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龍說》與《馬說》的寫作手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2021-03-04 08:56:50 字數 5172 閱讀 9846

1樓:匿名使用者

《龍說 》中作者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馬說》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2樓:澄

這兩篇文文章都採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既生動形象,有含而不露。【正確答案,咱可以肯定。】

《龍說》與《馬說》都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3樓:匿名使用者

寫作手法都是托物寓意 馬說以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 龍說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韓愈的龍說 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4樓:100睹

馬說 千里馬默默無聞的存在於常馬之間,不被注意,食不飽力不足,沒有伯樂來賞識。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與壓抑。表達了作者主借千里馬為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的思想感情

千里馬默默無聞的存在於常馬之間,不被注意,食不飽力不足,沒有伯樂來賞識。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與壓抑。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

儘管如此,他仍然宣告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鬱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

韓愈《龍說》翻譯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

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

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雲從龍。

」既曰龍,雲從之矣。

龍吐氣形成雲,雲本來比不上龍神靈。可是,龍乘著那些雲,邀遊於浩瀚無極的太空,逼近日月,遮蔽光芒,震動雷電,變化神奇,雨澆大地,水漫山谷,雲也算得上靈異了啊!雲,是龍使它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龍靈異的。

但是,龍沒有雲,就沒法顯示它的神靈了,失去了它所依賴的東西,實在是不行啊!奇異啊!龍所依靠的東西正是它自己創造出來的。

《易經》中說:「雲跟著龍。」既然是龍,雲自然會跟從它了。

雪君評點:龍借雲靈,雲借龍靈,二者互需,相輔相成。聖君靠賢臣輔佐,賢臣靠聖君任用。

簡析這篇根據典籍和傳說寫的雜感,用意很明顯:作者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

通篇只就龍與雲的關係著筆,從乙個「靈」字著眼,所無一句點明本旨,可處處扣題。含蓄而又生動形象的寫法,使行文委婉曲折,起伏跌宕,讀來意味深遠原文①

龍噓②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③光景④,感震電,神變化⑤,水⑥下土,汩⑦陵谷,雲亦靈怪亦哉?

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

異哉!失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

「雲從龍⑧。」既曰龍,雲從之矣。

翻譯龍吐出的氣形成雲,雲本來不比龍靈異。但是龍乘著這股雲氣,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處遨遊,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電,變化神奇莫測,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淪。這雲也是很神奇靈異的呢!

雲,是龍的能力使它有靈異的。至於龍的靈異,卻不是雲的能力使它這樣子的。但是龍沒有雲,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異。

失去它所憑藉的雲,實在是不行的啊。多麼奇怪啊,龍所憑藉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雲。《周易》說:

「雲跟隨著龍。」那麼既然叫做龍,就應該有云跟隨著它啊!

龍說與馬說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思想感情

5樓:匿名使用者

馬說 表達了作者主借千里馬為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的思想感情。

馬說主要內容和馬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6樓:俞俏美芮益

馬說表達了作者主借千里馬為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的思想感情。

7樓:磨憐煙聊熠

千里馬默默無聞的存在於常馬之間,不被注意,食不飽力不足,沒有伯樂來賞識。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與壓抑。

8樓:我象月牙彎彎

一、整體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

雖是議**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

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馬說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里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本文與《龍說》有相似之處,建議大家去讀讀。

二、問題研究

1.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能發現並任用人才的人或聖明的君主。食馬者比喻埋沒人才的人或愚昧的統治者。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和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不滿。

2.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

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三.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

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馬說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議論。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接著又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這也是千里馬終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歷史。

接著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其真不知馬也。直接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運用三個「不」,一組排比句以及描寫食馬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和自居的心理。寫出了食馬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特徵。

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洩。

具體而言,主要內容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乙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係。

但這裡的「伯樂」是乙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著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

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為下文揭露「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sì)馬者」的「不知馬」。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

「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sì)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餵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著,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sì)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sì)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sì)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

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乙個「不」字。

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著「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sì)馬者」的無知,由此匯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龍說》與《馬說》都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寫作手法都是托物寓意 馬說以千里馬和伯樂的關係,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 摧殘人才 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龍說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說明了聖君與賢臣之間的關係,即聖君是要依靠賢臣建功立業,賢臣又要仰仗聖君的識拔才能荷重行遠,如此才能相得益彰。韓愈 龍說 與 馬說 的寫作手法 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

讀完韓愈的《龍說》你有何感想韓愈的龍說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雜說一 龍說 韓愈 龍噓氣成雲,雲固弗靈於龍也.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版,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權,水下土,汩陵谷,雲亦靈怪矣哉.雲,龍之所能使為靈也.若龍之靈,則非雲之所能使為靈也.然龍弗得雲,無以神其靈矣.失其所憑依,信不可歟.異哉 其所憑依,乃其所自為也.易曰 雲從龍.既曰 龍,雲從...

迎燕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馬說在寫作中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

運用了模擬的寫法 bai.作者以古代名賢自況du,表明自己也有像古zhi代dao名賢一樣的志趣和抱負。寫作專手法有屬 懸念,照應,聯想,想象,動靜結合 敘議結合 情景交融 襯托對比 伏筆照應 托物言志 鋪墊懸念 比喻象徵 借古諷今 承上啟下 開門見山,烘托 渲染 動靜相襯 實寫虛寫 托物寓意 詠物抒...