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與劉禹錫到底有什麼關係柳宗元與劉禹錫的異同點1234點

2021-03-07 22:34:27 字數 5753 閱讀 3318

1樓:匿名使用者

好友。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與劉禹錫等被召回京。但並未被重用,由於武元衡等人的仇視,他們二月到長安,三月便宣布改貶。柳宗元改貶為柳州(今廣西柳州市)刺史,劉禹錫為播州刺史。

雖然由司馬公升為刺史,但所貶之地比原來更僻遠更艱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還要艱苦,劉禹錫還有80多歲的老母隨身奉養,便幾次上書給朝廷,要求與劉禹錫互換。後來因有人幫忙,劉禹錫改貶連州,柳宗元才動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長安,比永州距京城更遠,更為落後荒涼,居民多為少數民族,生活極端貧困,風俗習慣更與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來這裡,語言不通,一切都不適,但他還是決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權力,在這個區域性地區繼續實行改革,為當地民眾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決心廢除「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的殘酷風習,制訂了一套釋放奴婢的辦法,規定那些已經淪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時間算工錢,抵完債即恢復人身自由,回家和親人團聚。此舉受到廣大貧苦人民的歡迎,後來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縣。針對當地百姓迷信落後習俗,柳宗元嚴令禁止江湖巫醫騙錢害人;舉辦和發展文化教育事業,興辦學堂,推廣醫學,並使從不敢動土打井的柳州,接連打了好幾眼井,解決飲水問題。

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組織閒散勞力去開墾,僅大雲寺一處開墾的荒地、就種竹三萬竿,種菜百畦。他又重視植樹造林,並多歡親自參加了植樹活動。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了一番興利除弊的改革,遺惠一方,實際是王叔文改革在區域性地區的施行。

長期的貶謫生涯,生活上的困頓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狀況越來越壞,確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吳武陵多次奔走於執政大臣裴度門下,設法營救他離柳州還京。裴度與柳宗元同系河東人,元和十四年憲宗因受尊號實行大赦,經裴度說情,憲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

然而為時已晚,詔書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懷著一腔悲憤離開了人間,當時年僅47歲。臨死前,柳宗元寫信給好友劉禹錫,並將自己的遺稿留交給他。後來劉禹錫編成《柳宗元集》。

2樓:匿名使用者

柳宗元與劉禹錫是朋友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柳宗元被人們稱頌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劉禹錫享有「詩豪」的美譽,二人均是唐朝的著名詩人、政治家。同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被合稱為「二王劉柳」。柳宗元與劉禹錫二人的友情為人所稱讚,他們的關係究竟如何呢?

1、

摯友

2、知己古有所言,人生得一知己便是一件樂事,對於柳宗元和劉禹錫而言,他們的關係如摯友一般親密,也像知己一般互相勉勵。在回京後的短暫相聚後二人又被雙雙貶至邊遠地區。此時的柳宗元內心有了怨念,他在被貶得地方整日愁苦不已,難以釋懷。

後在柳州因病而逝,年僅47歲。臨死之際他託人將自己的所有書稿均交與劉禹錫保管。劉禹錫聽聞其死訊時不由悲痛萬分,嚎啕大哭。

後接其書稿用盡半生之力整理並編纂成集冊。

都說二十年來萬年同,得此好友也不枉費來世間走一遭。劉禹錫與柳宗元的友情在初見時的欣賞,到落難時的相互勉勵支撐,都印證了二人關係的真摯,漫漫人生路上,得此一知己便足矣。

柳宗元與劉禹錫的異同點1234點

4樓:匿名使用者

劉禹錫與柳宗元有很多共同之處。在政治上,兩人一起參與永貞革新,並肩戰鬥。在創作上,兩人詩文俱佳,趣味相投,相互唱和。

甚至在生活經歷上,二人也有不少相似之處。他們一起進京應試,同榜登進士第。接下來,同朝為官,一起共事。

後又因革新失敗雙雙一貶再貶。

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趣味,共同遭遇,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不僅在順境時相互支援,相互砥礪。在天涯淪落,生死未卜的逆境當中,二人的真縶友誼更加鞏固,也更加牢固。

他們的友誼,成就了一段文壇佳話。

永貞革新失敗後,劉柳二人同時遭貶,一人貶官朗州,一人貶官永州。他們忍受著事業上的失敗和空間上的分離,不斷地詩文往來,互相促進。其間,柳宗元和身居要職的好友韓愈之間曾一場哲學論戰,柳宗元作《天說》陳述自己的觀點,劉禹錫作《天論》三篇對柳宗元進行策應和聲援。

劉禹錫的散文成就受到柳宗元的重視,柳宗元的童話和寓言創作,同樣被劉禹錫所推重。在患難的歲月裡,是純真的友誼、共同的志趣給了他們以鼓勵,給了他們以支撐,給了他們以勇氣~

5樓:撈月亮的人摩羯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冒稱中山劉氏,洛陽人,字夢得 .劉禹錫出生在嘉興,祖墳原在洛陽北邙,後因地峽不可依,所以後來改葬於滎陽(今鄭州滎陽).劉家世居洛陽,中原戰亂,他父親徙家江南,劉禹錫生於江南,其父死後,他扶棺返里,同時他母親也從江南返回洛陽,此後可能在滎陽住了一段時間.

集異記中有劉禹錫「貞元中寓居滎澤」之說.劉禹錫一生坎坷,四處漂泊,直到晚年,才居於洛陽,後逝於洛陽.劉禹錫說自己是「客居江南」,稱自己是「雒客」,稱「洛陽舊有衡茅在」,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可見,他在嘉興、滎陽、洛陽都安過家.若聯絡到他祖籍洛陽,還是認為稱他為洛陽人比較合理.也有一說是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因為劉邦是彭城人,彭城乃劉氏郡望所在而已,如韓愈之於昌黎.

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具體是什麼身世,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有「詩豪」之稱.

他的家庭是乙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作了《採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柳宗元與劉禹錫的友情佳話

6樓:淡然

詩作很快在長安傳唱開來。劉禹錫的文學才華在群星燦爛的李唐皇朝的文壇上,雖不拔尖,但也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公升庵詩話》裡贊之曰:

「元和以後,詩人全集之可觀者數家,當以劉禹錫為一。其詩入選及人所膾炙,不下百首矣。」《四庫全書總目》對他的評價道:

「其古文則恣肆博辯,於昌黎、柳州之外自為軌轍。」由此可見,其詩之影響之大。其詩作自然也為朝廷的某些**所關注,此詩被朝廷某些**認為是諷刺當時新提拔的權貴的,上奏唐憲宗。

劉禹錫再次被派到播州(今貴州遵義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馬高一級,看似是提公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遠更偏僻,在當時還是荒涼之地,不適宜人居住。劉禹錫去也罷了,可他家還有八十老母需要人伺候,若跟劉禹錫一同到播州,如何受得不這苦。

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中有記載:劉禹錫與柳宗元於元和十年同被召回京城,不但未被起用反而再度遭貶,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貶至柳州,而劉夢得遠謫播州時,不禁大哭起來:「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於是,柳宗元立即「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

試問有幾人的友誼能肝膽相照到如此境界,親兄弟也未必吧。因此在柳宗元油盡燈滅,客死柳州任上後,劉禹錫花畢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遺作,然後又全力籌資刊印,使其得以問世,並收養了柳宗元乙個兒子。可以說沒有劉禹錫,也就沒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於世。

《江雪》、《漁翁》、《捕蛇者說》、《三戒》、《天對》、《封建論》等經典美文,可能也會如流星一般消逝在遠古的天空,不為世人所見,無法被今人所吟詠和傳唱。

從兩人相互之間的題贈中,也可以得知柳宗元和劉禹錫友誼的深厚,其中他倆在衡陽分別時的情景,最為淒涼和讓世人動容。柳宗元於離別的船上作《重別夢得》,感慨萬千:「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臨舍翁。」劉禹錫內心亦是同樣悲苦,卻在酬答對柳宗元只是進行勸解與寬慰:「弱冠同懷長者憂,臨歧回想盡悠悠。

耦耕若便遺身世,黃髮相看萬事休。」後來劉禹錫獲知好友柳宗元的病故,頃刻間便淚如雨下。

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是由衷的信任,是永遠的無私,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從不撒謊的誠實以及不求回報的奉獻,是如劉禹錫與柳宗元這般,至真至摯。

劉禹錫與柳宗元的友誼有哪些?

7樓:定我戎衣

貞元九年(793),劉禹錫與柳宗元同年進士及第,從此相識而成莫逆之交。

安史之亂後,李唐王朝已是乙個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頹廢朝廷,劉禹錫、柳宗元等為了匡扶大唐社稷,救生民於水火,一起參加了主張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團。貞元二十一年正月,順宗即位,王叔文集團當政,於永貞元年(805年)實行了變革運動——「永貞革新」。

當時王叔文、王伾實行改革的時候,因觸犯到宦官與藩鎮的利益,不但為一批宦官痛恨,還為不少大臣所貶義和反對。到了唐憲宗即位,大夥紛紛攻擊「二王」。支援王叔文改革的八個**,也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黨。

僅僅半年,革新便慘遭失敗,憲宗下詔書把八個**一律降職,派到邊遠地方當司馬(官名),歷史上把他們和王叔文、王伾合起來稱作「二王八司馬」。柳宗元和劉禹錫便是「八司馬」之一,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刺史。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被貶的行進途中,又接到朝廷的聖旨,加貶劉禹錫為朗州司馬,加貶柳宗元為永州 司馬。隨後,還下詔規定:「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

」從此,「劉柳」跌至政治漩渦的深淵,也讓兩人年輕時「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於民,垂不滅之聲」的理想一步步走上破滅。為此,柳宗元曾在《冉溪》一詩中不由自主地感嘆道:「少時陳力希公侯,許國不復為身謀。

風波一跌逝萬里,壯心瓦解空縲囚。縲囚終老無餘事,願赴湘西冉溪地。卻學壽張樊敬侯,種漆南園待成器。

」兩個人分別在朗州和永州一住就是十年。元和十年,乙個好訊息終於從天而降,當年的「八司馬」除了韋執誼、凌準已死於任上,其餘六人都被一紙詔書召回京城,重新委派工作。劉禹錫和柳宗元終於又回到了長安。

一次,劉禹錫應友人之邀,在京城裡有一座有名的道觀叫玄都觀賞桃花。過了十年的貶謫生活,再次回到長安,劉禹錫看到玄都觀裡新栽的桃花,很有感觸,於是便寫了一首詩《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詩作很快在長安傳唱開來。劉禹錫的文學才華在群星燦爛的李唐皇朝的文壇上,雖不拔尖,但也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公升庵詩話》裡贊之曰:

「元和以後,詩人全集之可觀者數家,當以劉禹錫為一。其詩入選及人所膾炙,不下百首矣。」《四庫全書總目》對他的評價道:

「其古文則恣肆博辯,於昌黎、柳州之外自為軌轍。」由此可見,其詩之影響之大。其詩作自然也為朝廷的某些**所關注,此詩被朝廷某些**認為是諷刺當時新提拔的權貴的,上奏唐憲宗。

劉禹錫再次被派到播州(今貴州遵義 市)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馬高一級,看似是提公升,但是播州地方比朗州更遠更偏僻,在當時還是荒涼之地,不適宜人居住。劉禹錫去也罷了,可他家還有八十老母需要人伺候,若跟劉禹錫一同到播州,如何受得不這苦。

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中有記載:劉禹錫與柳宗元於元和十年同被召回京城,不但未被起用反而再度遭貶,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貶至柳州,而劉夢得遠謫播州時,不禁大哭起來:「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

」於是,柳宗元立即「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

試問有幾人的友誼能肝膽相照到如此境界,親兄弟也未必吧。因此在柳宗元油盡燈滅,客死柳州任上後,劉禹錫花畢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遺作,然後又全力籌資刊印,使其得以問世,並收養了柳宗元乙個兒子。可以說沒有劉禹錫,也就沒有柳宗元文集的刊行於世。

《江雪》、《漁翁》、《捕蛇者說》、《三戒》、《天對》、《封建論》等經典美文,可能也會如流星一般消逝在遠古的天空,不為世人所見,無法被今人所吟詠和傳唱。

從兩人相互之間的題贈中,也可以得知柳宗元和劉禹錫友誼的深厚,其中他倆在衡陽分別時的情景,最為淒涼和讓世人動容。柳宗元於離別的船上作《重別夢得》,感慨萬千:「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歧路忽西東。

皇恩若許歸田去,晚歲當為臨舍翁。」劉禹錫內心亦是同樣悲苦,卻在酬答對柳宗元只是進行勸解與寬慰:「弱冠同懷長者憂,臨歧回想盡悠悠。

耦耕若便遺身世,黃髮相看萬事休。」後來劉禹錫獲知好友柳宗元的病故,頃刻間便淚如雨下。

真正的友誼是什麼?是由衷的信任,是永遠的無私,是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從不撒謊的誠實以及不求回報的奉獻,是如劉禹錫與柳宗元這般,至真至摯。

月經週期與懷孕到底有什麼關係

來月經了,說明沒有復懷制孕,而懷孕了是 不會bai來月經的。這要從月經如何du產生開始說zhi了。在排卵之後,dao卵子沒有和精子結合,也就是一定時間未受精的情況下,子宮內膜會脫落,少量出血,這就行程了月經,所以你可以看到你的月經裡,其實不是想我們割破了流出來的血那樣的,而是帶有一些小片,或是小塊。...

陳奕天和蔡徐坤之間到底有什麼關係

可能是比較好的朋友關係吧,我不是很關心這兩個人。我覺得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可能就屬於朋友。他們根本沒有什麼關係,只不過是為了宣傳的需要才炒作的。不管是什麼關係,我覺得蔡徐坤這種人不是很好 不太清楚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他們本人比較清楚吧。沒聽說他倆有什麼關係,不是很關注。他們的關係是比較錯綜複雜的。外...

蓮與佛教有什麼關係,蓮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佛教與蓮花 蓮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 蓮 就是 佛 的象徵。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 稱為 西方三聖 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