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錢上只有兩個字的大概是哪個朝代的

2021-03-04 08:56:57 字數 3961 閱讀 1008

1樓:方智飛

大秦和大漢的錢。就是2個字的

2樓:小小史學家

秦朝使用半兩銅錢,正面有兩個字「半兩」的小篆體

你說的是不是這個?

3樓:三隻腳的大烏鴉

秦代半兩錢,漢代三株錢、五銖錢以及王莽新朝的大錢上都是兩個字。一般五銖錢比較多。小篆的五字就是上下兩橫中夾乙個交叉,你看看是不是。

哪位大神看看這是什麼朝代的銅錢,上面兩個字是什麼字?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布泉」

歷史上定名為布泉的錢幣有兩種,一種為王莽時期所鑄,另一種為北周武帝所鑄。

1、王莽天鳳六年(19年)所鑄布泉,廓深穿廣,鑄造精美,錢文為懸針篆,為新莽幣制改革最具代表性的幣種之一。據《漢書·王莽傳》,此錢曾作為出入的符信使用。

2、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年)鑄布泉。一以當五、與五銖錢並行。布泉鑄工精緻,內外廓齊整;「布泉」二字作玉筋篆橫書穿孔兩側,古樸端莊。

「泉」字中豎不斷,一線貫底,是與新莽「布泉」的顯著區別。

你這個 是北周的布泉

5樓:雲林山人

南北朝時期的古幣,篆書:布泉兩字!

有沒有人知道銅錢上這兩個字是什麼,是哪個朝代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哈,五銖,

右為五,左為銖。不過。價值不高。也就十來塊錢吧。

漢武帝時停鑄半兩,改鑄三銖錢。三銖錢重8銖,銖字金旁從王,背無輪廓。三銖錢剛鑄一年,武帝又令停鑄三銖,改鑄五銖,錢背增加了輪廓,重5蛛,「因郡國共銖株,又稱郡國錢。

又過三年,制赤厭錢(厭指邊緣),輪廓上帶赤色,以一當五,但幣值不足。到了西元前113年,武帝將鑄錢權收歸**,由上林三官統一鑄造,鑄工精美,以一當一,由於私人仿製費銅費工,無利可圖,民間盜鑄絕跡,五銖錢使用至東漢,鑄數極大,使用極廣,流行時間很長。因前代的銅範常為後代使用,所以要斷代事實上不可能,到東漢和帝(89一105年),五銑」質量逐漸下降,重則只有2~3克、東漢未靈帝時有了四出五銖,即方、孔的四角突出,碰到了錢的外輪。

(四出五株錢形常見於西南地區的銅鼓紋節,亦成為反映銅鼓時代的標誌之一。歷代收藏家喜收當時誤鑄、戲制的傳形五銖(五銖兩字倒排)疊字五銖(五

五、銖銖),舍背五株(兩面有字,或兩面無字)。另有作為壓勝錢的吉語、圖案、人名五銑。五株錢是我國古代很有影響的一種貨幣,存世較多。

與後代方孔圓錢比較,五銖錢方孔較大,字型較大,外輪較狹,文字較峻深。存世的五銖錢一般均為真品,有些作偽者往往用真錢改刻或用廢品翻砂,鑄造「五五」、「銖銖」錢,以為奇貨可居,謀取暴利,應注意察別其真偽。

7樓:幽冥天月

五銖錢,至於那字,請恕小生無能為力

8樓:淺草痕

五銖錢,樓上回答夠詳盡了,但是看來錢不像是真的,仿得。

9樓:匿名使用者

是西漢的錢幣

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西漢武帝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在中原開始發行五銖錢,從此開啟了漢五銖錢的先河。一直到東漢末年為止,除了中間有些小的變動(例如王莽統治的時期)之外,西漢、東漢上下四百年內,五銖錢一統天下。

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形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錢外圓內方,象徵著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

「銖」是古代一種重量講師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很輕。

10樓:day開發

五銖錢,西漢漢武帝時期

11樓:匿名使用者

漢五銖,五銖錢是我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用重量作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我國五千年的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有沒有人知道銅錢上這兩個字是什麼,是哪個朝代的

12樓:愛笑的紫色魅舞

長命百歲百福bai百壽吉語錢:古錢幣du術語。厭勝錢屬。一般分zhi以通用dao錢號添鑄吉語以

回及吉語為文、加答鑄影象兩類。如「五銖」錢面添鑄「君宜侯王」、「長宜子孫」等吉語;「嘉慶通寶」背鑄「萬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類則面文為「長命富貴」、「龜鶴齊壽」,錢背則見各種吉祥及辟邪影象等。

應該是從有青銅器時就已有了.從商代起(因為商代是青銅器的鼎盛時期).

請問這個一面有兩個字的銅錢是哪個朝代的 20

13樓:赤冢真人

如果不是假的,那就是秦半兩。從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錢(前336年)起算,到秦滅亡(前206年),秦半兩錢的生產共延續了130年。

銅錢什麼朝代才開始有

14樓:喵喵喵

在秦朝時才開始有的。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為型。

秦漢與隋唐以銅鑄幣為主,是以秦「半兩錢」和漢「五銖錢」為主幹銖兩體系階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

即用秦國後來的園形方孔銅錢,鑄文「半兩」,重十二銖(一兩為二十四銖),稱之為重如其文的「半兩」銅錢。從此,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半兩」,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

中國古代銅錢以青銅為主,後來青銅和錫等金屬混鑄,到了明代嘉靖通寶以黃銅為主,因為嘉靖通寶是中國古代銅錢中最先使用黃銅的錢幣,可以說嘉靖通寶是開中國古代鑄幣用黃銅的先河。從隆慶通寶開始黃銅質的錢逐漸多起來。

擴充套件資料

銅錢的特點:攜帶方便

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安全。"盤纏"一詞即**於此。「盤纏」是指如今說的旅費。

古錢是中間有孔的金屬硬幣,常用繩索將一千個錢幣成串再吊起來,穿錢的繩索叫做「貫」,所以,一千錢又叫一吊錢或一貫錢。

有出戲叫《十五貫》,即涉及十五串錢的乙個案子。古時不要說沒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紙幣也是後來才有的,於是,人們在出遠門辦事探親之時,只能帶上笨重的成串銅錢。

把銅錢盤起來纏繞腰間,既方便攜帶又巡全,因此古人將這又「盤」又「纏」的旅費叫「盤纏」了。

15樓:假蘇更生

銅錢最早的是秦始皇時期。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為貨幣。即用秦國後來的園形方孔銅錢,鑄文「半兩」,重十二銖(一兩為二十四銖),稱之為重如其文的「半兩」銅錢。

從此,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半兩」,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

漢代所鑄的方孔錢仍稱「半兩」,但重量不斷減輕。如呂后二年(前186年)減為八銖,文帝五年(前175年)減到一銖以下,稱為「莢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鑄三銖錢。

並於元狩五年(前118年)廢「半兩」,改行五銖錢,鑄文「五銖」。這種五銖錢從東漢開始使用,各朝沿襲,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止,使用時間長、幣值較穩定,成為我國歷史上一種重要的錢幣。

16樓:尹昌鵬

秦朝才開始有統一的銅錢,當時是圓形方孔錢幣。

17樓:衝醬

戰國的時候各個國家互相交易就有銅錢了 其實也不能說全是銅的 國家不同使用的材質和錢幣的形狀都不同 秦國統一以後把錢幣一起統一了 就是咱們經常見的天圓地方的那種銅錢

這是什麼朝代的銅錢 錢上就兩個字左右各乙個,左邊的字是繁體的金字旁,右邊的字像個圖形式的漏斗~

18樓:藍鳥

樓主描述的是一枚五銖錢,五銖從漢代到隋代都有鑄造,因此需要看到實物**才能判斷是哪朝的。

19樓:君之櫻華

此錢是 西漢時代鑄造的 五銖錢 篆書 品相完好,價值較高。

20樓:牛仔作業很忙

樓主說的是五銖錢,您描述的左為「銖」字,右為「五」字。五銖錢始於漢武帝元狩五年,於唐武德四年廢止。

21樓:匿名使用者

你不拍一張**插進去我們怎麼知道呀。那麼多錢幣

求帶北字的兩個字網名兩個字北字和兩個字是重點

北漂.北方 北站 北北 有多少人聽過我唱的那首生命如歌 求配乙個帶 北 字的兩個字網名.唯美點的 10 隨風北海遊,出自 揚子江 北風吹北雲,出自 汾上驚秋 魚戲蓮葉北,出自 江南 北風其涼,雨雪其滂,出自 北風 北玉 北靈 北秀 北城之北 北嶼。康忙北鼻 舊人以北 北城記憶 能幫我取個帶北字的男生...

前兩個字是近義詞的詞語,前兩個字是近義詞的四字詞語

情不自禁 不由自主 見多識廣 察言觀色 遠矚 左顧右盼 調兵遣將 粉身內碎骨 狂風暴雨 旁敲側擊 千辛萬容苦 眼疾手快 生龍活虎 驚天動地 七拼八湊 胡言亂語 歡天喜地 改朝換代 道聽途說 半斤八兩 胡言亂語 千變萬化 萬紫千紅 奼紫嫣紅 花紅柳綠 狂風暴雨 旁敲側擊 雞鳴狗吠 狼心狗肺 虎背熊腰 ...

成語最後兩個字是作對的有哪些,最後兩個字是所指的成語有哪些

不相上下 不知好歹 不識進退 不辨東西 正確答案是 成雙作對請採納 青紅皂白 皂在這裡是黑的意思 成雙作對 ch ng shu ng zu du 解釋 配成一對。出處 元 無名氏 百花亭 第三折 假若是怨女曠夫,買吃了成雙作對。結構 聯合式 用法 作謂語 定語 指配成一對 近義詞 成雙成對 例句 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