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的旅遊資源有哪些啊,南京的著名景區有哪些?

2021-03-28 18:01:46 字數 5669 閱讀 4737

1樓:已而雲淡

好多的,有梅花山,山上的梅花好漂亮的,空氣也很好,還有孫權墓,四方城,石象路,大金門,當然還有明孝陵~學生價才35,感覺好值,很值得去看一下的呃,旁邊還有中山陵和靈谷寺,也都很不錯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

朱元璋的陵墓 化了十七年時間建成。現存的僅為陵園最後部分。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

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神道上立有石獸、石人,陵園 的宜城有遂逍可登其頂,頂的正中有石刻「此山明太祖之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即是朱元璋葬地。門內四方城有朱棣為其父 立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

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202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明孝陵布局巨集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現存下馬坊、碑亭、石獸、望柱、翁仲石人、「 治隆唐宋」碑殿、四方城和寶城等古蹟, 縱深2.

62公里, 當年圍繞的紅牆22.5公里現存遺跡,尚可窺見皇家陵園的氣勢規模和我國古代建築雕刻藝術的高度成就。

乙個距今六百多年,重約八十噸的明代巨 型石龜,近日被一部大型吊車從地下吊起,運到了位於明代開國皇帝朱 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附近的紅樓藝文苑。巨型石龜是在南京中山陵美 齡宮山後的一條滿是茶樹的山溝中發現的。石龜身長六點二公尺、寬二點 五公尺,為青石雕成。

雖然整體粗糙,但輪廓清晰。據專家介紹,此石龜 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體積最大的石龜。

明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茅山西側,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馬氏合葬於此。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

78公尺。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

門外東側立有乙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臺、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象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

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公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橋北是一座寬75公尺、高16公尺、進深31公尺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

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 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

寶頂是乙個直徑約400 公尺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后的陵墓,至今約有600多年的歷史,它座落在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孝陵是南京地區建築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陵垣周長達22.5公里。

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明孝陵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202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生、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

方城明樓是孝陵地下宮城的象徵性城樓,中間有一條甬道,穿過甬道可以登上明樓。明樓屋子頂已毀,現僅存四壁。

石象路前半段兩側立石獸6種12對,依次是:獅、獬、駱駝、象、麒麟、馬,每種4只,兩立兩臥。石獸盡端立石望柱(又稱華表)一對,過此折向北,列石翁仲8軀,文臣武將各四,分立道旁。

孝陵石人、石獸均為整塊石料雕鑿而成,體量高大,生動粗獷,是明代皇陵石刻中的經典之作。

乙個距今六百多年,重約八十噸的明代巨型石龜,近日被一部大型吊車從地下吊起,運到了位於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附近的紅樓藝文苑。巨型石龜是在南京中山陵美齡宮山後的一條滿是茶樹的山溝中發現的。石龜身長六點二公尺、寬二點五公尺,為青石雕成。

雖然整體粗糙,但輪廓清晰。據專家介紹,此石龜是中國目前發現的體積最大的石龜。

此地名勝眾多,風光秀麗,位於其正南的賞梅勝地梅花山,花開時節,暗香浮動,遊人如織;東側的紫霞湖、正氣亭、定林山莊,林壑幽深;西南的中山植物園,佳卉留芳;東南的海底世界,令人留連忘返。

南京的著名景區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1、中山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鍾山風景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寢,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面積8萬餘平方公尺。中山陵自2023年春動工,至2023年夏建成,2023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3年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23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諡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公尺,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3、明城牆

南京明城牆,整體包括明朝時期修築的宮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牆,現多指儲存完好的京城城牆,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儲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城垣,現完整儲存25.1公里。

4、玄武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北鄰南京站,是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也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被譽為「金陵明珠」,現為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5、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6、紫金山

紫金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又稱鍾山,江南四大名山之一,有「金陵毓秀」的美譽,是南京名勝古蹟薈萃之地,全國生態文化示範地、世界文化遺產所在地、首批國家5a級景區鍾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紫金山南麓。

7、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8、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獅子山巔,屹立在揚子江畔,飲霞吞霧,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江南四大名樓之一,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要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樓」之稱。

明孝陵享殿現在的用途是什麼?

4樓:匿名使用者

商業旅遊!!!

賺取門票!!!

5樓:千里牛甲

現在用途是某些人的賺錢工具

6樓:永遠美麗是我

享殿:碑殿之後是孝陵的主要建築孝陵殿,即享殿。原孝陵殿已毀,尚存3層須彌座台基,通高3.

03公尺,台基上有大型柱礎56個。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後各有3道踏垛,尚存6塊浮雕雲龍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長57.

30公尺、寬26.6公尺,可見當時該建築之巨集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馬皇后神位。

現存建築是清朝同治年間兩次重建的三小間享殿。殿後100餘公尺處是大石橋,又稱公升仙橋。過了大石橋就到了孝陵地面建築的最後部分方城、明樓、寶頂。

方城、明樓、寶頂:方城是孝陵寶頂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築,外部用大條石建成,東西長75.26公尺,南北寬30.

94公尺、前高16.25公尺、後高8.13公尺,底部為須彌座。

方城正中為一拱門,中通圓拱形隧道。由54級台階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寶頂南牆,用13層條石砌築。正中橫刻「此山明太祖之墓」,顯然為後人所製。

沿方城左右兩側步道即可登上明樓。明樓在方城之上,東西長39.45公尺,南北寬18.

47公尺。方城明樓以北為直經400公尺左右的崇丘即是寶頂,也稱寶城,為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寢宮所在地。寶頂近似圓形,原名獨龍阜玩珠峰,周圍砌有磚牆。

2023年至2023年,南京市文物局等有關部門採用先進的精密磁測,證實朱元璋墓的地宮就在這下面,埋葬深厚,儲存完好,從沒有被盜過。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會副會長、東南大學建築學教授劉敘傑說:「明孝陵代表著明初皇家建築的藝術成就,是中國陵墓建築和陵墓文化的縮影。」明孝陵從起點下馬坊至地宮所在地的寶頂,縱深達2600多公尺,沿途分布著30多處不同風格、用途各異的建築物和石雕藝術品,整體布局巨集大有序,單體建築厚重雄偉,細部裝飾工藝精湛,凝聚了當時政治家、藝術家和建築師們的才智。

明孝陵的開創性地位還體現在其依山勢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是明成祖朱棣永樂三年(公元2023年)為其父朱元璋建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

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 78公尺。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

碑座、碑額雕琢瑰麗。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公尺。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

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南京博物院前院長梁白泉研究員說:「明孝陵首開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的神道作為後世子孫陵寢共用神道的制度。神道兩邊分布的12對石像生和4對石人,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樸,融整體巨集大與區域性精細為一體,也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平。

」明孝陵改變了唐宋帝陵方上、陵臺、方垣、上下宮制度和十字軸線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宮布局建立「前朝後寢」三進院落制,開創了陵寢建築平面呈「前方後圓」的基本格局,並一直規範著此後明清兩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設規制。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門外東側立有乙個石刻告示,系清宣統年間兩江洋務總局道臺、江寧知府以六國文字刻著

「治隆唐宋」四個金字,是清康熙帝第三次南巡時親筆題書。碑亭後原建有兩御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象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

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202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公尺、寬數十公尺的空地,是當年露天祭祀的場所,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公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橋北是一座寬75公尺、高16公尺、進深31公尺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是明孝陵最後的一重建築。方城以大條石砌成,正中開拱門式斜隧道,有台階可步入,計54級。出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

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牆,南面有拱門3個,另三面各有拱門一道。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不禁令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寶頂是乙個直徑約400公尺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

梅花山因三國時東吳君主孫權及其夫人葬此,古稱孫陵崗,位於明孝陵正南300公尺。

海洋旅遊資源的特點有哪些,旅遊資源的特點有哪些

在合理利用旅遊資源的前提下 人類可同時獲得經濟效益 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使海洋旅遊資源獲得可持續發展。正確認識海洋旅遊資源的特點,對於合理開發利用海洋旅遊,開展海洋旅遊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海洋旅遊資源依託於海洋及海岸帶而存在,無論其自然環境或人文環境都要受到海洋的影響。它包括海洋性氣候 海...

旅遊資源有哪些劃分標準,我國現有旅遊資源劃分體系

旅遊資源是旅遊業發展的前提,是旅遊業的基礎。旅遊資源主要包括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和人文景觀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資源包括高山 峽谷 森林 火山 江河 湖泊 海灘 溫泉 野生動植物 氣候等,可歸納為地貌 水文 氣候 生物四大類。人文景觀旅遊資源包括歷史文化古蹟 古建築 民族風情 現代建設新成就 飲食 購物...

地質旅遊資源的含義,地質旅遊資源的特徵

一 旅遊 資源的含義 旅遊者是旅遊活動的主體,旅遊資源是旅遊活動的客體,是滿足旅遊者旅遊動機的客觀存在。資源是指取之於自然界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它與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緊密相關,並隨著社會經濟活動的發展而不斷擴充套件和深化。旅遊資源也不例外,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旅遊活動進入社會經濟領域,並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