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在舊體詩中常指什麼

2021-03-04 09:01:52 字數 1425 閱讀 4935

1樓:匿名使用者

也不盡然,楊花用在古人的詩詞中,也多有離別傷感、惜別之意。如:《殢人嬌》宋-晏殊二月春風,正是楊花滿路。

那堪更、別離情緒。羅巾掩淚,任粉痕沾汙。爭奈向、千留萬留不住。

玉酒頻傾,宿眉愁聚。空腸斷、寶箏弦柱。人間後會,又不知何處。

魂夢裡、也須時時飛去。 《寄表兄王昇之》宋-黃庚 客袂臨分日,楊花落酒邊。

重來期半月,一去忽經年。

莎草平詩屋,江潮沒釣船。

何時歸舊隱,風雨對床眠。

還有代稱浮生若夢、身世浮萍之意,如:《浮萍》宋-劉師邵 乍因輕浪疊晴沙,又趁迴風擁釣槎。

莫怪狂蹤易飄泊,前身不合是楊花。 《楊花》宋-華嶽 一絲不染湖光白,萬點能回山色青。

三月金明池上水,與予同是一浮萍。

楊花的借喻形式很多,不再一一枚舉。僅供參考。

2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把柳絮稱做楊花(把垂柳稱做垂楊,有時楊柳合稱,如「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這麼一叫,本身就有感**彩。把這樣一種絮狀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種喜愛的表示。

楊花的確太特別了,別的花只有長在枝頭,綠葉相扶,才會格外妖嬈,楊花卻是要離開枝頭飛起來,才能給春天增添一種況味。在古人的筆下,那纖細潔白的楊花經常被情緒化。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齡因不拘小節而無端遭貶,詩人是充滿同情與關切的。首句寫景,獨取漂泊無定的楊花,叫著「不如歸去」的子規,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很在內,也就融情入景。

宋詞中也多有關於楊花的描寫。晏殊的「春風不解禁楊花,朦朧亂撲行人面」,在紛紛揚揚的楊花中,讓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閒愁。「中廳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月色中的楊花給人的是寧靜的感覺,這是張先最得意的詞句。

女詞人朱淑真的楊花,則是一種生命的放飛:「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春還去,獨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蘇東坡更是寫楊花的高手,楊花在他那裡,一會兒寄託著思婦懷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一會兒又如淪落天涯的離人,「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而曾鞏卻對楊花不屑一顧,「亂條猶未復初黃,倚得東風勢更狂。解把飛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裡,漫天飛舞,蒙蔽日月的楊花,就像個得意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裡,楊花到底是不一樣的;而在一般人眼裡,垂楊是柔麗的,可楊花卻有些輕浮,如乙個感情不太專一的女性,想來,「水性楊花」一語,任何女性聽了都不會高興。

楊花本無情無思,只因人有情。我們在解讀「楊花」這一意象時,要根據楊花的纖細潔白、輕柔漂浮的特點,結合具體的語境,正確的把握其含義。

3樓:匿名使用者

揚花的落英繽紛象徵著衰敗和頹廢

揚花落盡子歸啼

4樓:匿名使用者

絲絲縷縷的愁緒和思念

楊花落盡子規啼全詩註釋,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註釋王昌齡 唐代詩人,天寶 唐玄宗年號,742 756 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 貶謫,降職。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職稱為左遷。龍標 古地名,唐朝置縣,在今湖南省懷化市一帶。楊花 柳絮。子規 即杜鵑鳥,相傳其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