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具體的路線?兩條有什麼不同

2021-03-11 11:57:29 字數 4834 閱讀 8926

1樓:梵蒂岡麒麟

①北線由長安(東漢時由洛陽)、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絲綢之路

②南線由長安(東漢時由洛陽)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鬥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為主要幹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公尺爾)或怛羅斯(今江布林)。

自玉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

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鹹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於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裡山口),經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由於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

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

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範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係複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

南、中、北3道:絲綢之路

①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林後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鹹海、裡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

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

①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

②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

③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主要有三條線路:即青藏線(唐蕃古道)、滇藏線和川藏線,在這三條茶馬古道中,青藏線興起於唐朝時期,發展較早;而川藏線在後來的影響最大,最為知名。這三條道路都與昌都有著密切的關係,其中,滇藏線和川藏線必須經過昌都,它們的發展是與茶馬**密切相關的。

滇藏線茶馬古道出現在唐朝時期,它與吐蕃王朝向外擴張和對南詔的**活動密切相關公元678年,吐蕃勢力進入雲南西洱海北部地區。680年建立神川督都府,吐蕃在南詔設定**,向白蠻、烏蠻徵收賦稅,攤派差役。雙方的**也獲得長足的發展,茶馬**就是重要內容之一。

南詔與吐蕃的交通路線大致與今滇藏公路相近似,即從今雲南大理出發,北上至劍川,再北上到麗江,過鐵橋城繼續沿江北上,經錛子欄至聿賚城,前行到鹽井,再沿瀾滄江北上至馬兒敢(今**芒康)、左貢,分兩道前往**:一道經由八宿邦達、察雅到昌都;一道徑直由八宿至波密,過林芝前往拉薩。

歷史上滇藏線茶馬古道有三打道路:一條由內江鶴麗鎮汛地塔城,經過崩子欄、阿得酋、天柱寨、毛法公等地,至**;一條由劍川協汛地維西出發,經過阿得酋、再與上一條道路相合至**;一條由中甸出發,經過尼色落、賢島、崩子欄、奴連奪、阿布拉喀等地至**。其主要通道即與今滇藏線接近。

兩條有什麼不同

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結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梁。

茶馬古道是漢、藏民族關係和民族團結的象徵和紐帶

是迄今我國西部文化原生形態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條民族文化走廊

2樓:北斗星

絲綢之路:從長安城(現西安)經中亞到歐洲。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通道。

不同:涉及到的地理位置不同,歷史意義不同。

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的不同 20

3樓:mei濄麮

(一)茶馬古道簡介

古代交通路線。茶馬**,是以中原地區的「茶」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馬」為載體所開展的**活動。作為內地漢族地區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往來的一種重要方式,在溝通各族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絡方面發揮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國家旅遊局魏小安司長曾就「茶馬古道」的旅遊開發作過專題論述,指出:「茶馬古道」是滇西北至藏東南歷史上茶馬互市所形成的一條驛道,在這條古道上,集中了中國最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經過適度開發,完全可以成為世界級的旅遊絕品。茶馬古道旅遊開發也作為區域聯動開發戰略的內容之一寫入了全國「十五」旅遊發展規劃中。

從遙遠的、開放的唐代,直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著一條鮮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國大西南橫斷山脈東側的雲南和四川的茶葉產地出發,以人背馬馱這種最原始的運載方式,穿越橫斷山脈以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網般覆蓋了中國最大的兩個高原,最後通向喜馬拉雅山南部的南亞次大陸。隨著茶文化和藏傳佛教的興起和傳播,隨著茶馬互市的開展,這條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實的茶馬古道。

1000多年來,茶馬古道將雲南、四川的茶葉輸送到藏區,又將雪域的山貨特產運到內地,抗日戰爭期間它更成為中國惟一的對外交信道路。就在民間運輸的同時,這條遙遠而無比艱險的道路更成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個少數民族文化傳播交流的走廊。它不僅是連線漢藏等多民族的經濟文化紐帶,也成了人類為生存所激發的非凡勇氣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徵。

(二)茶馬古道的社會經濟價值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最特殊的地域名稱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的陸上交通大動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對外開放的密鑰匙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大開發的重要基石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經濟大繁榮的命脈

☆茶馬古道——昌都地區旅遊發展的著力點

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交通線。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

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西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崑崙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卓,西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併),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

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游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裡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古絲綢路

絲綢之路是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正是這條古道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線起來,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這條東起中國古都長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東岸的古絲道有一半是在新疆境內,因此新疆是東西文化的薈萃交融之地,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在新疆綿延的絲綢之路上,遺留著許多舉世聞名的關隘、城堡、石窟寺、墓葬及烽火台等。

現儲存最好的遺址,要數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和交河古城。另外,新疆境內多佛窟,較大的有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拉千佛洞、克孜爾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姆千佛洞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5個。古絲道上,最令人神往的莫過於樓蘭古城。

它處於羅布泊西北角,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曾經有過商旅往來盛極一時的歷史,如今只剩下被流沙淹沒的古城遺址。

4樓:手機使用者

提起絲綢之路,幾乎無人不曉,但說起茶馬古道,則知人甚少。實際上它是一條和絲綢之路一樣古老的一條通道,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曾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這條古道逐漸被遺忘。近年來,滇、川、藏旅遊業的蓬勃興起,又喚起人們對這條古老文化文明傳播通道的記憶。

中國著名民族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論述「中國民族的多元化一體格局」時指出,中國西部有兩條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一是今天的寧夏、甘肅一帶的黃河上游走廊;二是今天滇川藏地區的六江流域走廊,人們形象地把前者稱為絲綢之路,把後者稱為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部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618-1279),盛於明清(1368-1911),二戰中後期達到輝煌。

據考證,在漫長的歷史中,茶馬古道形成了兩條主要的線路,一條以現今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等產茶地為起點,向西北經今雲南大理、麗江、迪慶到**昌都、林芝至拉薩,再經拉薩南下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和印度等南亞及西亞地區;另一條則從現今的四川雅安出發,經涼山後,交匯雲南麗江,再經迪慶、**等地,到達尼泊爾、印度。

它是一條漢藏交往的古老通道,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勢最高最險的商品交流的古道,是一條完全用人和馬的腳力踩出的、用有血有肉的生命之軀鋪就的道路,馬幫們沿著這條坎坷崎嶇的古老驛道,源源不斷地為藏區馱去茶、糖、鹽等生活必需品,從藏區換回馬匹、牛羊和皮毛,專家們因此將這條漢藏古道稱之為「茶馬古道」。它又是一條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在華夏文明和印度文明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梁。

二千多年來,作為西南地區的重要國際通道,茶馬古道在推動中國西南邊疆經濟和文化的開發,促進國內各民族之間乃至同國外的交流與合作,維護邊疆的政治穩定和民族團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大研古城地處滇、川、藏交通要衝,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

從地理位置上看,麗江處於青藏高原向雲貴高原過渡的橫斷山區,海拔2400多公尺,氣候舒適宜人,高寒地帶來的客商和低熱地區來的客商都能很好地適應這一環境。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對當前趨勢代帶來的影響

中國著名民族社會學抄家費孝bai通先生在論述 中國du民族的多元化一體格zhi局 時指出,中國西部有dao兩條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一是今天的寧夏 甘肅一帶的黃河上游走廊 二是今天滇川藏地區的六江流域走廊,人們形象地把前者稱為絲綢之路,把後者稱為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

絲綢之路的路線,絲綢之路的路線及意義

內容來自使用者 聚文匯 絲綢之路的交通路線 2011年03月15日 絲綢之路是溝通中國與世界其它地區的交通路線,這路線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各有重點,概括地說,絲綢之路可以分為綠洲之路 草原之路 海上之路和西南高山之路。綠洲絲綢之路,主要是指從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過塔克拉瑪干沙漠進入中亞,並...

絲綢之路的路線,絲綢之路的路線及意義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 西元前202年 公元8年 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 今西安 為起點,經甘肅 新疆,到中亞 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 這條道路也被稱為 西北絲綢之路 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 絲綢之路 名稱的交通路線 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 中道 北道三條路線。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