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法律對於正義的作用簡述法律的作用是什麼

2021-03-04 09:07:57 字數 5219 閱讀 9014

1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對正義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法律保障分配正義。

每個社會都存在大量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因而,要有一套體現大多數人的正義要求的原則來指導社會成員適當的分配資源、利益和負擔,以保證資源的利用,利益的共享,負擔的承擔有序化,這套原則就是社會的分配正義。[3]法為了保障和實現分配正義,需要合理公正的對權利、義務進行分配。

人們在分配利益的時候,都願意拿更多的利益,為了抑制出現這種不公正的現象,法作為分配正義的保障工具而發揮其作用。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把正義原則制度化、法律化,把正義原則納入到法律制度中,並以這一原則為指導分配權利、義務,體現同樣情況同樣對待,這一正義精神和法的核心思想。

2. 分配的正義沒有實現的時候,矯正的正義發揮其作用。

矯正的正義指當分配的正義遭到破壞時,按照均等的原則予以重建或恢復。如果乙個人侵犯另乙個人的權利或財產,矯正的正義則要求侵害者賠償受害者的損失,或對侵害者施與其行為相對稱的刑罰。矯正的正義在法律上以第二性的權利、義務表現。

當社會成員違反法律所確認的分配正義原則時,矯正的正義開始發揮其作用。法律保障和實現矯正正義,一般表現為法律中的懲罰犯罪或給受害者賠償損失。法律通過這兩種形式實現矯正正義,以彌補分配正義被侵犯所帶來的不利後果。

法律與正義兩者之間的關係極其複雜,以上所論述的只是對正義與法,法與正義的關係的簡單理解。每個時代對正義的理解有所不同,因而,不同時代的立法者們對同一現象的理解也不同。正義與法律有著密切的關係。

正義影響法律的制定,法律反映時代的正義觀念。我們在立法過程當中應對正義與法律的這種關係給予重視,使法律更加適應當今的正義觀念。

2樓:匿名使用者

法是實現正義的手段,法的價值之一在於實現正義。法律對正義的實現作用,總體上體現為:

第一。分配權利以確立正義。這是法在實現分配正義方面的作用。

包括把指導分配的正義的原則法律化、制度化、並且具體化為權利、權力、義務和責任,實現對資源、社會合作的利益和負擔進行權威性的、公正的分配。在這種權利義務的分配中,基本權利和義務的分配是帶有根本性的、決定性的。在乙個民主政體的國家中,關於基本權利的分配即分配正義原則的執行通常是由人民選舉的立法機關進行的,因為基本權利和義務涉及到人民的財產、人身自由和人格與國家權力的關係。

所以,國家權力在何種情況下才能剝奪人民的基本權利、課以何種義務和責任的問題,成為分配正義的核心問題。當分配正義原則被乙個社會成員違反的時候,校正的或訴訟的正義就開始起作用。這就會引起懲罰與補償的問題。

第二。懲罰罪惡以伸張正義。這是法律實現正義的乙個方面。

以刑罰為代表的法律上的懲罰之基本目的不外乎報應與預防兩方面。報應,也就是通過懲罰罪惡表達正義觀念、恢復社會心理秩序。犯罪,一般來說不僅是違反法律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而且也是違反正義觀念的**行為。

因此,出於正義的要求,對**行為要作出否定評價,對於善意行為應該給予褒揚。這是基於道義要求所產生的正義觀念的應有內涵。在關於懲罰的理論中,包含三個基本問題,即懲罰的理由、懲罰的物件以及什麼是適當的懲罰。

這些問題都表明懲罰具有伸張正義的作用。

第三。補償損失以恢復正義。如果說懲罰罪惡是基於道義的正義要求,那麼補償損失則是功利的正義要求。

法律在平均正義方面除了對罪惡予以懲罰外,還在合同、侵權方面表現為試圖補償受害者的損失。這種補償通常只以損失大小為標準,而不考慮或過多考慮侵害者有無過錯、其錯誤程度與賠償額有無必然聯絡、賠償費是否由其本人支付(如行政賠償由國家支付)。以賠償為主的補償性責任主要是恢復分配正義。

3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法律是指:統治階級制定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意志表現。法是統稱。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它們都是法。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所以我國的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維護人民利益的。

要想有正義必須要正確的適用法律。只有運用法律才能保證真正的正義、公平。

有問題再問我。

簡述法律的作用是什麼

4樓:幸運的活雷鋒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對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係所發生的一種影響,它表明了國家權力的執行和國家意志的實現。

法律的作用可以分為規範作用和社會作用。規範作用是從法是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範這一角度提出來的,而社會作用是從法在社會生活中要實現一種目的的角度來認識的,兩者之間的關係為:規範作用是手段,社會作用是目的。

具體作用如下:

一,指引作用。這是指法律對個體行為的指引作用,包括確定的指引、有選擇的指引。確定指引一般是規定義務的規範所具有的作用,有選擇的指引一般是規定權利的規範所具有的作用。

二,評價作用。這是法作為尺度和標準對他人的行為的作用。

三,**作用。這是對當事人雙方之間的行為的作用。

四,強制作用。這是對違法犯罪者的行為的作用。

五,教育作用。這是對一般人的行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

5樓:名字你喜不喜歡

法律規範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

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導,教育人向善。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6樓:匿名使用者

法律是用來維護自己與他人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公民的能安定生活,維護社會治安的法寶。

7樓:匿名使用者

論述法律的作用

。答案:

一、 法律具有明示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

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實現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具有預防作用。對於法律的預防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明示作用和執法的效力以及對違法行為進行懲治力度的大小來實現的。法律的明示作用可以使人們知曉法律而明辨是非,即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中,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絕對禁止的,觸犯了法律應受到的法律制裁是什麼,違法後能不能變通,變通的可能性有多少等等。

這樣人們在日常的具體活動中,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自覺地調解和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而來達到有效避免違法和犯罪現象發生的目的。嚴格及時有效的執法也可以警示人們,未違法,違法必受罰,受罰不可變通也。這樣可以在每乙個人的心底上建立起一道堅不可崔的思想行為防線。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收到欲方則方,欲圓則圓的良好的規範效果。

三、 法律的校正作用。也稱之為法律的規範作用。這一作用主要是通過法律的強制執行力來機械地校正社會行為中所出現的一些偏離了法律軌道的不法行為,使之回歸到正常的法律軌道。

像法律所對的一些觸犯了法律的違法犯罪分子所進行的強制性的法律改造,使之違法行為得到了強制性的校正。

四、 法律具有扭轉社會風氣、淨化人們的心靈、淨化社會環境的社會性效益。理順、改善和穩定人們之間的社會關係,提高整個社會執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作為乙個真正的法制社會則是乙個高度秩序、高度穩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會。

這也是法制的最終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8樓:積木有你家

1.法律規範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社會環境,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2.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3.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為我們的合法權益。

9樓:廈門小海

可以分為規範作用與社會作用。這是根據法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形式和內容,對法的作用的分類。從法是一種社會規範看,具有規範作用,規範作用是法作用於社會的特殊形式;從本質和目的看,法又具有社會作用,社會作用是法規制和調整社會關係的目的。

這種對法的作用的劃分使法與其他社會現象相區別,突出了法律調整的特點;同時,又明確了各個時期法律目的的差異。 法的規範作用可以分為指引、評價、教育、**和強制五種。法的這五種規範作用是法律必備的,任何社會的法律都具有。

但是,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於法律的性質和價值的不同,法的規範作用的實現程度是會有所不同的。 指引作用是指法對本人的行為具有引導作用。在這裡,行為的主體是每個人自己。

對人的行為的指引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個別性指引,即通過乙個具體的指示形成對具體的人的具體情況的指引;一種是規範性指引,是通過一般的規則對同類的人或行為的指引。個別指引儘管是非常重要的,但就建立和維護穩定的社會關係和社會秩序而言,規範性指引具有更大的意義。

從立法技術上看,法律對人的行為的指引通常採用兩種方式:一種是確定的指引,即通過設定法律義務,要求人們作出或抑制一定行為,使社會成員明確自己必須從事或不得從事的行為界限。一種是不確定的指引,又稱選擇的指引,是指通過宣告法律權利,給人們一定的選擇範圍。

評價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標準,具有判斷、衡量他人行為合法與否的評判作用。這裡,行為的物件是他人。在現代社會,法律已經成為評價人的行為的基本標準。

教育作用是指通過法的實施使法律對一般人的行為產生影響。這種作用又具體表現為示警作用和示範作用。法的教育作為對於提高公民法律意識,促使公民自覺遵守法律具有重要作用。

**作用是指憑藉法律的存在,可以預先估計到人們相互之間會如何行為。法的**作用的物件是人們相互之間的行為,包括公民之間、社會組織之間、國家、企事業單位之間以及它們相互之間的行為的**。社會是由人們的交往行為構成的,社會規範的存在就意味著行為預期的存在。

而行為的預期是社會秩序的基礎,也是社會能夠存在下去的主要原因。 強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過制裁違法犯罪行為來強制人們遵守法律。這裡,強制作用的物件是違反者的行為。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讓人們遵守,是希望法律的規定能夠轉化為社會現實。在此,法律必須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離開了強制性,法律就失去了權威;而加強法律的強制性,則有助於提高法律的權威。

社會作用是從法的本質和目的這一角度出發確定法的作用,如果說法的規範作用取決於法的特徵,那麼,法的社會作用就是由法的內容、目的決定的。法的社會作用主要涉及了三個領域和兩個方向。三個領域即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思想文化生活領域;兩個方面即政治職能(通常說的階級統治的職能)和社會職能(執行社會公共事務的職能)。

當然,儘管法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律不是萬能的,原因在於:(1)法律是以社會為基礎的,因此,法律不可能超出社會發展需要「創造」或改變社會;(2)法律是社會規範之一,必然受到其他社會規範以及社會條件和環境的制約;(3)法律規制和調整社會關係的範圍和深度是有限的,有些社會關係(如人們的情感關係,友誼關係)不適宜由法律來調整,法律就不應涉足其間;(4)法律自身條件的制約,如語言表達力的侷限。在實踐活動中,法律必須結合自身特點發揮作用。

法律思維的定義簡述法律思維的概念與特徵

內容來自使用者 佑耳左耳 法律思維方式 是指從法律的角度和邏輯觀察問題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律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者所特有的思維方式,是法律職業者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在法治國家中,一切法律問題都必須用法律思維方式來觀察 分析和解決。簡述法理學研究物件。答 法理學不同於其他法學學科之處在於,...

簡述法律思維的概念與特徵,簡述法治思維的含義與特徵

1 概念 法律思維是法律職業者的特定從業思維方式,是法律人在決策過程中按照法律的邏輯,來思考 分析 解決問題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維方式。2 特徵 1 法律思維是主體認知客體的一種方法。法律思維的主體是指法律職業者,主要包括法官 檢察官 律師等 客體是指法律規範和客觀現實。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世界就分為主...

簡述民事法律事實的概念和種類,法律事實的概念和種類

民事法律事實,是指能夠引起民事法律關係產生 變更 終止的客觀現象。例如 嬰兒的出生產生了乙個民事權利主體 自然人的死亡引起繼承的開始。根據法律事實的發生是否與人的意志有關,可以把法律事實分為事件和行為兩大類。1 事件 法律事實的發生與人的意志無關,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客觀現象,又稱為自然事實。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