道德的結構和道德的內涵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恩格斯在反駁杜林的「道德永恆論」時,曾這樣說:「善惡觀念從乙個民族到另乙個民族、從乙個時代到另乙個時代變更得這樣厲害,以致它們常常是互相矛盾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

可見,道德作為乙個具體的歷史範疇,在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社會成員,有不同的內涵和要求。

人類道德發展的歷史過程與社會生產方式的發展程序大體一致。人類道德發展中的各種型別,都是一定時代特定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由那個時代經濟、政治、文化狀況所決定的,有其歷史的、階級的侷限性。不同歷史階段的道德規範是那個時代人們對自己的生存境遇、人際關係和人生意義進行反思的產物,當中包含著某些合理的認識和反映社會發展一般要求的積極成分。

這些合理的認識和積極的成分應該受到重視,並使之成為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具有創造性的寶貴的思想資源,而那些腐朽、落後的成分,則應當予以摒棄,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待歷史文化遺產的乙個基本的態度和原則。

今天的中國社會,倡導的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社會主義道德是人類道德發展合乎規律的必然產物,是人類道德發展史上的一種嶄新型別的道德,是對人類道德傳統的批判繼承,並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實踐的發展與時俱進。它的合理性與先進性在於不僅是適應新的階段——無產階級革命要求的產物,也是對人類道德文明發展的優秀成果進行批判繼承的結果。

一方面,它與歷史上人類道德文明的發展有著深刻的聯絡,另一方面,它又是對歷史上已經過時了的道德型別的超越和提公升。

當今中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面對新的歷史環境和時代背景,既不能照搬傳統道德所奉行的規範和理念,也不能機械地以傳統道德作為衡量道德現象的唯一標準,而應當運用歷史的、發展的、揚棄的眼光,根據現實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狀況做出恰當的分析和判斷,從而更加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開展。

4樓:至邪魔尊王

長期以來,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被看作是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乙個基本立場和觀點,它也被看作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倫理學的乙個基本方法。我們的哲學教科書明確指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的倫理學教科書看起來似乎較哲學更重視道德的特殊性,在給道德下定義時把道德規定為「是由經濟關係所決定……的一類社會現象。」但在論述道德的本質時仍然認為「道德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受著社會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的制約。

」[1](p7、46)其實質實際上還是把道德的本質看作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既然道德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又是屬於社會的第二性的思想關係和社會上層建築,是為一定階級的經濟、政治制度服務的,那它必然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我們研究倫理學的方法也始終是懷抱一種強烈的意識形態意識,不是把倫理學看作是一種科學和學術,而是看作一種教化的工具,不是去解釋、反思、創造,而是不遺餘力的論證、維護主流價值觀念,而不管這種主流價值觀念是不是完全符合已經變化了的民眾生活實踐,並通過社會教化把它灌輸給民眾,似乎這就是倫理學的基本使命,唯有如此,社會的道德才能進步。 可喜的是,我國哲學界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對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些理論成果促使我們專門從事倫理學研究的同志重新反思道德究竟是不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

道德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還是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功能?通過這一問題的追問,我們又回到了倫理學的元問題:或者說道德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僅是倫理學學術進步的首要問題,而且對於中國當代倫理學實現視域、方法和體系方面的突破,使倫理學研究更具科學的解釋力,更加貼近民眾生活,更加有效地指導社會生活實踐等都有重要的意義。 一 基於行文的需要,我們的討論不能不先引述一下哲學界對於意識形態問題研究取得的相關成果,因為這是我們本論題討論的理論前提。 研究的觀點認為:

馬克思恩格斯是現代意識形態理論的奠基人。「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主義)的乙個基本概念,它是社會意識的一部分,是系統地、自覺地反映社會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的思想體系,它帶有思想上層建築的性質。有學者指出,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看來,意識形態本質上是編造幻想、掩蔽現實關係的精神力量,是對社會現實的顛倒的、神秘的反映。

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偶爾也以描述性口吻談到意識形態,但從他們思想的整個背景上來看,他們始終是把意識形態當作否定性概念來對待的。意識形態的內容是虛假的,與科學相對立;意識形態的功能是保守的,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後,馬克思主義文獻中的意識形態概念的含義發生了變化,它逐步被用做中性的概念,到了列寧,肯定意識形態是科學,主張意識形態是真理並具有進步的作用並進一步肯定了它的積極的政治功能。

論者還指出,意識形態具有強烈的階級性和掩蔽性的特點。馬克思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支配著物質生產資料的階級,同時也支配著精神生產的資料,並調節著自己時代的思想的生產和分配。意識形態與現實的關係不是一種真實的、相契合的關係,而是一種不真實的、掩蔽的關係。

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完整的理論形式,以維護它所支援的統治階級的統治。[2](p129-135)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體系。具體一些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是一定社會或階級、集團基於自身根本利益對現存社會關係自覺反映而形成的理論體系,它是該階級和社會集團政治綱領、行為準則,價值取向、社會理想的思想理論依據。

政治和政治意識是一般意識形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3](p9-17) 關於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論者指出,意識形態的社會功能,首先是提供政治「合法性」的依據,因此意識形態的首要本質特徵是它的政治性。其次,它是能夠成為凝聚和引導一定社會或群體的「社會水泥」和思想旗幟。

意識形態所具有的社會「水泥」作用,使它成為廣義的社會控制系統或社會管理系統。從社會的巨集觀作用來說,意識形態在排除干擾、穩定人心、統一行動方面可以顯示特殊的社會功能。三是在廣泛的社會活動中起著價值導向作用,進而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某種意義上說,意識形態是社會的一種價值體系,它成為社會生活的評價標準,指出了社會活動的價值目標。因此,意識形態的乙個重要社會功能,便是為一定的社會或某個政治共同體成員規定其社會活動的價值導向。[3](p22-38) 復有學者指出,意識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這種理論信念體系以邏輯的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來論證某種政治運動、政治體制或現存秩序的合法性,以及某種特定的理想目標的合理性,並規定了乙個國家、民族與社會成員所應承擔的義務,以此作為廣大民眾的政治共識的基礎。

意識形態不同於哲學和學術理論之處在於,後兩者僅僅關注於求智與理解,而並不對人們的行動有所規定和要求。

元代詩歌在不同時期有哪些不同的特點

元初詩人多為宋金遺民,大多親歷過改朝換代的社會變革,因而某些作家如劉因 趙孟兆頁等的一些詩作能較深刻地反映社會矛盾和民族意識,中期以後,社會趨於相對穩定,科舉取士的恢復又使知識分子有了進身的機會,特別是宋代的道學在此時發揮了 替金元治心 魯迅語 的作用,許多詩人都兼理學家,他們繼承了宋儒重道輕文 扶...

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中,文學意象呈現出不同的風貌,相對於古代的

所謂 意向 其實就是意境。意境是文字以外傳達出來喚起人們思考,啟迪人們精神的東西,也就是一篇文章意在言外的豐富內涵。中國是乙個有五千年傳承文化的文明古國,古代文言文原本是刻在竹簡上的,刻寫非常不易,這就要求語言簡練,在簡潔的文字以外傳達出更多的思想,喚起人們的感情共鳴,啟發人們的思考與想象。因此 意...

中國不同時期穀子品種是怎樣演變的

儘管我國具有悠久的穀子栽培歷史,但真正的穀子品種改良始於20世紀30年代。由金陵大學 燕京大學及其合作農場等單位通過系統育種培育推廣了燕京811 開封48 華農4號 薄地租等品種。40年代後期由晉察冀邊區選育出邊區1號,曾在生產上廣為應用,直到90年代初尚有栽培。但由於當時的歷史條件,這些育成品種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