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得阿羅漢果位後是繼續轉菩薩道然後成佛

2021-03-16 03:56:42 字數 5439 閱讀 8385

1樓:唯梅子

定性羅漢,一直在涅槃之中。

因為在涅槃中,根本就沒有眾生,所以,當然也就無法普度眾生。

不定性羅漢,可以回小向大,轉為菩薩。

因為不住涅槃,所以,長期與眾生和光同塵,最終可以通過普度眾生而成佛。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我們不知道,行菩薩道本身就是在修煉,真心實意,地藏法,心地法,真心法。

用大慈悲心救拔苦難眾生,與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同心同德同行,你已經成佛。

3樓:匿名使用者

成佛後,就隨緣度眾生,涅槃不是消失了,躲起來了。還是在化身無量度眾生的。

阿羅漢成就後,要發菩提心,救度眾生,也就成為了菩薩,比如地藏菩薩。然後功德圓滿,大徹大悟,示現成佛。

佛,菩薩度眾生沒有苦,只有樂。就像遊戲神通一樣。這是**裡寫的。

另外不要相信誹謗大乘佛法的人,他們在造地獄業。幾千年來,這麼多人都成就了或者往生了。

唸佛法門度了多少眾生?太多了也。

我很想知道,那些說大乘佛法是假的的人,怎麼想的,說菩薩不是真的,佛總是真的了吧,佛怎麼修行成佛的?如果阿羅漢是最高境界了,那佛怎麼成佛的呢?按照小乘佛法,成佛是需要怎樣的次第?

真是可惜可憐。

4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阿含經的原始佛法教義,菩薩是後世由自稱龍樹菩薩的人子虛烏有的編造的謊言。另外,你真的理解涅槃是什麼了嗎?佛法是一門高深的哲學,如果你知道什麼是涅槃,便不會再有此問題。

我為什麼不給你講什麼是涅槃?因為你們這些不肯思考領悟的愚者,聽了也不會接受這真諦,不是嗎?

聲聞、闢支、阿羅漢、菩薩等果位與佛有哪些差異?這四個不都是覺悟得道的人嗎?

5樓:8萬4千法門

「又如《會疏》曰:一生補處者,是等覺位。尚有一生無明(具足應雲:

一分生相無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無明,其力最大。

唯此後心,以金剛智破之,即補妙覺之位,故曰補處。」

今天這一會我們的同學們非常幸運,也非常的稀有,希望我們都能在這一生當中證得補處菩薩,這個地位最高了。這段話是黃念老引用日本《無量壽經會疏》裡的一段文,說明一生補處,一生補處是等覺位。我們現在知道煩惱很多,無量無邊,世尊教學把它歸納為三大類:

第一類從煩惱的生起,那是無始無明,叫無明煩惱,第二叫塵沙煩惱,是分別起來的,第三個是執著起來,叫見思煩惱。見是見解,思是思想,也就是說我們對很多問題看錯了,這是見煩惱,想錯了這叫思煩惱,合起來叫見思煩惱。我們看錯想錯了,當然我們也會說錯,也會做錯,做錯說錯這就造業了。

業就感得果報,善業感三善道,六道裡面三善道,惡業則感得六道裡頭的三惡道,業因果報永遠在循迴,這就是六道輪迴怎麼來的,這才搞清楚了。

十法界也不是真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十法界沒有了,就好像又是乙個夢醒了,在六道是夢中之夢,夢醒之後什麼境界出現?一真法界出現,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

諸位要記住,也就是自己的實報莊嚴土出現了。自己的實報土跟諸佛的實報土沒有兩樣。我們唸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土,不唸佛修其他法門成就的,也生實報莊嚴土,多半都是生毗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

毗盧遮那是法身佛,盧舍那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應化身佛,三身一體,一體三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他是一,我們看到不一,那是什麼?我們的煩惱習氣很重,所見到的不一樣,各個人見到的都不相同。

連菩薩都不能完全相同,完全相同是妙覺位,那就完全相同,所以佛佛道同是講在妙覺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們可以說他們是大同小異,為什麼?無明習氣沒有斷乾淨。

實報土裡面都是帶著無明習氣,每乙個人帶的習氣厚薄不一樣,這是小異,除這個之外應該都是相同的。你看像十住菩薩、十行菩薩、十回向菩薩、十地菩薩,這四十個位次,再上去等覺,一生補處是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品,這一品無明就是習氣,還有一品無始無明習氣叫生相無明。諸位要著重生相這兩個字,那就是他還有相,到妙覺位,妙覺位,相就沒有了。

所以說,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般若經》上說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諸佛如來實報土例外,沒說這個;換句話說,實報土的相也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真的確實沒有相。

常寂光土是真的,常寂光土沒相,三種現象都不存在。

6樓:匿名使用者

下面是比較詳細的資料:

聲聞乘也叫小乘,聲聞乘最高的果位就是四果阿羅漢

緣覺乘的證果者分為兩種:出生於沒有佛的時候的開悟得道者,稱為獨覺,而出生於有佛之世,觀察思惟十二因緣得道證悟者,稱為緣覺。闢支佛是緣覺乘的最高果位。

二乘闢支佛阿羅漢斷盡一念無明,即斷了分段生死,捨報後可取涅盤。二乘闢支佛阿羅漢雖斷盡了一念無明,卻仍末與無始無明相應,沒有到達無始無明境界。無始無明從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到菩薩第一次開悟明心以後才第一次相應,而仍然還沒有斷盡,要到佛地方才斷盡。

明心見性以後分斷無始無明,仍然還有過恒沙數修所斷上煩惱末斷,名為塵沙惑末斷,到這個時候才能稱為到無始無明境界。七住菩薩開悟明心時分破無始無明,同時也斷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之見一處住地煩惱,其他還有——欲愛、色愛、有愛住地三種住地煩惱,要到八地,才能斷盡。故菩薩種性的佛子,不須斷盡一念無明,便可直接破無始無明。

斷盡一念無明,捨報後就可以取涅盤,所以菩薩在斷一念無明之前應先求明心見性,免得成為菩薩聲聞,那就不容易成佛了。

緣覺若與菩薩相較,有一同十異,一同即入於聖位而永不退轉,十異即:(一)因異,緣覺之宿善狹小,菩薩廣大。(二)根異,緣覺為鈍根,菩薩為利根。

(三)心異,緣覺畏苦,菩薩不畏。(四)所解異,緣覺觀十二因緣而悟解生空之理,菩薩觀一切法而解二空。(五)起行異,緣覺修自利行,菩薩修自他二利行。

(六)斷障異,緣覺斷煩惱障,菩薩能斷煩惱、所知二障。(七)得果異,緣覺得小涅盤,菩薩得大涅盤。(八)起化異,緣覺僅現神通而不說法,菩薩能現神通,亦能宣說。

(九)通用異,緣覺同於聲聞僅一心一作,不能眾心眾作,而諸佛菩薩能於一時化現十方世界之一切色相、五趣之身等而施化用。(十)體義異,緣覺所有之身智功德悉皆無常、苦、無我、不淨,菩薩之涅盤則常、樂、我、淨。以上之比較系大乘家之說,小乘家則認為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之狀態。

緣覺人唯有自利行,而無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遂難登佛果位。此即緣覺之舍悲障。若自聲聞而言,則緣覺為利根;若自菩薩而言,則緣覺為鈍根。

故舊華嚴經卷六等,相對於聲聞之稱為小乘,菩薩之稱為大乘,遂將緣覺稱為中乘;另於大品十地之中,稱緣覺為『支佛地』,置之於『已辨地』之上,『菩薩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以支佛地而言,本身便有十地之分類。

菩薩有很廣的定義和範圍,但你所問的菩薩和佛的差別在哪,應該是指等覺的菩薩和妙覺的佛的差別,也就是菩薩成佛的最後一步是什麼。如果是這個意思的話,那麼菩薩和佛的區別就在於,佛是盡斷無明的,菩薩是破一品無明證一果位,斷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就成佛了。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

7樓:匿名使用者

你在人間行菩薩道,

你就是菩薩;你在人間行佛道,你就是佛;你學聲聞、緣覺道,你就是能夠遵紀守法,保住自己乾乾淨淨不受汙染,那也是阿羅漢果(您開示一下用佛道的這個心來做功德吧,怎麼叫佛道的標準)同樣做一件事情,比方說今天開法會,你在門口做義工,你說「我今天用阿修羅道的想法來講,我做點善事」;如果你用聲聞、緣覺道,那就是「我要好好修自己,人家擠我,我要忍耐」;如果你是菩薩的話,「來了這麼多的眾生!他們看到我們這麼莊嚴,我要多做功德啊」;如果你是佛站在那裡,你就想:「苦海無邊,眾生回頭是岸。

我要好好度他們!」同樣站在那裡,你的思維不一樣,當然你得到的功德也不一樣了(明白了。**,您開示得太好了。

這個意念、這個思維真的太重要了)對。

佛是無上正等正覺,菩薩是正等正覺。菩薩分為十地,從一地,二地。。。到十地。十地菩薩就是佛了。前幾地菩薩到六道來不斷救度眾生,直至成佛。

發心修學聲聞緣覺菩薩,是聖者的出世修行境界。聖者就是聖人。知道為什麼在聲聞道和緣覺道的菩薩獲取阿羅漢果位後,不是太多的聖者會下來救人?

因為他們下來後怕萬一回不去了,就會再重新落入六道輪迴。第九法界的菩薩界和第十法界的佛界他們發願下來救度眾生,他們的願力大,但菩薩界的菩薩下來救人也是冒著回不去的危險,但是菩薩界的境界很高,哪怕是冒著回不去的危險也要下來救人。只有佛下來了,永遠不會在人間沉淪,不會落入六道輪迴。

因為佛是大徹大悟者,是無上正等正覺。

給大家講講聲聞法界,就是剛剛超出六道,進入第七道。聲聞法界也叫阿羅漢道,修證的是阿羅漢果,是四聖諦的聖果。有關「四聖諦」**以前給你們都講過,今天就不多講了。

四聖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你們如果不想輪迴最起碼要修到四聖諦的聖果。

緣覺法界,是第八層,緣覺法界也叫闢支佛,闢支佛裡面有乙個叫緣覺,還有乙個叫獨覺。獨覺是靠自己慢慢修行,是靠前世的善根。因為前世修得不錯,今世又繼續做好事做善事,學菩薩,才能成為獨覺。

緣覺,緣是碰到菩薩了,你們有菩薩做你們的**,做你們的老師,你們跟隨這個菩薩有這個緣,所以你們才可以上去。比如,你們讀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有乙個導師?有了導師就容易學成碩士、博士、教授等。

還有一種就是從小學習一直很好,學習很優秀,被導師看中,特別破格提拔拉上來。闢支佛就是緣覺,你們現在最大的福氣就是你們可以走緣覺,而不用走獨覺,因為獨覺靠的是過去,前世所做的很多好事,累積的功德。緣覺就是一定要有乙個緣分,然後跟隨菩薩修行。

緣覺還有一句話叫生在佛的世間,就是這個世間已經轉到有佛菩薩的世間,就是有活佛,這裡指的是真正的活佛,真正的活佛就是真正開悟的人,真正放得下的人,真正乘願再來救度眾生的活菩薩。

你能夠修出去的道,就說你雖然業障很少,但是如果你這個人修的是保住自己的,那你肯定聲聞道、緣覺道了。你這個人上輩子沒做多少壞事,這輩子也沒做壞事,業障很少,只是在10%以內,但是你這輩子從來不度人的,就自己吃齋念經,你最後成為羅漢菩薩、羅漢果位,那麼就到聲聞道、緣覺道了;如果你這輩子在人間拼命地救人,然後又把自己身上的業障修掉,那你肯定做菩薩了,就是這樣。

在人間有一句話叫「富貴學佛難」,很多有錢、有名、有利的人,你叫他去學佛是很難的。為什麼要出家?就是讓你有錢的人,突然之間開悟,變得什麼都沒有,你才肯出家,你才知道修行的艱難。

苦了才知道要進,不苦的人,他是永遠不會努力的。印度的乙個塑料大王,把上千個億全部都捐掉出家了,他為什麼要出家啊?出家就是讓你拋開人間一切的假相,讓你感受到自己真的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空的,這個時候你才心無罣礙,才能無罣礙故。

**舉個不好聽的例子,很窮的人跟很窮的人離婚,很快就離掉了;有錢人為了爭家產,不停地吵架,離不了,不就是因為人間的這點財物嗎?所以富貴學佛難,人道有苦樂才能修行啊。我們現在在這個人間,因為有苦有樂,我們才知道,苦的時候我們要修啊,快樂的時候感恩菩薩保佑讓我這麼快樂,你才會修。

就像乙個人一樣,從小泡在蜜糖當中,他知道什麼叫甜嗎?他是不知道的。只有吃過鹹東西的人,才知道什麼叫甜,對不對?

在人間充滿甜酸苦辣。

天道比人道享福,所以修行就難,這就是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到人間來度人。佛陀到人間來度人,佛陀在人間吃了多少苦?觀世音菩薩到人間來,為了顯化慈悲,她父親的藥引子裡缺少一味藥,人家有意地刁難她,說是要眼珠子,觀世音菩薩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來做藥引子,來孝順自己的父母親,讓大家感受到,人間什麼叫慈悲,觀世音菩薩隨後就生出千眼來了。

這些菩薩下來,他們的每乙個舉動就是讓我們來感受到菩薩的慈悲、佛法的偉大,讓我們脫離生老病死的苦。所以有錢人能夠修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他修到後來乾乾淨淨,沒有錢、沒有家室、沒有孩子,死的時候沒有牽掛,一點都不痛苦。

羅漢果花體質比較寒的人可以喝嗎,羅漢果花的作用 哪些人不宜食用

體寒腹瀉 陰虛咳嗽的人不宜食用。羅漢果花是一種常見的食材,羅漢果花的食用方法很多,不僅可以用來蒸糕點同時還可以用來泡茶,炒菜等。羅漢果花不僅可以吃,羅漢果花的功效與作用也是非常好的。羅漢果花的功效與作用 1 清熱解毒 羅漢果花可製作羅漢果花茶,羅漢果花味甘甜,飲用方便,內含天然花蜜,羅漢果花有清熱解...

有誰知道羅漢果的功效,羅漢果的功效與作用

羅漢果中含有羅漢果醣苷,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因此甜度特別的大,屬低熱量 非營養 非發酵型的甜味劑,是主要的甜味成分,在我國屬於藥食同源的食材,也是允許新增上食品中的甜味劑。雖然有甜味,但它不容易引起血糖的波動,因此適合糖尿病人食用。果實營養價值很高鮮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丙,蛋白質和氨基酸,果實...

枸杞跟羅漢果一塊泡酒好嗎,羅漢果可以和枸杞一起泡嗎

枸杞 西洋參 石斛和羅漢果這幾種藥有乙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養陰清熱。多為甘寒之品。具有 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養陰生津,清熱涼血 滑腸排毒 嫩膚益顏 潤肺化痰等功效,可用於益壽延年 駐顏悅色及 虛勞精虧,腰膝痠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痰熱咳嗽 咽喉腫痛 大便秘結 消渴煩躁諸症。如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